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7/19页)
[184]艾敏·君迪(1756-1840),叙利亚诗人。
[185]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认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决定力量是意志,历史的进程就是权力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人生的目的在于发挥权力,“扩张自我”。提出“超人”哲学。
[186]奥古斯丁(354-430),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典型代表。用新柏拉图的哲学来论证基督教教义,把哲学和神学结合起来。提出“理解为了信仰,信仰为了理解”的论点。认为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
[187]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和哲学家。哲学上,肯定物质世界上真实存在的,认为宇宙是一架大机器,它是人们认识的唯一对象,一切观念都来自对外界的感觉。一生创作丰富多样,哲学著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等。
[188]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在哲学上,是自然神论者。承认物质世界的存在,但不否认上帝及非物质的灵魂存在。
[189]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诗人、剧作家。一生共写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190]艾布·努瓦斯(约762-约814),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诗人。喜饮酒,长于作饮酒诗,有“酒诗人”之称。他的诗热情奔放,辞藻华美,突破了传统诗歌的题材和形式,对阿拉伯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对当世及后世的影响很大。
[191]安塔拉(525-616),古代阿拉伯骑士,七悬诗的作者之一。
[192]迪尔汗,币名。
[193]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
[194]拿破仑(1796-1821),法国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和百日王朝皇帝(1815)。
[195]雨果(1802.2.26-1885.5.22),法国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政论家。
[196]斯宾诺莎(1632-1677),荷兰哲学家。
[197]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诗人、剧作家。一生共写37部戏剧,154守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198]赛凡鲁拉(1452-1498),意大利宗教改革家。
[199]伏尔泰(1694.11.21-1778.5.30),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今日依然作为反对暴政、偏执与暴虐的英勇战士而享有世界声誉。
[200]乔治·华盛顿(1732.2.22-1799.12.14),美国将军、政治家、首任总统。
[201]使徒保罗(活动时期1世纪),犹太人,原来极端敌视基督教会,后来成为基督教传教士,也可能还是基督教最伟大的神学家。
[202]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
[203]西塞罗(前106-前43.12.7),罗马政治家、律师、古典学者、政治家,作为罗马最大的演说家,名垂史册。
[204]易十四(1638.9.5-1715.9.1),法国国王。
[205]尼拔(公元前247-前183/182),迦太基人,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
[206]安东尼(约公元前82/81-前30),古代罗马卓越的军事和政治领袖,尤利乌斯·恺撒的亲密同僚。
[207]拜伦(1788.1.21-1824.4.19),英国诗人。他的名字既是最深刻的浪漫主义忧郁的象征,又是追求政治自由的象征。
[208]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伟大的作家、戏剧家、诗人。
[209]拉法伊特(1707-1834),法国将领、政治家。
[210]林肯(1809.2.12-1865.4.15),美国第16届总统。
[211]哥尔德斯密斯(1730.11.10-1774.4.4),英国18世纪中叶杰出的散文学、诗人和戏剧家。
[212]艾迪布·伊斯哈格(1856-1885),生于大马士革,曾在贝鲁特工作过。主张实行民主、建立议会、维护民权等。
[213]布莱克(1757-1827),英国诗人、版画家,被二十世纪的学者们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214]但丁(1265-1321),意大利著名诗人,其代表作为《神曲》(由《地域》、《炼狱》、《天国》三部分组成)。
[215]巴尔扎克(1799.5.20-1850.8.18),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公认的天才小说家。
[216]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
[217]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
[218]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
[219]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作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
[220]伦勃朗(1606.7.15-1669.10.8),荷兰伟大画家。
[221]诺亚,人类始祖亚当的十代孙,老实农民,活到950岁。他成为人类的新始祖。
[222]艾布·努瓦斯(约747/762-约813/815),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前期(750-835)的重要诗人。
[223]德彪西(1862.8.22-1918.3.25),法国作曲家,受文学和美术中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影响而创造了一种十分独特的和声与音乐结构体系。
[224]马尔罗(1901.11.3-1976.11.23),二十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
[225]彼得大帝(1672.6.9-1725.2.8),俄国沙皇(1628-1721)和皇帝(1721-1725)。俄国伟大的政治家、组织家和改革家。
[226]白什尔·舍哈比(1767-1859),黎巴嫩艾米尔。
[227]艾布·阿拉(973-1058),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时期著名盲诗人。
[228]炼狱,天主教所谓的上天国前洗净灵魂上罪恶的地方。
[229]跨时代诗人,指生在伊斯兰教前蒙昧时期和伊斯兰教初期的诗人。
[230]知善恶树,《圣经》故事中伊甸园内的一棵树。人吃了该树上的果子,“眼明心亮”,同上帝一样,“能知善恶”。
[231]卡里(1849-1906),法国画家,专画母性及家庭生活场景。有数幅人物画作品,以深色与淡色的相互协调为突出特点。
[232]莱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画家,文艺复兴天才之一。他在解剖、工程、文学、音乐和雕刻诸领域,尤其是绘画方面均赢得了世界声誉。名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233]《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又译作《扎拉图斯脱拉如是说》、《札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系德国哲学家、诗人尼采所著,既是哲学著作,又是散文诗,全书充满了寓意和隐喻,有《圣经》风格。查拉图什特拉,即琐罗亚斯德(见《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卷585页),波斯古代先知,拜火教创始人。约生于公元前628年,卒于公元前5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