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三十章 八卦记录(第2/4页)

“时辰:六月初三,亥时一刻。”

“地点:暨阳官衙后院南厢房顾南衣屋子门口。”

“人物:顾南衣,凤知微。”

“事件:顾南衣抱住凤知微,蹭她的胸(太过分了!)。”

“个人看法一:顾南衣不是个东西,太懂得怜香惜玉。个人看法二:凤知微没有反抗,居然没有反抗!个人看法三:看见前面一条殿下你先别哭,我还没说完,我觉得凤知微不是不反抗,是完全给震惊得忘记反抗了。个人看法四:可是我认为,就算当时没有反抗,事后还是应该找顾南衣算账的,可为什么她没有呢?个人看法五:看见第四条殿下你也先别急着哭,我还是没说完,我觉得吧,凤知微这个人遇事考虑太多,可能她是觉得事后再闹很无聊,总的来说这是小事。个人看法六:殿下你确定你真的不需要放下手头督造行宫事务想办法来西凉走一遭?”

==

暨阳寻欢事件后,凤知微的旅途又恢复了平静,那一夜的后遗症,除了让纤纤姑娘受惊大病一场,以及给暨阳官场带来了新的嚼舌头传奇,让官儿们在闲的没事干的时候可以对“六月初三夜魏侯和顾护卫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发挥出充分而离奇的想象力之外,其实也没什么,最起码顾少爷恢复淡定了,再也不提要求试试女人了。

七月初二,天盛使节队伍抵达闽南和西凉交界处的雄县天水关,在那里,凤知微和华琼见了一面,两人原以为再见不知何年何月,不想几个月便又相逢,两人在和西凉一河之隔的天水关渭河相会时,不禁相视一笑。

“朝廷上的事果然千变万化。”华琼的衣袂猎猎飞舞在风中,注视大河滔滔逝水,笑道,“居然你紧跟着就到了闽南。”

凤知微默然不语,静静注视日光下闪烁万千粼粼光芒的河水,良久柔声道:“陛下有口谕让我带给你——着你在闽南就地招募早年火凤旧部,重建火凤军。”

华琼目光一闪,笑道:“得令!”

“我娘当年虽然对火凤军一字不提,但我知道,她内心里一定很思念旧部。”凤知微轻轻道,“按说该我这个女儿去替她完成夙愿,没想到,最后竟然落在了你身上。”

“我们还分什么彼此?再说没有你的鼓吹,陛下哪肯松口?”华琼微笑拍她的肩,“何况以你身份,火凤军断不能和你有表面关系,你放心吧,既然有了这口谕,我定然能给你把火凤军建成。”

“你上书要求建火凤军,陛下对这个提议很赞赏,我只不过推波助澜了一下而已,”凤知微道,“陛下极有兴趣,还说闽南女子因为出身山区,极为矫健灵便,天生战阵的好料子,尤其以闽南南部赤水黑山等县的女子最为出色,当年火凤军大部分便从那个地方招募而来,你也不妨试试。”

华琼认真听了,点点头,对着眼前宽广的河水张开双臂,笑道:“且等着吧,知微,火凤旗帜,定然能在闽河之水上飘扬!”

她微仰头,高举双手,一个昂扬超拔的姿态,日光激越的打下来,在她线条明朗坚定的下颌上溅射开去,乌黑的发飘在风中,也如一面猎猎的旗帜,而她身侧,那同样优秀的女子,笑而不语,夕阳下眼波与这河水一般光芒细碎,神情却寥廓辽远,等待这浩浩山河,无声往眼底奔来。

==

七月初三,在天盛闽南布政使相送和西凉礼部迎接下,天盛使节队伍渡河而过,正式踏入西凉国土。

从官船上下来,脚步踏上西凉看起来和天盛没什么区别的土地时,凤知微有些感慨——自己竟然成为十数年来,第一次踏入敌国西凉的天盛人,想来便冲着这一点,便可以载入史册了。

西凉派出一位礼部侍郎,率领当地官府在边境迎接,这个礼制已经算是很给面子,等到到了京城,自然还有更高规格的正式接待,摄政王派礼部官员穿越大半个西凉将天盛使节队伍一路迎接到京,本身表现的也是一种尊重。

凤知微从官船上下来时,岸上鼓乐齐鸣,鸣炮三响,百姓们被拦在十步外,挤挤挨挨,好奇的看“天盛的官儿们”,西凉官员们,则含笑迎上来。

当先的西凉礼部侍郎柏德山,好奇的仰头看着官船上最先下来的少年,真的是少年,非常年轻,不过十八九岁模样,清瘦而秀致,却没有书生般的酸腐气息,气质雍容沉稳,像承了雪的巍巍远山,让人一眼过后便忘记他的年纪,他那眼神也很特别,并不像很多少年得志的重臣锋芒逼人,而是迷蒙温和,看不穿眼底天地,他随随便便披一件青色锦袍,姿态自如的下船,看得出经惯大场面,初秋的日光打在他肩头,整个人灿然若镀金光。

这就是天盛国士,名下无双,号称奇才的魏知?

果然……特别。

“那个是魏知哦?”

“好年轻……都说他文武全才,天盛皇帝最爱的臣子,也不知道真假。”

“自然是真的,不然怎么会派他来?西凉和天盛,可从来没有交情。”

“还是个漂亮少年郎呢,嘻嘻……和我家小桃儿尽配的……”

“呸,人家什么人?你家山村野丫头也想攀龙附凤?刘家的你真敢想!”

“怎么你们都知道这个人?”

“怎么不知道,那年他到南海剿匪,杀了不少海寇,俺姑姑家在南境靠海,说她们那边后来也清静了许多,说起来咱们西凉,也算承过人家的恩呢!”

一些看热闹的百姓,随心的谈论着,却也有更多的人,远远的不靠近,用森冷而警惕的目光,打量着光鲜庞大的天盛使节队伍。

柏德山听见身后百姓的指点惊叹,这才发觉自己竟然看人家看呆了,而且这个仰头呆望的姿势,怎么看都有点堕我国威,想着摄政王在他临行前关于“可尊敬不可迁就”的嘱咐,不禁唰的一下后背便冒出汗来。

赶紧上前,三步外站住,随着司礼官员的唱礼,淡淡一躬,“见过魏侯,魏侯远道而来,敝国有失迎迓,魏侯见谅。”

“好说好说。”凤知微早已将对方的失态看在眼底,含笑握了他的手,道:“承蒙大人远道相迎,魏知不胜惶恐,贵国物阜民丰,风物宜人,真是令人看花了眼,还得劳烦大人一路给我这土包子解说解说,请,请。”

她语气谦和,眼神亲切,令人一见便生好感,柏侍郎原本听说多了这位天盛重臣的“丰功伟绩”,很有些警惕和紧张,然而凤知微亲切又有分寸,令人如沐春风的态度,令他顿时放松,赶紧笑起来,双方各自介绍随员,交接礼节,一番热闹过后,浩浩荡荡继续上路。

按照柏德山的意思,是在这里休憩一夜之后,第二日再前行,凤知微却坚持立即上路——这里是闽南和西凉交界,边境地区,向来是摩擦最多的地方,这许多年下来,难免会有积怨,就撇开这些不算,当初娘率兵将殷志谅驱逐出天盛腹地,闽南边境可是战事最激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