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68/68页)

让我们降下帷幕吧,在它最后一次升起和降下之前。不过,趁它还在哗哗往下落的一瞬间,我们不妨跟随着留在山上的汉斯·卡斯托普,用心灵远远地瞅一瞅和听一听平原上的一片潮湿的墓地。在那儿,一柄光闪闪的指挥刀举起又沉下,几声口令和齐射的步枪声划过长空:人们鸣枪三响,向长眠在树根缠绕的士兵之墓中的约阿希姆·齐姆逊表示敬意。


[1] 加夫基(1850—1918),德国细胞学家。

[2] 拉蒂尼(1220—1294),意大利诗人、学者和政治家。

[3] 均为塞特姆布里尼奉为楷模的意大利文学家,主人公在愤怒之下喊出他们的名字,实为讥讽并指代塞特姆布里尼。

[4] 指舒舍夫人告诉他快要离开那次。

[5] 林内(1707—1778),瑞典生物学家。

[6] 德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恶作剧大王,相传生活在十四世纪。

[7] 疑为H. V.摩尔特克(1848—1916),德国将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德军总参谋长。

[8] 亦简称“闪族人”。

[9] 阿莱迪诺(1492—1556),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

[10] 克赖福克斯(1091—1153),德国神学家和经院神秘主义者。

[11] 费涅龙(1651—1715),法国神学家和作家。

[12] 加里波第(1807—1882),意大利统一运动领袖。

[13] 霍夫堡,维也纳的皇宫所在地。

[14] 谷滕伯格(1397—1468),德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15] 布伦纳尔边界,位于奥地利与意大利之间。

[16] 指奥匈帝国。意大利一度处于其统治之下。

[17] 托勒密(100—160),古埃及天文学家,地心说的倡导者。

[18] 格利高里大帝,罗马教皇,公元590—604年在位,死后被尊为圣者。

[19] 阿奎那(1225—1274),西欧中世纪经院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20] 玻利克拉特,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萨莫斯岛,暴君兼建筑家。“玻利克拉特指环”意为逃避不掉的噩运;施托尔太太附庸风雅,使用不当。席勒著有叙事诗《玻利克拉特的指环》,可参阅。

[21] 庇洛伊斯,雅典城的一个区。

[22] 在弗洛伊德学说中用“力比多”(libido)称性欲。

[23] 拉丁文,意为“倒霉了”或“麻烦了”。

[24] 这是一道数学上原本无解的题。

[25] 意大利语,原意为“情考先生”,即指拉皮条的。

[26] 万灵节在11月2日。基督降临节从圣诞节(12月25日)前的第四个星期日开始直至圣诞节。

[27] 七堡地,地名,现在罗马尼亚境内。

[28] 波希米亚是捷克的旧称。

[29] 系拉丁文,意即“完蛋”、“死掉”等。

[30] 圣保莉,汉堡的红灯区。

[31] 加里西亚属波兰,佛尔西尼亚在乌克兰境内。

[32] 拉比,犹太教的祭师。

[33] 福拉尔贝格,奥地利的一个州。

[34] 莫德那,意大利城市。

[35] 魏萨尔的名字与屈辱一词同音。

[36] 德语“活得有价值”,是作者自创的形容词,与“可爱的”发音相近且构词方式同样。所以容易联想。

[37] 逻各斯的意义甚多,哲学上既可指理念、世界理性、上帝的理性,也可指造物主、上帝、神秘的精神实质,在基督教义中还意味着耶稣基督和“道”。

[38] 拉丁文,意为“虚无缥缈,世事无常”。

[39] 原文umkommen只有“丧命”一类意思,主人公用它来表示“走弯路”,显然不恰当。这表明他头脑已不清醒,潜意识中想到了死。译者权译作“倒霉”。

[40] 埃斯科单亚尔,马德里的皇宫兼寺院。

[41] 原文字义为:保存,保守。

[42] 埃西,古埃及神话中的女神。

[43] 埃琉西斯,古希腊地名。

[44] 阿佛洛狄忒,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女神。

[45] 巴克科斯,罗马神话中的酒神。

[46] 原文为世界语。

[47] 埃申巴赫(1170—1220),中古德语诗人,以写史诗著称。

[48] 叨忒,埃及传说中的月神和文化教育之神。

[49] H·毛奇(1800—1891)和他的侄儿G·毛奇(1848—1916)都是德国的著名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