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鸾凤和 第八章 客来茶当酒(第2/4页)
胡潆身着便服,见到太子朱高炽就屈身下拜:“臣胡潆,见过太子!”
太子示意内侍陈会福将他扶起:“胡大人请起,父皇虽然令孤监国,只是若无要紧事,却不宜私下会见,也因此胡大人此来在京师逗留多日,孤一直未能款待于你,还望见谅,只不知大人今日来,有何要事?”
太子果然是谦逊有礼,竟然对他一个老臣礼贤至此,胡潆心里十分舒坦,更觉今日来对了:“臣正是有要事需禀奏太子!”
胡潆缓缓站起身,沉声道:“今年二月,交趾故四忙县知县车绵之子车三,杀知县欧阳智起义。同时,乂安知府潘僚,南灵州千户陈顺庆,乂安卫百户陈直诚、浮乐范软、偈江黄汝典、邱温侬文历、武定陈木果、快州阮特、善誓吴巨来、同利郑公证、善才陶强、大湾丁宗老、安老范玉,皆乘机起义,自署官爵,杀长吏,而其中尤以潘僚、范玉的势力最为强大。”
“潘僚为故乂安知府潘季祐之子,承嗣父职,声称因不堪太监马骐的肆意掠夺而起义。范玉为涂山寺僧,自言天降卯剑,号‘罗平王’,纪元为永宁,封相国、司空、大将军等官,攻掠城邑。”
胡潆痛心疾首道:“交趾总兵官、丰城侯则东征西剿,疲于应付,皇上高瞻远瞩,为交趾百姓着想,派左都督朱广前往剿捕,解交趾之危,着令召商供应粮草军需,这本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更关乎着交趾战事的成败。可是因为有利可图,朝中官勋权贵竞相争夺,个个都想从中渔利。”
朱高炽赫然动容道:“竟有此事?”
胡潆道:“是,许多公侯勋贵之家参与此事,有些是亲自出面,有些是委托亲眷。本来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事也无可厚非,只是军需所用的冬衣,好些个添加的是黑棉絮,根本不耐寒,还有些兵器,都是轻轻磕碰就断折了,要是这样的东西到了左都督手上,岂能打得过交趾那些叛军?”
他的语气甚是沉重,“本来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好事,却被那些贪得无厌、猖狂放肆的权贵们搞得乌烟瘴气。更别说其中为了牟取暴利倚仗权势,凌辱欺压普通民商之事举不胜举,若不是这些仓鼠蠹虫,交趾之乱何至于久平不息?”
“皇上也是怕民怨沸腾,会出大乱子,所以责臣在京师督办冬衣和其他军需。为免此事影响太子殿下监国,今日特来禀奏。”胡潆起身施礼,“臣恳请太子殿下明令,禁止官员及其家眷参与军需物资的供应,于民商中挑选那老成持重、诚信之人专供,但凡公侯勋贵之家有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以权谋私、勒逼民商之人,严惩不贷!臣已将此事写下奏章,同时禀奏皇上,太子殿下请看,这是臣报送皇上的奏章抄件!”
说罢,胡潆自袖中摸出奏章抄件,双手送上。
太子从内侍手中接过来打开一看,果然是写给皇上的奏疏,内容正是胡潆方才所说,那奏章正本需经他过目再发往京都,胡潆不可能就此事作假。
但这胡潆明明身负密令要考察自己的德行,来京师数日,却突然求见,若只是为了此事,不免说不过去,毕竟,就是他就不来禀奏,自己早晚会知道这件事。
他所说让自己下令禁止官员家眷参与军需物资供应之事,此事成了,会甚得君心;不成,朝中那些本来持观望态度的公侯勋贵们就会倒向东宫敌对一方……
想到自己向来以仁孝礼义立于天下人之前,走上这个位置颇多周折,要想顺顺当当地走上那个座位,还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么些年一直在忍,一直等,若因此事乱了根基,又当如何?
太子沉吟起来。
不依胡潆所奏,父皇若是知道,只怕要说自己不堪大用,而且,此事不光关系交趾的军需,不整顿的话,恐怕会延及其他军需,到那个时候,大祸铸成,更难收拾。
看到太子拿着抄件久久不语,胡潆又道:“都察院里,皇上也传令御史严查此案,并挑选能吏调查此事。因为事关重大,唯恐奏疏不甚明了,太子殿下不知其中详情,耽搁了大事,所以臣急急赶来向您陈述,您看看,若有不完备之处,臣定会按您的指示修改。”
看这情形,胡潆倒是真的一心为国,自己要按他所说的去做,这封奏疏送到皇上面前,交趾的军需就是真出了事,连累战局,也能最大限度地撇清自己的责任。
朱高炽决定相信胡潆此举是善意……是用此举向自己暗示,父皇密令他查探自己德行之事,会有很好的答案。
若真如此,倒是对自己十分有利。
太子暗自思忖,胡潆老谋深算,父皇对他甚是信任,甚至还将寻找建文帝生死之重任密托于他,这样一个人肯向自己投诚,岂不正说明了父皇对自己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想到这点,太子高兴地向胡潆举起了茶:“胡大人忠君爱国,孤今日听得你所禀奏之事,茅塞顿开,就依大人所言,朝廷军需之物严禁官府中人参与,务必保证将士们所用所需均为质优上品,让他们能够安心保家卫国。眼下不宜饮酒,咱们就以茶代酒,共饮此杯。来来,胡大人,不必站在那里,坐坐。”
胡潆谢座。
两人举杯相碰,了然一笑。
“太子殿下这茶真是极品,饮之令人心悦诚服,慨然忘忧啊。”胡潆放下茶盅后颇有深意地说。
太子哈哈大笑:“胡大人既然喜欢这茶,来人,把那些茶叶全部给胡大人装上。”
他笑如春风一般对胡潆道:“这茶孤也是偶然得的,只有这一些,希望大人不要嫌少啊。”
胡潆忙站起欠身施礼:“臣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了。”
太子也说得颇为隐晦:“胡大人为国为民,别说这小小的茶叶,就是更好的东西也受得,只是如今不方便,只有来日再赏了。”
经此一会,太子以监国之名明令天下军需供给,朝中官员及其家眷不可参与,又专门挑选了可靠的民商,配了督察,安安稳稳地保证了军需物资的供应。而胡潆到达安庆时,以皇太子诚敬孝谨七事密奏,消除了永乐帝对太子的怀疑。
七月中,得到这消息时,太子妃轻轻放下手里的茶盅道:“阿弥陀佛,这一关可是过去了。”
她没点明什么,单嬷嬷却知道她所指,也高兴地说:“这也是您和太子爷夫妻同心,所思所想一般无二,服侍的内侍不是说了吗,胡大人喝了那茶,十分高兴,虽然后来太子爷令他退下守着,没有听见详情,但从两人的神情来看显见是相谈甚欢。这下好啦,您和太子爷担心的事情没有出现,还得了胡大人的相助,东宫以后就更稳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