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超越人格——三位一体教义初阶(第14/15页)

(5)利害关系更加重大。在以往各步中退缩,造物损失的至多是尘世上的几年生命,往往甚至连这些也不会损失。但是在这一步中退缩,我们损失的是无限的(最严格意义上的“无限”)赏赐,因为生死攸关的时刻已经到来。经过一个又一个世纪,上帝将自然引领到这样一个阶段,在这里,自然产生出能直接从它之中提升、转变为“众神”的造物(如果造物愿意)。造物同意自己被提升吗?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如同出生所面临的危险。我们若不起身跟随基督,就仍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仍然位于自然母亲的子宫中。她孕育已久,非常痛苦,急不可待,现在已经到了紧急关头,伟大的时刻已经到来,一切准备就绪,医生已经到达。分娩会“顺利”吗?当然,这与普通的分娩有一点重要的不同,在普通的分娩中婴儿没有多少选择,但是,在这场分娩中它有。我不知道,普通的婴儿若有选择权,它会做什么。也许它宁愿呆在子宫的黑暗、温暖与安全之中,因为它理所当然地认为子宫是安全之地。而这恰恰是它的错误所在,因为留在那里,它就会死亡。

基于这一认识,这样的事件发生了:新的一步已经迈出,而且正在迈出,新人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正如我前面承认的,有些新人还难以辨认,但有些是可以辨认的。我们不时会遇见他们,他们的声音、面孔与我们不同,更洪亮,更平和,更快乐,更容光焕发。在大多数人停滞不前的地方,他们迈出了新的步伐。我说他们可以辨认,但你必须知道如何去辨认。他们不大符合你从泛泛的阅读中形成的“敬虔之人”的观念,他们不把目光引向自己,在他们善待你时,你往往认为自己是在善待他们。他们对你的爱比别人要多,对你的需要却比别人要少(我们必须克服希望别人需要自己的心理,对一些不错的人,尤其是女人,这是最难抗拒的诱惑),他们似乎常常有充裕的时间,你很奇怪这些时间来自何处。你一旦认出了一个新人,就很容易认出下一个。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认为他们跨越一切的障碍——肤色、性别、阶级、年龄、甚至信条,能够立刻准确地认出彼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成为圣洁颇像加入一个秘密会社,至少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你千万不要认为,新人在普通的意义上彼此相像,这个部分的很多内容可能都让你觉得,新人必定如此。成为新人意味着失去我们现在所谓的“自己”。我们必须走出自己,进入基督之中,他的意志要成为我们的意志,我们要以他的意念为自己的意念,如圣经所说,“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如果基督只有一位,他要进驻到我们所有人“里面”,我们不就是完全一样吗?听起来确实如此,实际并不是这样。

在此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例子,因为任何两物之间的关系和造物主与其造物之间的关系都不完全一样。但是,我会试着举两个很不贴切的例子,或许能让你了解一点实情。假定有很多人一直生活在黑暗中,你来了,极力向他们描述光。你可能说,他们若来到光中,同一个光就会照到他们所有人身上,他们就都会反射光,变成“可见的”了。你不觉得他们可能会认为,既然大家接受的是同样的光,对光的反应方式也相同(即,都反射光),因此大家看上去都一模一样吗?但是你我都知道,这光实际上显示出他们是如何地不同。再举一个例子。假定一个人对盐一无所知。你给了他一小撮盐,他品尝到一种独特、强烈的味道,然后你告诉他,在你们国家,烧一切菜都放盐。他难道不会回答说:“既然如此,我想,你们所有的菜尝起来都是一个味道,因为你刚才给我的那个东西味道很强,会遮盖一切其他东西的味道”?但是你我都知道,盐真正的作用恰恰相反。它非但不会遮盖鸡蛋、牛肉和洋白菜的味道,实际上还会把这些味道突显出来,不加盐,这些东西真正的味道便显现不出。(当然,正如我刚才提醒的,这不是一个贴切的例子。因为盐加得太多,最终会把其他的味道都遮盖掉,但是,一个人身上基督的成分再多,也不会丧失他人格的味道。我这样举例,是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你明白这点。)

基督与我们的关系也与此类似。我们越让现在所谓的“自己”退居一边,让基督掌管我们,就越成为真实的自己。基督是如此地丰富,成千上万个迥然相异的“小基督”也永远不足以将他完全彰显出来。他创造了他们,就像小说家创造小说中的各种人物,他创造了所有这些迥然相异的人,原本就打算让彼此不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真正的自我都在他之中,等待着我们去实现。不想要基督,只想“成为我自己”是没有用处的。我越抵制他,越想靠自己而活,就越受自己的遗传、养育、环境和自然欲望的约束。实际上,我如此骄傲地称为“我自己”的那个东西,只是众多事件的交汇处,这些事件既非由我引发,也非我能阻止;而我所谓的“自己的愿望”不过是一些欲望,这些欲望或由我自己的生理机制产生,或由他人的思想注入,甚至是魔鬼的暗中指使。我把向火车上坐在对面的女孩求爱视为自己极其个性、极具鉴赏力的决定,而它真正的起因则可能是我吃了鸡蛋,喝了点酒,睡了一夜好觉;我自认为是个人的政治主张,其真正的来源可能是舆论宣传。在自然的状态下,我远非像自己喜欢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人,所谓的“我”大部分都很容易从别处找到解释。只有当我转向基督,接受他的人格时,我才第一次开始有了自己真正的人格。

在本章的开头,我谈到上帝有三个人格。现在我要进一步说,在上帝之外没有真正的人格,人不将自我交付给上帝,便不会有真正的自我。在最“自然的”人中最能找到相同,在顺服基督的人中却不能,古往今来的大暴君、大征服者千篇一律地相像,而那些圣徒却令人瞩目地不同。

必须彻底放弃自我,可以说,必须“盲目地”抛弃自我。基督确实会赋予你一个真正的人格,但你千万不要为了人格去寻求他,只要你关注的仍然是自己的人格,你就没有真正去寻求他。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努力彻底地忘记自我。只要你在寻求自我,真正的、崭新的自我(这个自我是基督的,也是你的,正因为是他的,所以才是你的)就不会出现。只有在你寻找他时,这个真正的、崭新的自我才会出现。这听起来很奇怪,是吗?要知道,在一些普通的事情上,道理也是如此。在社交生活中,除非你不去考虑自己在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否则,你绝不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在文学、艺术中,一心想有独创性的人绝不会有任何的独创性,但是,如果你只想讲出真理(一点也不在意这个真理以前怎样频繁地被人讲述),十有八九在无意之中,你就已经有了独创性。这个原则贯穿整个生活的始终。放弃自我,你就会找到真正的自我,丧失生命,你就会得到生命。每天顺服于死亡,顺服于自己的抱负、挚爱的心愿的死亡,最终顺服于整个身体的死亡,全心全意地顺服,你就会发现永恒的生命。要毫无保留,你尚未放弃的东西没有一样真正属于你,你身上尚未死去的东西没有一样能从死里复活。寻找自我,最终你只会找到仇恨、孤独、绝望、狂怒、毁灭、朽坏,但是,寻找基督,你就会找到他,还会找到附带赠送给你的一切。【欢迎加入罗友书社,微信:15535237487,得到APP,喜马拉雅,樊登读书会海量精彩好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