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断片(1865—1868) 第二章(第5/6页)

我不相信,世界的命运会长期掌握在德国人和霍亨索伦王朝43手中。这不可能,这违反人类的理性,违反历史的美学。我要说的话与肯特对李尔说的正好相反:“普鲁士,我在你身上看不到必须称你为国王的东西。”44但不管怎么说,普鲁士把法国挤到了后面,自己坐到了首位。在把日耳曼祖国色彩斑驳的碎块涂上同一颜色以后,它便得给欧洲颁布法律——只要它可以用刺刀制定法律,用霰弹执行法律,它便会这么做,理由非常简单,它拥有比别国更多的刺刀和更多的霰弹。

在普鲁士的浪潮后面,已兴起了另一个浪潮,不论那些传统的老人是否欢迎,它还是会到来。

英国很狡猾,它保持着强大的外表,却躲在一旁,仿佛为自己虚假的不介入感到自豪……1848年,它曾靠警棍轻易医治了它的社会阵痛,现在它在内心深处又感到了同样的痛楚……它比以前更强烈了……于是它只得把探索的触须深深伸进国内的斗争中。

法国为自己地位的改变感到惊讶,困惑,它不敢用战争威胁普鲁士,却威胁意大利,如果它敢于触犯“永恒之父”的人间领地,就得冒战争的危险;并且募款建造伏尔泰的铜像。45

普鲁士吹响了震耳欲聋的号音,要开始最后的军事审判,这能唤醒拉丁欧洲,告别它文明的野蛮人正在到来吗?

谁知道呢?

……我在热那亚遇到了一些刚渡过大洋的美国人。热那亚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书本上读到的关于旧世界的一切,他们都亲眼看到了;那起伏不定的狭小而阴暗的中世纪街道,那异常高大的房屋,那半坍毁的走廊、城堡等等,使他们惊叹不已。

我们走进了一个宫殿的大厅。一个美国人不禁兴奋得大叫道:“啊,这些人生活得多么好,多么好呀!这么宽敞,这么幽雅!不,在我们那里这样的东西简直想象不到。”他准备为自己的美国脸红呢。我们在宽敞的大厅里参观。从前那些主人的画像,挂在墙上的一幅幅图画,褪色的墙壁,古色古香的家具,废弃的纹章,荒凉的气氛,空空荡荡的屋子,还有那个戴着黑绒线帽子,穿着破旧的黑上衣,拿着一串钥匙的老看守人……一切都清楚地说明,这不是住人的房子,只是一件古董,一个石椁,过去的生活留下的华丽的痕迹

“是的,”走出屋子时我对美国人说,“您说得完全对,这些人从前生活得很好。”

(1867年3月)

1 1860年,意大利获得了独立和统一,建立了意大利王国,但威尼斯地区仍处在奥地利统治下,罗马则由法国军队所控制。1866年底,由于奥地利在与普鲁士的战争中被打败,意大利收回了威尼斯地区。赫尔岑便是在这时来到威尼斯游览,这时意大利最大的问题便是解放罗马和实行共和制。

2 总督宫在圣马可广场旁边,是威尼斯的著名建筑。

3 圣马可即《马可福音》的作者,他的雕像常是右手拿笔,左手拿书,脚边有一头狮子。

4 韦罗内塞(1528—1588),16世纪威尼斯画派的主要画家。

5 据传说,古代威尼斯的一个总督把一枚戒指投入亚得里亚海,说道:“大海啊,我们用这枚戒指表示与你的永久结合。”从此,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威尼斯也被称为“大海的新娘”。

6 伽马(约1460—1524),葡萄牙航海家,由欧洲绕好望角到印度的航道的开拓者。

7 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指法国,法国宣布共和后,1793年的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为“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大兵”指拿破仑,拿破仑为科西嘉人。1796至1797年在意大利战役中,拿破仑占领了威尼斯共和国,然后在与奥地利签订的“坎波福尔米奥和约”中,把它让给奥地利,换取比利时诸省和莱茵河左岸地区。从此威尼斯共和国消失了,成了奥地利的属地。“狮子”是威尼斯的城市标志。

8 基督教的主要节日之一,在大斋节前三天,为“封斋”作准备的狂欢活动在2月份。威尼斯从1797年割让给奥地利,至1866年底解放共约七十年。

9 圣马可广场上有四匹铜马,系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雕刻家利西波斯所作,因此称为异教的马匹。

10 指当时的新式武器击针枪,俾斯麦曾让普鲁士军队普遍使用这种武器。

11 一年前,我在尼斯参加过一次狂欢节。那差别多么大,那里不仅有全副武装的士兵和宪兵,不仅有戴武装带的警官……群众本身(不是旅游者)令我吃惊。戴面具的人喝醉了酒互相咒骂,跟站在酒店门口的人打架,还把涂白脸的小丑推倒在污泥中拳打脚踢。——作者注

12 即后面提到的波兰伯爵,一个流亡者,名霍托姆斯基。那个年轻女子也是波兰流亡者。

13 1867年初,加里波第从卡普雷拉岛到达佛罗伦萨(当时意大利王国的首都),又应威尼斯人的邀请,于2月间访问了该市。加里波第此行的目的是支持反对派在议会选举中的竞选活动,并宣传解放罗马的重要性,让大家明白意大利的统一和独立还没有最终完成。

14 大运河是贯穿威尼斯市的主要通道。

15 意大利国王维克多·厄马努埃尔的儿子,当时正在威尼斯,他根据父亲的指示,把对加里波第的欢迎变成了对意大利王国的歌颂。

16 指两西西里王国。

17 威尼斯附近海岛上的小城,居民大多为渔民和船工。加里波第这次访问了该地。

18 拉马尔莫拉(1804—1878)是意大利的将军及政治家,在1866年与奥地利军队的战斗中连连败北,这里称他“勇敢的将军”是反话。里卡索利(1809—1880)是意大利政治家,1861年后继加富尔为意大利王国的首相。他中年丧偶,没有再娶,因此这里称他“无人安慰的鳏夫”。希阿洛亚(1817—1878),意大利王国财政大臣,君主主义者。德普雷蒂斯(1813—1887),意大利王国内阁大臣。所有这些人当时都竭力破坏加里波第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给加里波第解放罗马的活动制造种种障碍。

19 马志尼鼓吹的是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共和国,加里波第争取的是包括罗马在内的彻底统一的意大利,而加富尔要实现的是君主制国家。

20 卡波季斯蒂亚斯(1776—1831),希腊爱国志士,一向在俄国外交界工作,曾在维也纳会议中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顾问。1827年希腊独立后当选为临时总统,执行亲俄政策,不久即被政敌暗杀。

21 意大利南部的两个古城,于公元79年由于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被埋入地下,直至18世纪发掘出土,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