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顾驰又升官(第2/3页)

这件事牵挂着无数人的心,三千人马,他们可能是家中的儿子,是父亲,是夫君,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受到伤痛的便是三千个家庭。

临近归期,文正帝肩上压力越来越重,当时实行这项决策时便有不少人反对,他顶着许多压力才开启了陆路贸易的计划。若真的出什么问题,他对不起百姓,也对不起朝廷。

不仅文正帝担忧,顾驰也捏着一把冷汗,这个主张最初是他提出来的,谁都无法预料此次出行会是什么结果,成功便罢,可若是失败了,他也讨不了好。

尤其已临近归期,边境迟迟没有这三千人马出现的消息,更是愁人。

朝堂中笼罩着一层愁云暗淡,每个人都在翘首以盼,是否能迎来这三千人马的归来?

朝中也有不少人在等着看顾驰笑话。顾驰本就得文正帝赏识,若是这次再立下功劳,升职奖赏是少不了的,明明顾驰家世人脉比不上其他臣子,凭什么好事都落在他头上!

他们巴不得这群人永远不回来,一旦出了意外,皇帝至高无上,犯错的不是皇上,而是手下的臣子出的坏主意。

那么顾驰首当其冲,即便文正帝再怎么欣赏他,也无可奈何,总要有个人出来承担责任,顾驰就是最好的人选。

大家都在朝当官,一个人出头,就意味着其他人少了机会,不少人看着顾驰节节高升,将顾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等着他倒台的那一刻!

顾驰按捺心神,他再怎么心焦,也于事无补,每天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回到家给两个孩子启蒙,和家人晚上一同散步说话。

他也会担忧和害怕,可每次回到家,看到家中的妻儿长辈,听着他们柔柔的话语,内心渐渐趋于平静,事情没有发展到最后一步,谁都无法预料最终的结果。

夜深人静时,他也曾思考过,若是再有一次机会,他是否还会提出这个建议?

思来想去,不管重来多少次,不管结果是好是坏,他仍会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每一个想法。

文正帝是明君,造福了无数百姓,顾驰便是其中的受益人之一。

作为臣子,已经比许多人得到了更多的东西,理应更加奉献出自己的力量。相比于边境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他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

战士们都不怕,他又有何惧?

在度日如年的期盼中,终于收到了那三千人马的消息。

三千人马已踏入边疆的领土,边疆驻守的士兵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快马加鞭,立即将消息送到文正帝面前。

文正帝露出久违的笑容,“一切都好,他们带回了不少交换的货物,还有一些国家的使臣跟着来到京城,想要看一看京城的繁华。”

顾驰心头的大石块落地,紧接着迎接归来的人马和使臣的事情便交到礼部,由礼部的人负责。

又过了大半个月,这群人终于进了上京城的城门。

鸣锣开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议论纷纷。

长长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第一辆马车快到皇宫,最后一辆马车还在城门口,上面装满了各类货物和黄金白银,相比于他们出发时带的东西,如今带回来的东西翻了几番。

除了原先的三千人马,后面还跟着其他国家的使臣,皮肤有白有黑,个头有高有矮,头发也是金黄或黑色的卷曲,穿的衣服样式各异,说出来的话也是叽哩咕嘟的,和大周朝的百姓从头到脚都不一样。

小桃子和舟宝被顾驰和顾父抱在怀里,仰着小脸儿好奇的看个不停,“爹爹,原来还有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群,和杰克森夫人和先生也不一样,我之前以为所有的人都和我们长一个样呢。”

顾驰“嗯”了一声,“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大周朝是其中的一个点,闪着耀眼夺目的光彩。可在它的周围,还有许多的亮点,有许多人民和国家。他们不仅是外貌、穿衣打扮和咱们不同,吃的东西、风俗习惯、学的知识文化也和咱们不一样,所以要开眼看世界,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才能看到另外的风景。”

等进到宫中,此次陆路贸易领头的官员张大人正在向文正帝报告此次出行的过程,顾驰有幸在一旁听闻。

张大人面色有些疲惫,但仍神采飞扬,“微臣这一年多的时间,和随行的人马走了不少地方。经陇西西行至金城,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穿过白龙堆到了楼兰。楼兰是一个分叉点,有南北两条路线。我们沿着北道西行,经渠犁、龟兹、姑墨至疏勒。接着从疏勒西行,越葱岭至大宛。听说接着西行的话,最远可到达大秦的犁靬。”

这些陌生国家的名字给了大家不小的冲击,以前只和大周朝周围的小国打过交道,却从未想过原来世界上真的还有这么多其他的国家。

张大人接着道:“此次出行,用咱们周朝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换回了不少东西。透明可以照明的玻璃,比咱们的琉璃更要便利,还有眼镜,八十岁老人戴上也可以看清书上的字体。还有不少粮种、菜种,如玉米、番薯、土豆、葡萄、菠菜籽等等,亩产量非常高,可以提供许多粮食。还有其他一些香料、书籍、工艺品、骏马,骏马强壮,更利于战士们作战。当然,最贵重的,还是金灿灿的黄金白银,珠宝玉石。咱们带去的东西很受欢迎,一路上的国家愿意和咱们互换商品,也有不少人拿着金银来购买。”

文正帝满意点头,“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咱们不仅没有赔钱,还赚了不少钱,这是出行之前没有想到的。”

张大人继续开口,“不出去看一看,如坐井观天。老臣出去走了一遭,才知道有不少国家发展的很不错,各有各的特点。值得借鉴。原以为周朝地大物博,繁荣昌盛,可如今才知道,不是自满的时候。这还只是行走了几个国家而已,听说那一望无际宽阔的大海对面,还有许多国家。”

文正帝认可道:“爱卿说得不错,坐井观天要不得,如今咱们出去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无数次。爱卿这一年多的时间辛苦了,皮肤黑了不少,脸上的皱纹、两鬓的白发也多了不少,回去好好歇一歇,过几天朕再好好召你详谈。”

这次带回来的东西,有许多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既然别的国家可以做出来,那大周朝的工匠跟着好好学一学,定能掌握这些技艺。

还有这些翠羽黄金,给国库又增添了一批银子,国库充实,文正帝这才能安心。

文正帝面上带笑,看着顾驰,“幸亏当日有你提出这一决策,不然怎会有今日的成果?给大周朝带来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