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怪脚刀(第5/7页)
小刀拆开包装,我心头一拎。只见他的手指沿着铁皮盒子兜了一圈,最后停在某处,自己率先挖出一粒抿在嘴里,又把盒子伸出去,身边每人挑了几粒,剩下的,连同铁皮盒子一起还给我。他说,小凹逼,走吧,读书去。
我就跑了。
到了学校,我也偷偷抿了几粒,多出来的分给要好同学。藏好铁皮盒子,预备带回去装东西。
到晚我妈问,送了吗。
我说送了。我不敢响。老王说过,别人打你,你若是不敢打回去,就别哭着回来找我。打不过,你就自己吃瘪。
我想了想,觉得自己肯定打不过小刀,也犯不着为了一盒巧克力去打。再说,换作上交给老师,我一粒都吃不着,现在托小刀哥哥的福,我自己也尝到甜头了。我干嘛要打他。
所以我选择自己吃瘪。
后来铁皮盒子放在抽屉里被我妈发现了,她骂了我一顿。我还是不后悔,我发现自己不仅吃到了巧克力,还留下了好看的盒子。这一切多亏了小刀哥哥的流氓作风。
但是小刀最流氓的,是他有一天打了他老子怪脚刀。
我不记得是什么原因了,也许本来就没什么原因。总之当时那群小青年就站在他们平时所站的位置,而我照旧站在阳台上。持久的争吵声一定引得很多邻居像我一样,把脸贴在自家阳台或灶头间的窗户沿儿上,怀着兴奋的情绪隔岸观火。
过了一会我看到怪脚刀拍了小刀一记巴掌。
随后就是小刀往怪脚刀身上踹了一脚。怪脚刀摔在地上,没有一个小青年去扶他。
怪脚刀说,你走好了,有本事别回来。
小刀就像电视里的人那样,毫不犹豫地招呼其他人开着电瓶车风风火火地离开了现场。接着我听到近处远处很多次关窗户的响声,没有人喊话。怪脚刀已经自己爬起来,走到车棚里去了。
那时我想起怪脚刀打牌的时候说,我们联防队的人务必要养女儿,不能养儿子,儿子像老子,就一定会超过老子,养出来不是警察就是流氓。所以小刀变成了比怪脚刀还流氓的人,怪脚刀打不过,只好跟我一样,自己吃瘪。
◇◇◇八◇◇◇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原来在小刀之前,怪脚刀有过一个女小刀。似乎联防队的人养女儿,就能摆脱这种宿命的堪忧。有人说,女小刀很乖很聪明,像怪脚刀的孙女一样,也到了要去上小学的年级。然后被卡车撞死了。
这事情发生在怪脚刀搬来之前。牌桌上的怪脚刀什么都讲,就是没讲过女小刀。不知道的人一直都不知道,知道的人从不敢开口问。直到有一天杂货店的明珠老板娘在外面进货的时候听得了这件事,她肯定吓了一大跳。于是几乎在同一天,小区里好多女人也都知道了。
她们说,怪不得,自从小刀给怪脚刀养了个孙女,怪脚刀就像家里请来了一位神仙,天天供着,百依百顺,一切全包。
那年打完老子,小刀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那样,一气之下再也不回家。我想,也许我所见到的,不过是无数次冲突中的一次而已。小刀初中毕业,连技校都没去,直接干了好几份工作,最后在一个带星级的酒店里当服务生。每天朝九晚五,一套西装上身,看起来斯文很多,楼下也不再有杂七杂八的小青年晃来晃去。怪脚刀皮夹克里藏的那些引以为豪的高档香烟,就是小刀时不时从酒店里带回来的。后来小刀当了领班,认识了外地来的女服务员,不久就生了小小刀。他们一家三代五口人,挤在六十平的顶楼,仍然时不时隔着一栋楼的高度喊来喊去。
怪脚刀的孙女都会喊了。爷爷!爷爷!爷爷!爷爷!
喊到怪脚刀听到为止。
爷爷下来白相!
怪脚刀一点也不磨蹭,飞快地跑下楼了。
爷爷也常常在楼上喊,宝宝!宝宝回来吃饭!
小小刀就从某一栋楼后面钻出来,乖乖上楼去。
从婴儿到小学生,小小刀就像怪脚刀身上一只拖油瓶,样样事情都是爷爷拉扯大的。爷爷在小区门口打牌,她就在白场上找小朋友玩。爷爷到杂货店外面搓麻将,她蹲在赵光明家门口找事情干。爷爷在活动室,她就自己上二楼看电视。没有早教和兴趣班,小区里也有学不完的新鲜事。玩到肚皮饿了,她就领着一群小朋友走过来,伸出一只手,爷爷,要买东西。怪脚刀虽然口袋扁扁,宝宝要多少,他向来是一口答应的。
小区里的老头,小小刀个个都认识,嘴巴甜,走到哪里总是这个爷爷、那个爷爷地叫着。于是全小区的老头都变成了小小刀的爷爷,得了什么糖,什么水果,什么稀奇宝物,就要送给小小刀。小官爷爷的小黑狗生了新狗,就抱过去两只给小小刀。
小官爷爷,这两只狗叫啥名字啊。
宝宝,这只叫怪脚刀,这只么,叫刀脚怪,好不好!小官笑得直不起腰来。
小小刀很开心,蹲在草堆里玩狗。怪脚刀就也很开心。
无数个白天,怪脚刀和刀脚怪就在小区里跑来跑去,小小刀跟在后面跑来跑去。路上的人喊,怪脚刀,过来!一只狗就朝他跑过去。下班回来的人喊,怪脚刀,好回转了!他们就摇摇尾巴回到自家楼下。有时乱叫瞎吵,怪脚刀就从六楼伸出头喊,不准吵!两只狗就不响了。每天晚上,怪脚刀和刀脚怪睡在车棚里,小小刀睡在六楼,他们也隔着一栋楼的高度。
读书之后,怪脚刀负责早上送孙女上学。一辆电瓶车,小小刀坐在爷爷后面,小书包搁在电瓶车尾箱上。一开出去,怪脚刀和刀脚怪就一路跟着追啊追,像排出两道黑黑的尾气,一直追到小区门口。怪脚刀转头喊,回去!回去!它们不敢穿马路,走回自家楼下,或随便找个地方玩起来,像小小刀还没读书的时候那样,自由自在。
到放学回来,小小刀由奶奶和爸爸接送,有时要去这个班那个班,她总是匆匆上楼,没空和两只已经变成大狗的老朋友玩一会。人一岁,狗七岁,小小刀长成小大人的时间,怪脚刀和刀脚怪已经长成真的大人了。
老王说,宝宝现在不乖,读了书,看见大人都不叫了。老王也是那些送宝物的热心爷爷之一。但他更喜欢和怪脚刀和刀脚怪一道玩,他讲,还是狗好,你喊一声,它大老远也要冲过来朝你叫两声。吃过饭,老王就要下楼去给它们送点吃的,出门散步,也要特意绕过去看一眼。下雨天他站在阳台上,看着对过两只老狗追来追去。追到草堆里,老王就大喊——
怪脚刀,泥地里覅过去!
◇◇◇九◇◇◇
近几年,怪脚刀反复在牌桌上讲起的是他老婆在乡下的一块地皮。听说政府要征去挖马路,他就能赔到一套拆迁房。这套拆迁房和怪脚刀日日念着的买断金一样,总是感觉要来了要来了,却迟迟没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