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10章(第9/10页)
说来宜德大长公主也是个苦命人,生来金枝玉叶,要什么有什么,偏有一样不好,命硬。这位大长公主接连克死了六任未婚夫,后来,帝都世家子弟听说宜德大长公主寻驸马,全都吓得浑身发抖、面无血色,生怕给皇室点了名去给宜德大长公主做鬼丈夫。当然,那时,大长公主还只是公主,但也架不住人人当她是瘟疫一般。连死了六任未婚夫,公主也死心了,待自己亲生弟弟登基为帝,公主便在西山要了这处极好的地界儿,盖一座老梅庵,自此搬离宫闱,寄情山水,青灯古佛了。不过每年皇室赏赐,这位宜德大长公主都是头一份儿。当然,在庵中不能叫公主,是师太,老梅师太。
老梅师太极少见皇室中人,偏她又辈分极高,老梅庵在帝都虽有名气,倒无人敢来打搅。也不知宋荣如何手眼通天地把闺女送到了老梅庵去。
把闺女送过去,宋荣对老梅师太极是恭敬客气,道:“我这小女,性子稍显浮躁了些。想借一借师太清净佛门之地,以熏陶其性情,增长些智慧。”
宋嘉言立刻机灵地对着老梅师太行一礼,唤了声:“师太,小女宋嘉言。”
老梅师太年纪也就六旬左右,穿戴着僧衣僧帽,眉目间有淡淡的纹路,除了腕间一串羊脂玉的珠串儿外,身上并无装饰之物,却又独有一股雍容尊贵之气。她静静地打量了宋嘉言半晌,微微点头,赞许道:“你的女儿生得很俊秀啊。”
宋荣谦道:“乡野丫头,她性子天真烂漫,唯心性尚可。”宋荣也是没办法,明明是章侧妃那个没眼力的蠢货惹出来的事,如今二皇子倒了大霉,他深深担心皇室会迁怒到宋嘉言身上。寻常庵堂,宋荣哪里放心让女儿去住,这才借着往日的一点点面子,到老梅庵碰碰运气。
若老梅庵不收,宋荣就打算把女儿送到自家经常布施的庙里去。
老梅师太微微点头:“就让她留下吧,我看她似与佛门有缘。”
宋荣心下大定,深深一揖道:“多谢师太收留。”
宋嘉言给老梅师太磕了个头。
宋荣又叮嘱了女儿几句,摸摸女儿的头,就带着随从下山了。及至走出一段路,回头望时,还见宋嘉言在庵门处站着呢。
此次二皇子府的事在帝都引起了轩然大波。二皇子妃从宫里出来,去皇子府收拾好自己的嫁妆私房,便一并带去了西山的庄子上。
韩妃准备把庄子改建为庵堂,自此有钱有闲地过日子了。
至于二皇子如何,这还关韩妃的事吗?
与老太太不同,小纪氏身为三品大员的夫人,帝都这些事,她还是知道的。宫里婉贵妃降为冯嫔,就是冯嫔的娘家兴国侯府也跟着战战兢兢,韩妃去念佛了,不知章侧妃如何了。丈夫都把宋嘉言送去庵里了,章侧妃如何,小纪氏是问都不敢问上一句的。
这几日,小纪氏心里也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宋荣迁怒于她。
小纪氏柔声细语地同丈夫商量宋嘉言院子的事儿:“我想着就叫梁嬷嬷管着言姐儿的院子,里头的人也不要动了。待言姐儿回来,都是使惯的丫鬟,她用着也方便。”
“你看着办吧。”
小纪氏低声道:“我这心里,怪不好受的。”章侧妃虽是不请自到,但绝对是奔着她来的。如今宋嘉言被打包送去了尼姑庵,若说与她无关,这谁也不能信。
宋荣并没有安慰小纪氏,冷声道:“以后绝不可以再跟章家来往,也不要让章家人再进门!”
小纪氏顾不得伤感委屈,连忙应了:“是,我知道了。老爷放心,定不叫他们再进门的。”
“章侧妃已经被赐死了。”宋荣说完这句话,便抬脚走了。
小纪氏瞬时脸色惨白。
宋荣把宋嘉言送到庵堂里去,武安侯夫人实在急得不得了,匆匆地打发人来宋家请安,说好了明日过来。
宋荣道:“该我去给岳母请安。”
第二日,宋荣去了武安侯府。连武安侯都在家没出去,老夫妻两个鲜少坐在一处。宋荣先向岳父岳母行过礼,道:“岳父岳母不必担心,我将言姐儿送去了老梅庵。”
老夫妻两个不约而同地一派惊讶,武安侯夫人还有些不大信,生怕自己听错了,问:“老梅庵?”
“是,别处庵堂我也不大放心。”依宋荣对昭文帝的了解,昭文帝或者心有不悦,不过,还不至于会迁怒于宋嘉言一个小女孩儿。可是,二皇子、三皇子、兴国侯府这一系就不好说了。而且,发生这种事,虽然很冤枉,宋家也不好不表态。别处庵堂,怕是难以震慑这些人。尤其宋嘉言是女孩儿,更要万分小心才是。
武安侯夫人深深地吁了口气,终于露出笑容来,点头道:“那就好。这是言丫头的福气啊。”
武安侯亦是赞许,道:“子熙这步棋走得妙,不说现在,就是日后言丫头说亲时,也是有好处的。是个有福气的丫头。”原本,宋嘉言身为嫡长女,身份上自然胜出宋嘉语一些,但,宋嘉言相貌不若宋嘉语出挑。女孩儿,除了身份,容貌也很要紧。不想,宋荣实在手眼通天,如今宋嘉言竟有这么一段福缘,将来前程,更进一步也非难事。
宋荣道:“老梅庵是个清静的地方,言丫头去那里的事,我也没有声张。”
武安侯道:“应当的。咱们这样的人家,不似那等张狂人,什么事都嚷嚷出去。只要丫头平安,这就成了。”又对老妻说一句:“你就安心吧。”武安侯都不知晓宋荣哪儿来的这样天大的面子,宋荣有此手段,武安侯更加觉着这个女婿选得好。
武安侯夫人笑得舒心,和颜悦色道:“我还有一件事,子熙,今年让哥儿已经十四了,他的婚事,你心里有数没?”
宋荣笑道:“小婿正想劳烦岳母大人呢。岳母大人也知道,我母亲向来少有出门,各家闺秀,母亲更是不熟。若是便宜,我想托岳母大人帮让哥儿瞧一瞧,若有合适的女孩儿,岳母只管跟我说。让哥儿是个爽直的脾气,只要岳母瞧得中的,我都没意见。只是一样,还请岳母错开诸皇子母族妻族。”宋荣言语中根本提都未提小纪氏,不只是因为他觉着小纪氏信不过,另一方面的考虑也是打算将宋嘉让的婚事托于岳家,日后也能省去许多麻烦。
武安侯夫人笑:“我知晓了。让哥儿还不大,不过,孩子婚事都是这样,得提前相看着,可不能临上轿了再扎耳朵眼儿,哪里来得及呢?我如今还有精力,帮你看几家姑娘,到时由你来选。”外孙子的婚事,若是交给宋老太太或是小纪氏,武安侯夫人当真不放心。反正,依她的身份,问上一句也是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