南方以南 《雨》大陆版跋(第2/2页)

我们的文学其实是“没有”的孩子。

那样荒凉的背景,怎不让我们的写作成了历史的孤儿?

另一方面,即便好像是处于台湾文学内部,其实也是在边缘域上——几乎是外部——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无关紧要的存在。

自一九八六年九月赴台留学以来,我在台湾居留也满三十年了,早已超过我生活在马来西亚的时间。

这里的好处是自由,写什么没人管。书出版了,印两千本,二十年卖不完,一样有出版社愿意出。对我来说,那也就够了。

在马来西亚出版更加困难,也一样没什么读者。

日据时代被日本人称作南国的台湾,对来自马来半岛的我们而言,已经是北方了;虽属亚热带,却已有较分明的四季,虽然冬日也只有高山偶尔降雪。

亚热带的雨和热带的雨倒是差不多,都是同一个季风带之下。

多年前离乡后开始写作,小说中即经常下着雨,胶林;常有归人,回不了家的人。参照的还是我童年迄青少年间的胶林生活经验。《雨》诸篇,是多年以后重返那背景的一个变奏尝试。

来自中国的旅人常说我们故乡的小镇肖似于中国南方的小镇。那南方,也就是我们祖先来自的地方。

《雨》繁体字版出版于二〇一六年,是本小书,原是献给宝瓶出版社(及其社长朱亚君)的小礼物,感谢她多年来出版了相当数量的马华文学。宝瓶的马华文学出版应已居台湾出版社之冠。

2017/4/24中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