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雏凤鸣 第十八章 百花的芳菲(第2/3页)
秦雪怡撇了撇嘴:“你是上赶着给我点眼药呢?真换了,太子妃殿下还不知得怎么看我呢。再说了,你这碧云阁除了大些,也就那几树桂花还看得,怎么比得上我的蔷薇馆?每到花开,艳丽多姿,清香飘逸,唐代诗人杜牧就曾赞美它:‘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上个月你暑热胸闷,还是用我那蔷薇花,拿水煎服了才好的呢!”
“这倒是,秦姐姐那院里,不光蔷薇开得好,就是玫瑰、月季,也比我这院里开得精神。尤其你院里的紫藤,把昭阳殿的都比下去了。”
秦雪怡得意地笑了:“可不,赵姐姐开始进来时,丁香院还没收拾好,就和我在蔷薇馆里住着,到现在,她都爱看那架紫藤,那紫藤原是重瓣的,年岁又长,花繁叶茂的时候,确实很好看。”
“好了好了,难道我们今天来是专门夸你那院子的吗?我们都知道了,你那蔷薇馆是千好万好,别家都比不了,只一样,住那院里的小姐脾气不好。”
听了赵瑶影的打趣,秦雪怡倒也不生气:“我是脾气不大好,但我心好啊,你们愿意和那脾气好心不好的处去,我绝不挡着,只怕就你们俩这样的,叫人家吃得骨头都没了,还会赞人家一声好。”
孙清扬苦着脸,扁了扁嘴说:“我想要那心好又脾气好的,像赵姐姐这样的,行不行啊?”
秦雪怡听了,一个梅子核砸向孙清扬说:“她脾气好?你是被骗了,她是好脾气里面挑出来的。你不知道,有一回,我姑姑因为什么冤了她院里的春草,她差点没放火烧了翠蕴楼。”
“啊?赵姐姐还有这样的英勇,快和我说说?后来怎么样了,王良媛有没有把她怎么样,罚跪还是抄经?”
“我姑姑和她小姨私交不错,后来啊,她小姨出了头,就算揭过了。告状冤春草的那个,也撵到庄子里去了。也为这个,春草她感激得跟什么似的,上回在灵谷禅寺,为了护她伤了脚,现在走路都有些跛,所以平日出来,多是秋菊跟着。”
听到说春草,赵瑶影有些低落:“春草是个实心眼的,当初要不是她护着,那火就烧着我的脸了,为这个烧坏了脚,她就说不好再当大丫鬟,说是丢我的脸。可这样实诚的,就是有十个全须全尾的,我也不换。还好太子妃殿下体谅,仍然许她在我跟前当差,还嘉奖她忠心,每月涨了一吊月例。”
“这样忠心护主的,就是该奖。不过话说回来,当初要不是你护下她,冤了也就冤了,我记得告她状的那个,还是府里得脸的管事嬷嬷呢。说来也是我们的运气,我屋里的点苍,现在背上的砸伤都没好全。”
看见主子们说到这话题都有些伤感,点翠在一旁笑着岔开话:“小姐,你不是说要让我们过来给孙小姐染指甲吗?再晚天可就黑了,灯光下可染不均匀。”
海棠红的罗衫,配着金晃晃的璎珞项圈,耳边两粒豌豆大小晃得人眼花的珍珠,再看了看自己如桃花般绽放的指甲,孙清扬叹口气:“今儿个这红彤彤明晃晃的一身,十里远别人就能看到我了。”
杜若劝道:“看小姐说的,就您这一身出去,恐怕站在人群里,看都看不见呢,今儿个这日子,不说是一年里顶大的,也是难得的喜庆,哪家的主子不是争奇斗艳,可着劲地描呀画呀,生怕比别人落后,被人看轻了去?”
苏嬷嬷在一旁也劝:“别说主子们,就是我们这些婆子也收拾得比往日齐整。你看璇玑、杜若,就连院里的丫鬟们,个个头上都戴着花呢。这百花会,是赏花,也是赏花一样的人。各宫的娘娘,各府的夫人们,都会借着这个机会相看各家女孩的品性,将来定亲什么的,心里也有个人选。”
尽管苏嬷嬷这么劝,孙清扬还是不肯戴赤金或宝石的头面:“不行不行,戴上那些个,我头都转不动了。好嬷嬷,你就可怜可怜我,将那珊瑚串给绕上好了,不然等会儿我出去,只能端坐着,什么也看不成,岂不辜负了这一年一度的花会?”
见孙清扬仰着小脸,一脸可怜兮兮的样子,苏嬷嬷叹口气,将红珊瑚串给她绕在双丫髻上,恨铁不成钢地说:“也幸好小姐您生就了副好皮相,不然,就这么出去,还不知会怎么被人笑。”
只要不戴那些个重得要命的头面,孙清扬立马恢复一脸的笑,抱着苏嬷嬷的胳膊,摇来摇去地撒娇道:“我就知道嬷嬷疼我。打您一来,从您那眼睛里,我就看出来了。”
苏嬷嬷被她摇得哭笑不得地说:“没来前,听说太子妃殿下将老奴指给您当管事嬷嬷,说碧云阁的小姐如何如何聪慧,现如今看啊,您是大事明白,这些小事上,比谁都糊涂。”
孙清扬示意杜若放下举着的镜子:“嬷嬷也说这些是小事,可见,穿什么戴什么都不是顶要紧的事,我只管好那些要紧的,就好啦。”
苏嬷嬷将她抱下梳妆用的锦杌:“奴婢是说这些是小事,可还有一句没说呢,在小姐您这儿,奴婢就没看出有什么是大事。您说管好那些要紧的,和嬷嬷说说,什么是要紧的事?”
一旁的杜若捂着嘴笑道:“嬷嬷说得太对了,在家里面,小姐就爱和夫人说,小事由她自个儿,大事听夫人的。可是啊,不管什么事,她都和夫人说,这是小事,女儿自己来。所以五岁开始,她就事事自己当家做主,这幸好是有嬷嬷过来了,要不,这璎珞项圈不会戴,这珍珠,也一准儿给换成米粒大小的。就这指甲,要不是昨儿个秦小姐强着她,颜色也得淡一半下去。”
被她们两个一挤兑,孙清扬反笑得更欢畅:“嬷嬷你看,你来了多好,杜若她们就有仗势了,我也有了依靠,事事都不用操心。若说那要紧事,母亲讲过,除生死无大事。所以啊,除开好好活着,开心活着,再没什么事算大事啦。”
苏嬷嬷一听,更怜她小小年纪离了父母,偏还要做出一副没有心肝、万事不愁的样子,于是幽幽叹了口气:“不戴就不戴吧,左右今天你都是那些个小姐的眼中钉,穿不好有人笑,穿好了一样有人说。”
杜若一听大惊:“嬷嬷这说的是哪儿的话,这面还没有见,怎么小姐就成了她们的眼中钉?”
“和小姐一起在咸宁公主跟前伴读的几个,听你们讲那两回发生的事,就知道她们不服气咱们家小姐呢。还有那张贵妃的侄女,西宁侯府的小姐,两位王爷的郡主,尤其赵王家的郡主,赵王府里目前没有哥儿,姐儿也只得她一个,疼得和眼珠子似的,平日里骄纵得很,赵王妃是宁远侯何福的外甥女,宁远侯是锦衣卫同知何义宗没出五服的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