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丹凤翔 第四章 金秋好运来(第2/5页)

何宜芳怔了一会儿,靠着何嘉瑜说道:“不光是我,还有姐姐也要想办法呢,最好咱们姐妹能够一道儿怀上,那就真真是双喜临门了。芳儿真是命好,能够得姐姐这样掏心剖腹的指点,要不是有姐姐提携着,像我这样说话做事欠缺考虑的笨人,到了这宫里,只会给咱们家惹是非呢。”

何嘉瑜心里涌上一股凄然悲楚之意,皇太孙殿下自永乐十五年大婚以来,将近七年的时间,几个妃嫔里只有太孙妃一人生了个女儿,所以这些年,不光是众人的避子汤停了,太子妃还一直找太医给她们调养身子。

可惜,这几年,她吃的药都能堆成小山了,却总不见有动静,每每让太医诊脉,总是含糊其辞,言语闪烁,只怕自己的身子,很难承孕了。

她眼角余风看了看靠着自己的何宜芳,或者,就等她怀上,抱在自己跟前养吧。

王安公公不是给自己说了嘛,祖父送这个何宜芳进宫,就是希望她生下麟儿,抱给自己的。

所以,自己当然要不遗余力帮她、助她、护她,期盼姐妹同心,其利断金。

走得离何嘉瑜她们远了些,刘维笑问道:“赵姐姐,你平日里,最爱当和事佬,怎么刚才她们俩姐妹怄气,你也不劝上一劝?”

赵瑶影扬了扬帕子,作势要打她:“好啊,你个小妮子,竟然笑话起我来了,难道你不期望咱们宫里头一团和气吗?”

刘维撇了撇嘴:“期望啊,可惜,并非人人都如此期望,而且,就是人人都有这期望,也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女人之间,为了一朵花一件衣裙都能比个半天,何况在这宫里头?所以啊,我的期望就是不期望。”

“与人为善,总是好的。”

对赵瑶影的老好人做派,刘维一向不以为然:“赵姐姐,你可忘了那句话,人善被人欺。我看孙姐姐这样就很好,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虽然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真有谁要惹到跟前了,就绝不会轻饶她。赵姐姐,你别成天死读书了,书里头那些话,全信了害死人。”

孙清扬伸手扭了扭她的小脸:“我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吗?不过你这妮子有句话倒是说对了,尽信书不如无书,才学可以向书中学,也可以向人学,尤其这人情世故,非得跟着别人才能揣摩体会得清楚,书里头讲得再有道理,都还得自己去悟。就像刚才何嫔似的,若何姐姐说她,她只知埋怨,不知悔悟,早晚还得碰几个钉子,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刘维乖巧地抬了抬下巴:“像我,你们每次说我,我都立刻就改,所以就少碰好些钉子,人人都喜欢。”

见她自己夸自己,赵瑶影和孙清扬都笑了起来,赵瑶影更是直接说:“对,我是个读死书的,不像刘妹妹你,不读书,光是听话就一马平川了。”

刘维眨了眨眼睛:“赵姐姐,你这话是贬我还是夸我呢?还有,既然你知道自己被那些个大道理所困,为何不改呢?”

赵瑶影无奈地笑了笑:“性格如此,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每回出现事情,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如何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惹事最好。这些年被你们经常说,已经改了好些……”

说话间,她跟着已经走到前面的孙清扬往鱼池上的长桥走去。

赵瑶影的性格和胡善祥有些相像,不过胡善祥是无为而治的态度,虽然与人为善,却并不会刻意为之,即使是周全诸事,也会因为她的太孙妃身份,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平衡着她们几个之间的冲突,而赵瑶影则是期望着大家一团和气,自个儿也朝这个期望上努力,有时甚至会文过饰非。

她们的这种性格,都和成长的环境不无关系,因为幼年不得人疼爱,就会渴望、在意别人对她们的态度,期望能够通过讨好别人,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爱。

特别是赵瑶影,幼年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察言观色上总带有一份小心翼翼,生怕别人会讨厌她。

这种性格,成年以后她自己虽然有所发觉,但要完全改掉,却很不容易。

转身看到赵瑶影被刘维说得有些犯愁的模样,孙清扬安慰道:“赵姐姐,别被小妮子吓着了,与人为善总比为恶好。不管是什么性格,也不可能完全掌握命运的,谁能保证自个儿一生坦途、永远顺利啊?人生就是这样,胜胜负负,进进退退的,只要不因为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怨自艾、自暴自弃,不去一味地屈从于命运,那么风雨之后,就总能见到彩虹!”

赵瑶影听了眼睛先是一亮,又黯然下去,低声说道:“清扬,话虽如此,但你别忘了,我们是女人,在这宫里,只能像金丝草、金丝雀一样,依附着男人生活,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掌握得了自己的命运,在这宫里,没有子嗣的女人,就像秋天的蒲扇一般,早晚都是丢弃的命运。等到那一天来到,没了皇太孙殿下的庇护,我们还能有什么?又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事事顺心如意呢?”

孙清扬握着赵瑶影有些发凉的手,诚挚地说:“赵姐姐,你想得太多了,殿下他不是薄情寡义之人,就算一直不能为皇家绵延子嗣,他也不会做出那等绝情之事的。况且,我们也都是……最早就跟着他的人了,宫里头,总不会少了我们几碗饭吃。”

她本想说,我们也都是皇权争夺的受害者,纵使不育,也是因为男人们的权谋之争,终觉得兹事体大,不便说出口,而且,说出来不定更加重赵瑶影的心事,连带着刘维都会心焦。

刘维年纪小些,本没有这份担忧,听了她俩的话,有些恍然大悟:“赵姐姐是因为这次何嫔她们三个进府,所以心里有些担忧吧?”

这一次,和何宜芳同时纳进端本宫的,还有徐嫔——徐澜羽,焦嫔——焦甜甜两位。

徐澜羽出自皇太孙朱瞻基祖母一族,是已经罢官为民,第三代魏国公徐钦的孙女,虽是庶出,却也是当嫡小姐养大的,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焦甜甜的父亲是个七品县令,因为她才貌出众,被选送进京,纳入了端本宫给朱瞻基为嫔。

面对这接二连三进府,又年轻又貌美的女孩子们,也难怪赵瑶影会焦急忧虑。

听了刘维所问,赵瑶影苦笑了下:“以前人家说‘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我还觉得可笑,到了这会儿才明白,真真是我们这些宫里头女人的写照。我现在真是什么都不想,就盼着有个孩子,有个一男半女傍身,也免得听到她们那些叫‘姐姐、姐姐’的娇嫩声音,心里头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