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鸾凤和 第二十章 春情朝眠起(第2/4页)

苏嬷嬷和瑜宁、杜若她们都笑了起来,杜若直接笑她:“都说主子最是谦恭谨让,怎么如今会有这般表现?都知道以退为进了。殿下肯定答应你了吧?”

孙清扬抬起下巴,方便瑜宁给她戴耳坠:“那是自然,殿下他还觉得委屈我了呢,说是将来要提我做贵妃。”

其实朱瞻基还想许她更高的,不过被孙清扬及时地堵了回去。她读的书里,四书五经,杂书闲章,包括《女戒》《女训》,通通都没有争宠用阴谋诡计上位得到称颂的。所受的教育令她深深明白,身为女子的本分,不仅应该谨顺贤良,也应识大体怜恤夫君,不以狐媚蛊惑君王,令他将心思浪费在后宫的琐事上,坠了男儿的青云志向。

至于伺候夫君令他高兴,本是为妻为妾的本分,以此去要个什么,是想都不能想的。

倘若朱瞻基有那样的想法,她不去制止,反倒怂恿、撺掇的话,一旦触犯了礼制规矩,轻则被太子妃、太孙妃惩戒,重则就会被打入冷宫。

冷宫啊,那是生死连爹娘都见不着的地方,宫里的女人们一提及就会谈虎色变。

自幼在深宫长大的孙清扬十分明白,她能够触及的底线在哪儿。

她从小是被当正妃养的,受的是最严格的皇室教育,所以像争风吃醋、捻酸吃味这些个当妾争宠的伎俩,别说她的性格中不屑为之,就是在从小根植的教育里,那也是不符合三从四德的行为。

她一直认为,能够进到皇家,得到现在的位分,已经比其他寒门小户的女孩子们幸运多了,毕竟作为女子,总要出嫁,能够嫁一个对自己情深义重的夫君,这不是天下间女孩子们梦想的事情吗?至于众多妃嫔,高门望族哪个不是三妻四妾,这就不是个什么事。

所以,她绝不能因为皇太孙的爱重,生出其他不该有的想法,那都不是本分人会做的事情。

而且,和争宠斗艳、位分什么的相比较,孙清扬觉得,不能够自由自在,才是嫁给龙子凤孙的最大不幸。

从前父母亲不在京师,她见不着,现在同在一城了,仍然一年里都见不上两回,如果嫁个举人、进士或小财主什么的,回娘家的日子也会多好些吧。但已经嫁进来了,乐观的她,总会往积极的一面想,从暗夜里看到昙花的奇丽。

比如,还是皇太孙的朱瞻基,许她以后当贵妃……说等到他能做主的时候,就带她出去到江南转一转。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能够有个念想,想一想可能去的江南,就是孙清扬在暗夜里看到的花。

和她听到朱瞻基打算登基以后大封后宫,提她做贵妃的感想完全不同,瑜宁几个人听得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苏嬷嬷更是忙不迭地交代:“这话谁都不许传出去,传了出去,对主子只有坏处,咱们可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别掉以轻心。”

瑜宁、杜若、福枝都满口答应。

连苏嬷嬷自个儿,都思忖要对此事守口如瓶,虽然皇太孙许主子做贵妃,并不会触及太子妃殿下的逆鳞,但这样的恩宠,只怕太子妃殿下会担心皇太孙想更进一步,万一她要因此防微杜渐,压制菡萏院,主子受苦,她们几个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纵然自己再怎么说主子对那个位置全无想法,只怕除了跟前的这几个,也没人会相信。

看到她们神情慎重,孙清扬却一脸轻松:“别那么紧张,我说出来就是告诉你们别担心你家主子降了位分,会因此失宠,害得大家人人自危。哼,谦谨恭让,得我心甘情愿才行,陷害我丢了位分,自然要她们怎么吃进去怎么吐出来。”

她虽然不争,却也不会任由人欺负到头上来。

苏嬷嬷想得长远:“那郭良娣也不知道是不是要送什么人进府来,处心积虑地将您从贵嫔的位置上挪开,主子还是得有个打算得好。”

孙清扬笑面如花:“嗯,殿下已经答应了我,如果皇爷爷或者母妃压着他,定要再升一位太孙贵嫔上去,他就在赵姐姐和刘妹妹中选一个。那两个良善,就是位分上去了,也不会行事乖张。反正,决不会让其他心怀不轨的人得逞。到时候那些个想算计我的,白忙一场为他人做了嫁衣,不知道会不会哭。”

瑜宁担心地说:“可要是升了她们两个中的一个,将来又如何好再贬下去?岂不坏了你们姐妹情分?”

孙清扬笑起来:“谁说太孙贵嫔就一定会升做良娣?那都是好些年后的事情了,还不知道会起什么变化呢,操那闲心做什么?反正我的份例一点儿也不会少,殿下会私下补给我月例、用度,短不了你们几个的好处。再一个,赵姐姐和刘妹妹都和我交好,不论是提了她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妨事。”

苏嬷嬷点了点头:“不错,有了昨儿个晚上,只要是个明白人都知道殿下对主子情深义重,没有起半点儿嫌隙,清楚殿下同意主子贬为嫔不过是权宜之计,早晚还要升回去的。若那两个真是知事的,自然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殿下提她们其中一个,是为了推辞其他人选。”

瑜宁想了想,提醒孙清扬:“既如此,还是给赵嫔和刘嫔说一说,免得她们事后得知,还以为你利用于她们,起了嫌隙。”

孙清扬不以为意:“不会的,我当贵嫔时,从没和她们使过脸色,她们中不论是谁当上了,也定是如此对我。而且,升了上去,未必就不会长久,毕竟只要不是用了阴谋诡计的,殿下也不会怎么样。能上去,月例、用度什么的都能跟着涨,也是好事呢,尤其是赵姐姐,家里从来没有贴补她的时候,还想着从她那儿能搜刮点儿,我又何必去阻拦呢?”

瑜宁思忖半晌,没注意到给孙清扬画眉的炭笔都歪了,被杜若扯了扯衣袖,努嘴提醒才回过神来。

她忙不迭抹了重画,然后说道:“主子说得没错,只要皇太孙殿下爱重您,位分都在其次,体面不体面,要上头给了才有。就像当年皇太孙及冠,就由长孙成了太孙,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那会儿都说呢,比起太子,太子妃和皇太孙,才是皇上更看重的,要不一般有太子殿下在,是不会越过他去指立太孙的。皇上那样做,就是为了进一步告诫天下人,太孙同太子妃的地位坚如磐石。”

瑜宁没有说透,但大家都明白,太子妃并不是太子最宠爱的妃嫔,甚至皇太孙,也不是太子最喜欢的儿子,但有了皇上这个举动,将来皇后和太子,就不可能换成别人,所以只要上位者愿意,位分什么的,即使有礼制在那儿,也并不是不可以寻出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