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8章(第5/7页)
宋荣并没有说辛竹笙的事,反道:“我看,你与竹筝不若以往亲密了。”
宋嘉言道:“筝表姑与我疏远,我也没办法啊。”天天去衙门当差,公务都干不完的人,对家里的事还这样了如指掌,宋嘉言真是佩服。
宋荣笑一笑:“天底下,有三种人,一种是聪明人,一种是笨人,另一种是不够聪明却也不算太笨的人。大部分人,都属于第三种人。但,最终能有所成就者,大多是前两种人。你不计较这些,我很欣慰。”
宋荣看得出,宋嘉言小小年纪便待人宽厚,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
唯有仁至,方能义尽。
有时候,聪明人做的事,在别人瞧来会说,怎么这么笨,怎么这么傻。殊不知,说人家笨的才是真笨,道人家傻的方是傻瓜。
别看辛竹筝瞧着伶俐,什么都刻苦用功,宋荣却始终不看好她。宋嘉言在她初来时何等地费心思招待于她,结果,不过蝇头小利,她就能与宋嘉言疏远。辛竹筝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宋嘉言噘噘嘴:“爹爹,你别总说些空话啊,来些实际的奖赏也好啊。”起码能发笔小财呢。她大部分身家都给李睿拿去做生意了,现在颇有些紧巴。
“行了,给你点银子吧。”宋荣早摸准了宋嘉言的心思,也不与宋嘉言计较这些,笑道,“把铺子都当了去做生意,估计你现在手里没多少银钱了吧?”
宋嘉言一听有银子可拿,顿时喜笑颜开:“可不是,我想赚个大的,把老底都给了李大哥。”
宋荣数出五百两银票给宋嘉言:“女孩子手里可不能没钱,拿去压箱子底吧。”小纪氏是绝对不会想着额外补贴宋嘉言的,宋荣是个细致人,往日不给,是知道宋嘉言不缺。
宋嘉言眉开眼笑地接了,细细看过几张小额银票上的数额,笑:“谢谢爹爹。”
得了银子,宋嘉言活蹦乱跳地走了,宋荣淡淡一笑。
他从不反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些心机,但不要耍小聪明,更不要自作聪明。若只是一些不入流的手段,还不如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吃饭。
他知道这几日宋嘉言不大痛快,甚至绸缎庄的事,他也早便知晓。小纪氏的心思,他也一直看得清楚,只要无伤大雅,宋荣不想给小纪氏没脸。内宅还要靠小纪氏打理,这是他一儿一女的生母,很多时候,宋荣不得不顾忌一些。
开绸缎庄的心思虽然是宋嘉言先有的,但小纪氏说在前,宋嘉言吃了闷亏。宋荣并没有干预。
一家之主,并不是包青天。何况在宋荣眼中,这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世上的事,本就没有样样公正的。宋荣更倾向于从这一桩桩小事中来观察儿女的品性。宋嘉言忍下这桩事,退出绸缎庄的生意,转而得到了李睿。
在宋荣看来,李睿的价值顶得上一百个绸缎庄。
他当然更欣赏宋嘉言的行事风格,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内宅就只有这么一丁点儿大,就算争个高下出来亦不过是井中称王。像宋嘉言说的:“外面的天地何其广阔,何必在家里与自家人争。”绸缎庄的事,宋嘉言没有据理力争,甚至提都没提一句,宋荣很满意,他乐得见到女儿有这样的城府。
宋嘉言渐渐地展示出她的眼光与胸襟,甚至,宋嘉言开始领悟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宋荣感叹,这实在是天分。
这样的天分,实非人人具备。
就比如小纪氏隔了些许时日方知晓大弟弟纪文竟被打发到庄子上与二章姨娘带着两个庶子过日子,小纪氏险些急晕。
章家早不来往,父亲下这样的决定,定是气狠了,而嫡母……她怎么求得动嫡母呢?再者,她也不敢去求嫡母。如今,她才发现,她能倚仗的人唯有宋荣一个。
于是,小纪氏找了宋荣哭诉。
宋荣早就心知肚明,不过,他依旧耐心地听小纪氏哭天抹泪地说完整件事,沉默半晌,如同初初知晓一般,道:“岳父定是失望至极。”
“我也很担心父亲,只是大弟弟这样的年纪,难道就在庄子上过一辈子不成?”小纪氏心疼不已,说着又流下泪来。
宋荣为她拭去眼泪,温声道:“你莫急,事已至此,急也急不来的。等过几日休沐,我去瞧瞧岳父,看能不能为文弟说说情,现在大太太都有了身子,文弟该回来与大太太正经过日子。”纪文这脑袋,以往瞧着不这样啊,莫不是给人下了蛊,真要被章家的狐狸精坑死不成?
“可不是吗!弟媳有了身子,文弟很该陪在身边。”宋荣的话给小纪氏提了醒儿,这时,小纪氏再不敢做什么叫二章姨娘回来的美梦,她现在只求把弟弟捞出来才好。事已至此,小纪氏心里都有几分怨怼小章姨娘狐媚,把弟弟害到这步田地。
宋荣问她:“武弟可还好?”
小纪氏眼睛红肿,道:“父亲给二弟捐了个官儿,过些时候就要去赴任了。”
宋荣给了小纪氏一句准话儿:“你莫急,我想个法子,先去见见岳父再说。”
小纪氏点点头,依旧满腹担忧。宋荣少不得留下来细细安慰了小纪氏到半夜。
接下来,宋荣又跟辛竹笙谈了学着打理庄子的事。
这比叫辛竹笙念书高兴多了,辛竹笙笑道:“以往我也跟爹学过种田的事,我懂一些。表哥,以后我也不用去念书了吧,念得人脑袋疼。”
宋荣笑:“好。你用心学着打理庄子。”
辛竹笙忙不迭地应了,又将此事说给母亲和姑母知道,辛老太太笑:“那书念几日,认得字就成了。你跟你表哥们不一样,不是考状元的材料。学着做些实事好。”又拜托宋荣:“笙哥太实诚,该说他的时候,你就狠狠地说他,千万别手软。”
宋荣笑:“舅母放心,笙弟是个仔细的人,我派了最稳妥的管事来教笙弟。”要说亲自教导辛竹笙,宋荣绝没那个空闲。
当然,宋荣更不忘提宋嘉言一句:“这些天忙着衙门的事,还是言姐儿给我提了醒儿。先叫笙弟学着打理庄子,日后笙弟年纪再大些,我看能不能给他谋个差事,品级上不会高,不过,养家糊口是足够的。”
辛老太太笑着对儿子道:“好好听你表哥的,你表哥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就一件,咱做人得老实,做事得用心。你比别人笨些,就要比别人多花些心思。”
辛竹笙忙应了。
辛老太太又满是感激地对宋嘉言道:“言丫头是个细心的孩子啊。”
宋嘉言笑:“我是想着大哥跟二叔去了福建,表叔与大哥同年,以后过日子,还是打理庄铺来得更实用。爹爹天天朝中衙门地忙,我这也是替爹爹分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