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75.凉州岁月:最后一课(第3/3页)

--------------------------------------------------------------------------------

作者有话要说:

鸾鸟的传说在中原文献中最早见于南朝著名的文人和虔诚的佛教徒范泰所写的《鸾鸟诗》,其生活时代和鸠摩罗什相去不远。在诗的小序里,范泰提到:“昔罽宾王结罝峻卯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馐,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而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绝。

范泰以鸾鸟之死比喻像钟子期失去了俞伯牙而毁琴一样,是缺乏知音的结果。

而鸾鸟的传说,显然是来自域外佛典。鸠摩罗什仅有的两首流传下来的诗,也提到了鸾鸟。鸾鸟的梵文为“kalavi?ka”,罗什更喜欢用的是音译“迦陵频伽”。所以,这首诗究竟是不是罗什所写,学术界也有争议。罗什的这首诗里,以哀鸾象征自己,“哀鸾鸣孤桐,清响彻九天。”体现了他到中原后落寞的孤寂心境。

“心山育德熏,流芳万由旬。

哀鸾鸣孤桐,清响彻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