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稚儿(第6/6页)

[2]  十善,佛教用语。指十种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3]  优填王是古代印度憍赏弥的国王。

[4]  唯识是佛教用语,系佛教唯识宗的基本教义。认为一切现象均为心的主体“识”假造出来的。

[5]  六波罗蜜,佛教用语。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六种修行途径,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定禅和智慧。

[6]  五戒,佛教用语。在家信徒必须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7]  日本古时获准可进入宫中清凉殿的人,即介于上达部与地下部之间四、五品的部分官员以及六品藏人。

[8]  净土教中临终之时,与阿弥陀佛一起来迎的观世音、大势至、普贤等25位菩萨。

[9]  意为修行成佛的唯一乘坐工具(修行途径)。

[10]  三途是作为罪孽报应所去的三个世界:火途(地狱道)、刀途(饿鬼道)、血途(畜生道);八难指不能与佛相见,不能听佛法八种境界:地狱、饿鬼、畜生、长寿天、边地、盲聋瘖痖、世智辩聪、佛前佛后。

[11]  佛教用语,火车指载着生前有罪的亡者开往地狱的着火的车子。

[12]  天台宗的基本教理,认为人心中的瞬间包含三千世界,即森罗万象。

[13]  迦陵频伽是梵文Kalaviṅka的音译,亦译为妙音鸟、好声鸟。

[14]  砗磲为佛教七宝之一。

[15]  佛教用语,八大地狱之一,犯五逆罪者不断受折磨的地方。

[16]  佛教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是未来佛弥勒菩萨的住所,故又称弥勒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