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势力终端(第7/12页)

现在,这些家族财产仍然是外国人(不再是外敌)的财产。他们向印度政府申诉过,大公的儿子阿米尔如今住在一百二十年前英国人赠予他祖先的凯泽巴宫里。

我先前在帕尔宾的客厅里见过阿米尔。他穿着印度式晚礼服,长外套和窄裤。他身材矮小,容貌优雅,体格结实,举止有王子模样。在英国读了寄宿中学和几年剑桥大学,他的言行举止带有英国味。但是,下一回我在他宫里的图书馆见到他时,他告诉我,当他说另一种语言——譬如乌尔都语,或是跟可能把他尊为王子或信仰护卫者的人——穆斯林,什叶派教徒——在一起时,他就变得很不一样。较近的历史让他有许多种作风和个性,也让他承受他祖先从未面对过的种种压力。

阿米尔目前参与北方邦的政治大概有三年之久,他是邦议会的国大党议员。他父亲曾经参与穆斯林联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组织是反对国大党的。不过在当前的印度,国大党却是对穆斯林最有利的政党。而且作为政治人物,阿米尔还使了一个花招,为了确立家系传承以及让地方上的什叶派和穆斯林社群有“身份焦点”,他自称是穆罕默达巴德的大公。

按理说,他父亲跟巴基斯坦的牵扯应该会造成政治上的不良后果,但阿米尔说,虽然穆罕默达巴德的人民有百分之八十是印度教徒,他们却从未对他或他的家族有过敌意。阿米尔以他父亲为荣。他父亲笃信宗教,还有几分神秘主义倾向。阿米尔说,他痛恨所属的阶级。

“我父亲从来不想当统治者,他没有做大公的意愿。他一点都不认为应该因为这种身份受益。他认为从地产中得到的收入是不正当的,因为那是不劳而获的东西。”

阿米尔父亲童年时就受他母亲影响得到了那种想法。她——阿米尔的祖母——出身于一个把学问看得比财富重要的贫穷穆斯林学者家族。

“我祖父是一位人品优秀的大公,但不是社会主义者。他结了两次婚,因此跟我父亲关系不好。我父亲无疑就是在那时形成了他对所属阶级的态度。这是我最早听父亲讲的话之一——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阿里的训诫:‘巨富之得,必先践踏他人权利。’还有:‘每一口美食的代价都是劳动者的饥饿。’”

我说,这种说法适用于贫穷或封建国家,但不适用于所有国家。

阿米尔说,“住在英国的人可能无法了解存在于印度的贫穷和悲惨。”

虽然阿米尔没有直接这样说,他父亲可能是出于宗教情怀而鼓吹建立另一个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的——不只是穆斯林的国度,也是宗教国家。阿米尔父亲很年轻时就开始穿土产手织衣物。他于一九三六年以二十一岁之龄加入穆斯林联盟时,放弃了自己及家人所喜爱的音乐——印度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和伊朗古典音乐。

阿米尔出生于一九四三年。两岁大时,他穿了耳洞。奴隶穿耳洞是穆斯林国家的习俗,阿米尔穿耳洞即表示他已被卖给伊玛目:家人把这个孩子奉献出来为什叶派信仰效劳。效劳很快就开始了。一九四七年印度与巴基斯坦独立时,时年四岁的阿米尔开始随着父母游荡。

“分裂之后,我父亲离开了印度。他很看重使命,但他不是政治人物。独立之前不久,我们正在俾路支省的圭达,它在后来的巴基斯坦境内。独立当天,我们越过国界到了伊朗。我们先到扎赫丹,从那边搭乘两辆车前往麦什德,再转往德黑兰。接着,我们搭飞机到伊拉克,随从则走陆路。那是在一九四八年。”

虽然他们过着这种漂泊的日子,阿米尔父亲之前却未从印度汇出任何钱。他只带走了书籍和地毯。

“他们邀请我父亲回印度,但有一些条件:他不得从政,他必须谴责海得拉巴的王邦君主,他必须公开反对宰牛。他说他可以承诺自己不吃牛肉,但无法公开反对宰牛,因为牛肉是穆斯林最便宜的食物。”

仍然持着印度护照,他们在伊拉克前往卡尔巴拉。这是阿里之子侯赛因战死的地点,什叶派视之为圣地。在这块圣地上,阿米尔父亲兴起了一个念头——或许他早就有了这个念头——想要儿子成为阿亚图拉,即什叶派宗教领袖。一九五○年,阿米尔七岁时被送到卡尔巴拉一所宗教学校就读。他在那所学校待了两年。这时他父亲——他以进口印度茶叶及黄麻为业——改变了心意,决定阿米尔终究要接受世俗教育。阿米尔说,这并不表示在宗教层面就从此弃而不顾。阿里曾说:“敬神之最佳方式在于内省及思考,敬神之最佳方式莫过于内省、思考及求知。”在阿里之前,先知穆罕默德则说:“就算必须跋涉到中国,知识仍值得求取。”

我问阿米尔:“他们所谓的知识是什么?”

他说:“有人问过阿里,‘何谓知识?’他说,‘知识分两类,一类为诸宗教之知识。’有趣的是,他说的是诸宗教,而不是单一的某种宗教。‘另一类为物质世界之知识。’”

他们起初想把阿米尔送到一家印度境外的耶稣会学校,后来则决定让阿米尔和他母亲回勒克瑙,在那边,九岁大的阿米尔到那家英侨学校马丹学堂就读。这时候阿米尔——他在帕尔宾的客厅里看起来那么有英国味——开始说英语,先前他说的是乌尔都语和波斯语。

他接触一种又一种文化:这个就读于马丹学堂的男孩觉得,经过伊拉克那段时日之后,他已经有一部分是阿拉伯人或伊朗人了。每天从马丹学堂放学之后,晚上在家里还有特别的宗教课程,上课地点就是我们现在所坐的宫殿房间——房间里一片清凉,坚实的砖工属于老勒克瑙的建筑传统,地板是水磨石子,书架嵌入带着湿痕的石灰墙内。

穆斯林及什叶派的节日也时时让他不忘宗教信仰。新年期间阿米尔休假十二天——“马丹学堂校长很不赞成”——然后为了纪念侯赛因殉难后的第四十天,又休假四天。新年结束时有八天假期,斋月——斋戒涤罪的月份,也是阿里殉难及真主开始启示《古兰经》的月份——另有四天。

就读马丹学堂时,阿米尔跟母亲、两位姑妈、叔叔和婶婶住在宫殿里。为了防范不良影响,家人不允许他去找别的男孩或跟他们家庭扯上关系。他有专人照看,那是一个自己没有孩子、日夜全待在宫里的男人。这个人——让阿米尔惊讶的是,他也懂乌尔都语和波斯语——“如影随形”地跟着阿米尔,甚至在他看电影或去餐馆时也不例外。到了马丹学堂,阿米尔上课时,这个人就在车里或在车外地上铺张地毯坐下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