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天伦乐(第7/7页)

  待诏书宣布完毕,无数衣着华丽的宫人蜂拥上前,挂着或虚伪或真诚的面具,纷纷对太子百般祝贺,用数不清的辞藻,将他夸得口沫横飞。

  “恭喜万岁爷喜得佳儿。”

  “贺喜万岁爷父子团聚。”

  “太子看着就聪明。”

  “太子殿下,你爹可是天下最尊贵的男人呢,高兴吗?”

  “此情此景,实在感人。”

  帝高兴得不能自已,他抱起朱祐樘,大声宣布:“这是我的儿子!我的好儿子!我有后了!大明有后了!”朱祐樘却不安地坐在人群中,就好像置身于吃人的妖怪群里,惊恐的眼睛左右四顾,寻求庇护,可是他再也找不到熟悉的善良人们,福娘姐姐,张敏哥哥,春英姐姐,翠柳姐姐,雀儿姐姐……大家在哪里?

  他忽然意识到什么。

  有些东西,从今往后再也不能有了。

  纵使绫罗绸缎满身,珍馐美食满盘,可他再也不是被大家疼爱的小猫了。

  金銮宝殿上,改名叫朱祐樘的孩子号啕大哭起来……

  他哭得很伤心,很伤心。

  【拾贰】

  次月,纪妃宫中暴亡,门监张敏吞金自杀,太子哀慕不已。

  短短的数月里,朱祐樘长大了。

  他是小小男子汉,知道自己应做些什么。

  【拾叁】

  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病死,帝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

  皇太子朱祐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将吴废后接回宫中,奉为母亲。他忠厚孝顺,一生爱民,不好女色,勤于政事,不仅没有宠妃,没有册立过一个妃嫔,只与皇后张氏过着民间恩爱夫妻式的生活。

  后世史家给予明孝宗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力挽危局,清宁朝序,恭俭有制,勤政爱民,为中兴明主,其功绩不亚于太祖、成祖。在个人品德方面,更胜于太成。

  民间传说,孝宗出生时为免被当时的宠妃万贵妃害死而藏在民间,在先皇死后才由宫内太监从民间迎回即位。但根据《明史》记载:“孝宗达(实为“建”,《明史》误)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讳祐,宪宗第三子也。母淑妃纪氏,大明成化六年七月生帝于西宫。时万贵妃专宠,宫中莫敢言。悼恭太子薨后,宪宗始知之,育周太后宫中。十一年,敕礼部命名,大学士商辂等因以建储请。是年六月,淑妃暴薨,帝年六岁,哀慕如成人。十一月,立为皇太子。”

  明孝宗励精图治,使得当时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称为“弘治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