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苏思诗的建议(第2/2页)

“好。”郑建国连忙应道。

这是大事,得用心去办,想到自家办喜事,乡里的领导也要出席,他觉得有面子。“那村里的人呢?”

“村里几个干部,当然也要请。”叶纤红想了想,说道。“这个你叫小叔他们去请就行了。”

“没问题。”郑建国自然不会反对。

“对了,还在小姑学校的领导,也要全部请来。”叶纤红见父亲要挂电话,连忙补充了一句。

“知道了。”郑建国匆匆应道。

交代完这件事,叶纤红挂了电话。

坐在沙发上再次回想苏思诗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农村里确实是这样,非常看重家族的势力,就算平时关系非常淡的亲戚,碰到有人办喜事,都会出钱出力帮忙。

说到底,就是不想让外人看轻自家的力量。

平时窝里斗可以,但是碰到事情,必须一致对外。

就像隔壁的赵大叔,几年前因为跟人家争水,与人在田头打了起来。

赵大叔平时闷声不响,跟堂兄弟也不是很亲近,但是他被人打的事传到村里,所有姓赵的人都扛着扁担赶过去了。

叶纤红当时站得远远的看热闹,听到有人在骂,大概的意思是我们姓赵的还没死绝,轮不到你们欺侮。

后来那个打了赵大叔的人,在村干部的调解下,赔了一些钱,才算把这件事压下去。

叶纤红当时不太理解这些事,现在一回想,就完全懂了。

在农村,办喜事的时候,就是体现家族势力的时候,必须办得风风光光,这样才体面。

现在村子里最有势力的人家,就是以前跟兴旺打过架的郑云峰那一房。

郑云峰的父亲郑立建,兄弟姐妹六人,算得上村里一霸。

更重要的是,村长书记都是他们那一房的,这更加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和霸道作风。

乡里现在已插入一颗钉子,村里这颗毒瘤也到了拔除的时候,否则自己搞大棚蔬菜,只怕他们会影响自己的计划。

这一次小姑结婚,就当作是示威吧。

想明白这件事后,叶纤红拿来纸笔,考虑邀请哪些人参加酒席。

肖市长和戴老就算了,他们算得上是自己的定海神针,只有发生大事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

带他们去村里示威,有点高射炮打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