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有靠山的感觉不错(第2/2页)
那丫头应了一声,匆匆去了。
春柳的丫头到李家时,李薇刚刚用地过午饭,因挂心着贺夫人会说些什么,她没去后院午睡,反而坐在正厅里,拿着一本书,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听了春柳丫头捎来的话,李薇一愣,与自己想象的倒是真的不大一样。想了想,便问道,“你在外面可听到贺家夫人说什么?”
那丫头摇头,“都是些客套的话,旁的倒没见什么。不过,她的话倒不多,大多都是贺家老爷冯家老爷还有咱们老爷在说闲话儿。五小姐的事儿,只问了何时纳吉纳征等的话。”
李薇忙问,“那我爹娘是怎么说的?”
丫头笑道,“老爷夫人说,这事儿他们回来商议一下,再给贺府回信儿。”
李薇微微点下头,见问不出什么有用的话,便让那丫头赶快回去。
麦穗在一旁道,“五小姐,你这下放了心吧。”
李薇看了她一眼,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是轻“嗯”了一声。若是以周府丫头所说的情形,今儿这宴,倒真是象贺府在向自己家示好?
至于示好的原因,怕是与小舅舅的那位岳丈大人有莫大的关系。不由轻笑一下,有靠山的感觉还不错!
资料:《沈氏农书》的沈氏之田亩产稻米三石多。湖州府、嘉兴府有的地区,亩产稻米可高达四五石。可见,明后期太湖地区,亩产稻米一般在二、三石左右,高者可达四五石,低者一石多。据农学史家计算,折成今制,亩产米二石,折合米337.5市斤,折合稻谷450市斤;亩产米三石,折合米506.25市斤,折合稻谷675市斤;最高亩产米五石,折合米842.625市斤,折合稻谷1123.5市斤。此外,还有连作之春花小麦的收获每亩一石至一石五,单产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