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初会市委组织部部长方进江(第2/3页)
孙现伟信了:“那倒没有,主要是我太激动了。好了,我打电话了,老弟,我欠你一个大大的人情。”
不多时,连若菡再次现身办公室中:“夏主任,感谢你在陈市长面前替我们远景集团美言,晚上高老想请你吃饭,不知是不是赏光?”
刚被曹永国点了一点,夏想哪里还敢再和连若菡走近?尽管连若菡在吴港得等人面前也装得有模有样,他还是摆摆手说道:“连总客气了,本来远景集团就做得很好,为燕市人民做了好事,我也是受益者……饭就不吃了,我晚上还有事。”
连若菡也没勉强,告辞而去。走了不久,就又发来一条短信:“森林公园的湖心别墅,叫什么名字?叫安夏居,好不好?”
夏想惊得手一哆嗦,手机差点掉地上,忙回了过去:“你别开玩笑了,就叫湖心居最好。”
连若菡只回了一个字:“俗!”
过了一会儿,又回了一条信息:“我决定了,就叫莲院。明天就动工,明天春天就能入住了。”
夏想正忙着看小马村和大马村的资料,没空回她,不料不多久又来了一条短信:“别担心,我会给你留一套向阳的房间……我来亲自设计!”
“……”夏想彻底无语。
两天后,十里铺蔬菜批发落成典礼之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永国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陪同人员有市政府副秘书长郑冠群等,很不幸,夏想被排到了等外,没有在电视台的新闻上小露一面。
当然,夏想的本意也不在于此,他忙完之后,就跟随曹永国来到孙现伟安排的会议室里,要和组织部长方进江见面。
方进江其貌不扬,是典型的南方人,穿着也很普通,不过就是一脸肃穆,眼神有些冷,神态有些傲慢,即使和曹永国握手之间,流露出来的热情也让人感受不到什么真诚。曹永国也不在意,客套地和方进江寒喧了几句。
方进江尽管不苟言笑,但还对曹永国的到来表示出了极大的热诚,不过可能是他多年在组织部门工作的关系,言谈举止还是无意中流露出一丝高高在上的作派。曹永国混迹官场多年,心中清楚组织部的人向来都有眼高过顶的习惯,况且方进江又是身为常委的组织部长,可谓位高权重,他在保持客气的同时,又适当地向方进江表示出敬意,让方进江十分满意。
夏想没好意思凑上前去,他级别太低,还暂时入不了方进江的眼。孙现伟挤到他旁边,小声说:“方部长面冷心热,在组织部时间长了,面部表情习惯成自然,不好放下来,回头给曹市长说一声,别太在意,其实方部长为人不错。”
夏想笑笑:“你真当我这么浮浅,你真当曹市长这么简单?行了,别瞎操心了,说说你的蔬菜批发大计……”
“我想聘请一个管理人员,帮我管理十里铺的批发市场,具体经营思路交给他去实施,我的主要目标还是房地产。”孙现伟一边说,一边拉着夏想挤到前面。
批发市场一般有两个管理组织,一个是管委会,是由政府出面设置,负责市场内的行政管理,工商、税务等等,一个是管理办公室,是由开发商设置,代表开发商的利益,主要是负责经营方面的管理。孙现伟所说的要聘请管理人员,自然是经营方面的人才。
夏想不明白孙现伟为什么非要把他拉到前面,还没来得及问他,就听见方部长说道:“小孙,这位是?”
夏想明白了,孙现伟很会来事,是介绍他和方部长认识。
“方部长,这是夏想,我的好朋友。”孙现伟不说夏想职务,只说和他的私人关系,显然是想让夏想和方部长也以私人的关系见面。
“夏想,我听过你的名字,来到燕市之后,做出了不少惊人之举,果然是年轻人,想法很超前,也很有干劲。”方进江伸出手来,和夏想握手,话说得挺热络,可是脸上却没有什么笑容。
夏想急忙向前一步,双手握住方进江的手:“方部长过奖了,我不过是做了一点份内之事,哪里值当方部长一夸!”
方进江眼神复杂地看了夏想几眼,忽然扭头问孙现伟:“小孙,市场的招商工作进展得如何了?”
“还算不错,目前已经有了几家大批发商入驻,还有十几家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乐观估计的话,三个月之内,就能分走桥西蔬菜批发市场一半的份额,半年之后,就能赢利。”孙现伟对十里铺市场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我介绍一个大批发商给你认识,到时她过来的话,至少能带来整个燕市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额,你说的三个月之内达到一半的份额,还是太保守了。我估计,半年之后,你就能占据燕市的三分之二的市场,还有,不要把目光只放在燕市,而要放到整个燕省,至少在半年之内,打开单城和宝市的市场,问题不大。”夏想不失时机地给孙现伟打了一针强心剂。
当然,也是说给方进江听。
果然方进江大感兴趣,直接就问:“小夏说的有什么依据没有,还是只凭猜测?”
所谓关心则乱,再身居高位的人,也有弱点,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放心不下。虽然夏想一直没问过孙现伟,到底他和方进江是怎么样的一种合作关系,但从方进江关切的态度来看,孙现伟和方进江之间的合作,恐怕比他原先想象得还要深入一些。
夏想是完全根据肖佳对市场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敢说百分之百正确,但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肖佳对市场的准确的分析和把握连夏想都十分佩服,而且根据肖佳自身的经营状况来看,十里铺市场不但对拿到燕市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用不了多久,市场就会人满为患。
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燕市日益增长的人口。
98年时,燕市人口150万,到99年,就增加到近200万。而且根据现在城中村的改造速度,以及新增的无数新建小区来看,用不了多久,市区人口就会超过300万大关。一般来说,每新建一个小区,就会有一个菜市场成立,由此可以推算,人口越多,对菜的需求是越来越大。
夏想知道方进江和孙现伟都是聪明人,不用他过多解释,就直接点出了问题的重点:“燕市现在新建小区的速度在一年前就是不敢想象的,人口增长的速度也比以前快了许多倍,人都是要吃饭的呀……”
方进江总算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小孙,我现在相信你所说的话了,小夏比不少官员都有经济头脑得多……这样,小格刚从北大毕业,他不想回南方,也分到了市政府工作,我让他跟你多学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