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 声(第2/2页)
然而这些都不是重点。
最终说来说去,越说越感觉到苍白,越来越无法将真实感受用这样浅白的话来传达。乃至于,用“衣香鬓影”系列整整三本书来讲述那样一个故事,投射那样一段历史。从儿女乱世情的《回首已是百年身》,到“兵以弭兵、战以止战”的《千秋素光同》,再到烽火连天、尘埃落定的《明月照人来》,我在自己架空出的似是而非的镜像里,摸索那个时代的真容和肌理,试图触到它的风骨与风流。
越触及得深,越明白笔下的浅,实则我写不出那个时代风骨之万分之一。
竭尽所能触摸到的零星片段,拼接成字,书页间微末的萤火之光,原本应是天穹上繁星闪烁的辉煌。
那是“深情”——
儿女情重,家国恩深,即便关山万里,岁月相隔,魂魄相连的牵绊从未断绝;
那是“牺牲”——
不问代价,不为结果,为伊为己为家为国为民为天下,哪一种牺牲不该被铭记;
那是“守护”——
为生者之太平,为死者之尊严,为家国之千秋,守护的勇气何尝逊色于开创;
那是“信念”——
可以不同,可以相悖,却同样是以自己的骨为薪,血为膏,任其熊熊燃烧;
那是“血性”——
烈血焦土,还我河山,十万青年十万军,哪个时代有过这般惨烈与豪壮;
…………
面对一个时代的背影,我所爱的、所憎的、所怀想的、所疑问的,虽一点一滴写进那段衣香鬓影的故事里,亦有更多不可言说的情愫与敬意深埋心里。
我不是一个好的说书织梦人。
所幸我有最好的聆听者。
油墨印下了一段衣香鬓影在纸上,读者投映了一个自己的民国在心里。
故事已经说完,故事之外的一切,才刚开始。
——《衣香鬓影·明月照人来》END——
——《衣香鬓影》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