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叁渴求不过是天堂(第3/4页)
“爸,上次妈说你集团公司同官方合作很密切,有很多项目在做,罗氏集团是德庆坊地产开发项目的合作方之一,是不是?现在那里动拆迁告示都贴出来了,你要把那一带的房子全都拆掉对不对?!”
罗智慧皱着眉头费解地看着脸涨得通红的儿子:“你一惊一乍、气急败坏地干什么啊?德庆坊确实是罗氏集团计划开发的项目,我招投标中了那边一大半面积的用地,将来要建一幢商务写字楼出租,还要建一个精品住宅小区。你什么时候开始关心起集团业务来了?对了,我正打算帮你办退学,送你去英国——”
“爸爸,你不能拆德庆坊的房子,不能在德庆坊造商务楼和精品住宅小区!”
“嘁,奇了怪了。”罗智慧不屑地嘘儿子,“你倒是解释解释看这是为什么?”
“那里——那里——”罗小雄又不能说那是他心上人的安身之所,脱口而出道,“那里闹鬼!”
“滚蛋吧你。我都请国内最好的风水大师看过地形和周边环境了,好得很,是块旺财宝地。”
“听说那里地底下有很多二战时期日本人埋下的生化武器废料!”
“是吗?但那里的人不都个个精神得很嘛,上次纠集几十个人跑去广场抗议拆迁,口号喊得震天响,一整天不吃饭不喝水都还面色红润、中气十足,我看一点都没有受污染辐射的样子。”
罗小雄简直败给罗智慧了,哭丧着脸道:“爸,你就听一回亲生儿子的好不好?德庆坊根本就是个土匪山寨,水泊梁山一样聚集了一百零八打家劫舍的好汉,还有无数小喽啰。他们扎根在市中心,不喜欢挪窝,你要动那里的房子,一定阻力重重,寸步难行。老爸,我可不想你两鬓苍苍十指黑啊……”
罗智慧支着手肘充满好奇地盯视儿子:“咦,你对那里的情况倒是了如指掌。看来这一年的技校没白念,对社会底层小市民的心思现状摸得挺清楚的啊。不过呢,儿子你尽管放心,已经有人给我介绍了一家很强悍的建筑公司,我把拆迁业务承包了出去,我们罗氏只负责投资、规划、组织、建设、发售。我可是摩拳擦掌等着大干一番呢,你担心我干不下来,干脆来公司实习……嗯,给你安排个什么工作好呢……”
罗小雄重重双拳地砸到父亲豪华的办公桌上,倒把秘书吓了一跳。望着罗智慧趣味盎然的商侩脸,良久良久,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那里很多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老建筑,你若要拆毁了,我就离家出走。”
“那些草棚马厩也叫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老建筑?你的历史课是化学老师教的吧?十几亿的项目,你觉得我会为了你就砸盘吗?你走好了,你真这么没脑子,我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儿子。”
“爸爸,赚钱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亲生儿子对你来说一钱不值,是吗?”罗小雄心里明明很愤怒,面孔上反而变得平静了,或者说,是变得冷然了。
罗智慧也很愤怒,他是恨铁不成钢。这个从小被宠坏了的独生子,向来都不思进取,满脑子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文学梦,现在还浪费人生最好的时光不去国外深造,滞留在一个垃圾技校里荒度他所谓的“青春”!最为荒谬、令罗智慧彻心彻肺失望的是,他竟然无视这样的常识:“你给我好好听着——罗氏集团公司不是我罗智慧一个人的,更不是你罗小雄的。它是由3家分公司、21家子公司组成的大型商业机构,直接为8900名合同雇员负责,间接为数百家关联企业、小公司的上万名员工提供从业所需。罗氏从来不是在为我赚钱,也不是在为你赚钱。我尽一个企业家的职责,让这个集团发挥出百分百的能量,正常运转。确实,我们忙忙碌碌,我们为斗米折腰,但社会就是由我们这样枯燥现实的人所构成的。我的职责不是随你心意哄你开心,而是确保员工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获取财富和尊重,让家人生活幸福,小日子越过越好。如果你觉得我们所做的都是一钱不值的话,我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对你来说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罗小雄说不出话,父亲的话挑不出错,但雅乐怎么办?对他来说,那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向往的天堂。在大多数人的幸福利益和少数人的固执独行之间,在隆隆前进的时代巨轮和微妙个体的螳臂挡车之间,强大一方必然会把弱小一方的价值和意义碾压成碎片。此刻唯一能做的,就是明明知晓会粉身碎骨,也依然勇往直前,哪怕剩下两个人并肩对抗整个世界,直战至末日终结。
“再见,爸爸。”
日月交替,星转斗移。生活不会终结,生活还在继续。德庆坊里的人们每天照常买菜烧饭、上班下班,但打牌下棋、跳舞遛鸟等休闲活动一律被串门聊天所取代。曲里拐弯的巷子里暗潮汹涌,从早到晚,随处可见有人在商量拆迁的事,少则两三人,多则七八人,只要一聚起来,无论话题从什么开始,很快就会转到拆迁上去。
随着彼此摸底,德庆坊近千户居民渐渐分成数大阵营——以茅伯、雅乐等为首的“竭力反拆派”,以张算盘、祁老三等为首的“要不到天价就坚决反拆派”,以赵大头、李家姆妈为代表的“争取拿到高价主张拆迁派”,还有少数“逆来顺受听天由命派”“欢欣鼓舞迎拆迁派”和为数最多的“紧紧跟随‘要天价、要高价’战斗序列、花最小精力博取最大利益化派”。各派系之间并非泾渭分明,除了带头的,底下成员意志一点都不坚定,串团现象十分严重,往往白天听了什么说辞,晚上睡了一觉起来后就改变了信仰和理念。
德庆坊越来越有拆迁的调调。就在一夜之间,一百多条大红色标语横幅猛然出现在各条巷道里、德庆坊四周马路的电线杆子和大树上。远观气势如虹,近看密密麻麻,这个历史沧桑近百年的贫民窟仿佛劈头盖脸被人揍出一身血。墙面上也张贴出电影海报大小的宣传告示,而且不是贴一张两张,而是要贴就贴满整堵墙的架势——
“利息也是盘中餐,每天都有几十块,早日签约选新房,奖金红利入口袋。”
“协议合同早签好,从此不为房苦恼,彻底告别痰盂罐,搬入新居笑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