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英国(1852—1864) 第二章 山 峰(第6/7页)

我爱这个老人,也可怜他,从未把我头脑中想过的全部真实情况告诉他。我不想扰乱他正在熄灭的生命,他不知道这些已经够痛苦的了。他需要临终祈祷,不是真实情况。因此当马志尼在他垂死的耳边小声述说誓言和信念的时候,他是那么高兴!

1 有关欧洲中央委员会的内容,在1866年赫尔岑编定《往事与随想》第五卷时,已被删节后移入该卷第四十章。

2 指1859年出版的《北极星》第五集,当时本章的内容只发表了一小部分,至于这段前言则写于1861年。

3 这两年中,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基本上统一了意大利,但胜利的成果为撒丁王国所攫取,建立了以撒丁王国为核心的意大利王国,而不是意大利共和国,罗马教皇、奥地利和法国也仍控制着一部分地区。

4 加富尔(1810—1861),意大利政治家,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领袖,意大利王国的第一任首相。这里所谓“阉党”指他的御用报刊。

5 这行诗与下面引用的两行诗均出自普希金的《统帅》一诗。

6 马志尼是坚定的共和主义者,他对1860年建立的意大利王国是不满的,因而也遭到了自己人的误解和攻击,但他认为这毕竟是在民族解放的道路上跨前了一大步,因而对敌视他的人也同样表示感谢。

7 《圣经》中的魔王,见《启示录》第九章第十一节。

8 在1812年的卫国战争中,巴克莱·德托利被免职后,由库图佐夫继任俄军统帅,但他执行的仍是巴克莱·德托利的战略方针。

9 马志尼是在1849年革命高潮中建立的罗马共和国三执政的首席执政。

10 加里波第是在马志尼的影响下成长的,但在1859至1860年的革命高潮中,拒绝了马志尼直接建立意大利共和国的意见,对撒丁王国采取了妥协态度,而马志尼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随即离开了意大利。

11 见《北极星》第五集。——作者注按:赫尔岑对加里波第的论述原载1859年的《北极星》第五集,后来由作者移入本书第五卷第三十七章,这句话即引自该章。

12 加里波第率领红衫军于1860年解放了意大利整个南部地区,但撒丁王国掌握了领导权,在它的安排下,建立了意大利王国,加里波第被迫退休,红衫军亦被解散。1860年11月,加里波第谢绝了国王维克多·厄马努埃尔的赏赐,回到他在卡普雷拉岛的小田庄上躬耕为生。

13 指1849年俄国帮助奥地利政府镇压了匈牙利的革命运动,可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奥地利却与英法结成联盟,拒绝支援俄国。

14 当时意大利的一种银币。

15 指奥地利军队,它采用白色军服。在意大利,奥地利是主要的外国侵略势力。

16 加里波第十分敬重大仲马,在后者游历意大利期间,把他待如上宾。加里波第也十分敬爱撒丁国王维克多·厄马努埃尔,认为他是意大利民族独立的保卫者。

17 指撒丁王国的首相加富尔(塔列朗是法国著名政治家)。

18 中世纪西西里人民反抗法国侵略的英雄。

19 马志尼直接建立共和国的主张被加里波第拒绝后,便于1860年11月离开那不勒斯,于12月下旬回到了伦敦。

20 加里波第解放整个南部意大利的行动,是从进军西西里开始的,然后他从西西里渡过麦西那海峡,向那不勒斯进军,完成了这次行动。

21 当时马志尼在伦敦领导着一个意大利民族运动委员会,它的方针主要是在意大利发动各种起义。这引起了热那亚的这些人的不满。

22 乌鲁阿(1810—1891),意大利军人,1848至1849年革命高潮中参加过保卫威尼斯共和国的战斗。

23 佩佩(1782—1855),意大利将军。1848年指挥威尼斯共和国的保卫战,对奥地利展开了英勇斗争。

24 指1853年2月的米兰起义。

25 这次谈话是在1852年秋季。——作者注

26 朱泽培的爱称。——作者注(按:朱泽培是马志尼的名字。)

27 即撒丁国王维克多·厄马努埃尔,当时他才三十多岁。

28 伦敦的照相师。银版照相法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照相法,由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所发明。

29 指路易·戈德弗洛瓦·卡芬雅克,他是巴黎六月起义的镇压者路易·欧仁·卡芬雅克之兄,但两人的道路不同。

30 罗马里诺(1792—1849),意大利将军。1834年接受马志尼的指示,进军萨伏依,因指挥不力,以失败告终,因而受到指责。

31 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参加者。

32 意大利南部地区。

33 贝姆(1795—1850),波兰军官,1830至1831年参加波兰起义,成为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848至1849年匈牙利革命期间在科苏特麾下服役,指挥匈牙利革命军保卫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以作战英勇著称。

34 即马志尼。

35 见《北极星》第五集。——作者注

36 马志尼于1853至1854年成立了“行动社”,发动了一系列冒险活动。奥尔西尼在皮埃蒙特领导的起义刚开始便遭到了镇压。罗马的起义则使“行动社”罗马委员会的成员几乎全部被捕。

37 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后的临时政府,由以拉马丁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派和以赖德律-洛兰为首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组成,拉马丁逐步投靠右翼保王势力,而赖德律-洛兰逐步退让,最后出现了镇压六月起义的行动。这里便是指赖德律-洛兰在这段时期中的表现。“红色人物”指社会主义革命派,“蓝色人物”指资产阶级共和派。

38 边远地区的农民喜欢“洛兰公爵”,遗憾的只是他跟那个女人拉马丁搞在一起,被她控制了。她把公爵带上了邪路,他本人其实还是关心人民大众的。——作者注按:所谓“那个女人拉马丁”,即临时政府首脑拉马丁。

39 费利克斯·皮亚也是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革命家,1848至1849年的革命失败后,他流亡到伦敦,成立了以他为首的“革命公社”,对法兰西第二帝国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但同时也反对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

40 科苏特于1848年匈牙利革命期间任国防委员会主席,议会又选举他为“总督”。

41 科苏特在匈牙利革命失败后,应邀访问美国,受到了热烈欢迎,回到欧洲后他才定居伦敦,与马志尼等组织欧洲革命委员会。

42 1851年科苏特坐船前往美国时,在法国马赛与当地的工人群众见了面,然后前往伦敦,受到了英国人民的热情接待。

43 格鲁克(1714—1787),德国重要歌剧作曲家,主张革新歌剧创作。皮契尼(1728—1800),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保卫西洋正宗歌剧传统的那不勒斯乐派的重要成员,与格鲁克展开过激烈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