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第2/3页)

她行了几步,听到牢房里女子的声音,才明白这些守卫想尽快离去的原因。

帝梓元想了想,做了一件不是很坦荡的事。她直接靠在墙上听起了墙根。

“殿下,你让我来这里便是为了这件事?”铁牢外,莫霜完全掩不住脸上的诧异。

“孤希望公主能成全。”韩烨一身布衣,淡淡开口。

莫霜皱眉,“太子殿下,你可知道明日陛下接见我与东骞三皇子,赐三国国婚后,你就能从宗人府出去,东宫之位也会安稳,你们大靖的朝臣也不会有半句闲言。”

“孤知道。”

“那殿下为何还要放弃这桩婚事?”

不远处的帝梓元听见这句话,微微一怔,立直身子朝铁牢望去,只看见莫霜一脸惊讶的表情。

韩烨笑了笑,并未回答,只言:“请公主成全。”

莫霜瞅他半晌,“韩烨,值得吗?韩帝两家血仇难解,靖安侯君或许这一世也不会和你在一起,你这样做,值得吗?”

铁牢里的韩烨突然朝帝梓元的方向望了望,随即笑道:“公主说笑了,只不过是因为孤喜好的女子非公主这般,所以才会拒绝这桩婚事,与靖安侯君无关。”

莫霜挑了挑眉,不置可否。“算了,我也是一国公主,你不愿娶,我也不会强嫁于你,失了我北秦脸面。明日宴会上,我会向陛下进言,取消这桩婚事。若要两国交好,让我大兄娶你宗室女子为妃也不无不可。”

韩烨诚心诚意朝莫霜道:“多谢公主。”

莫霜藏起眼底的遗憾,豪爽道:“殿下不必如此,我欠你一命,如此也是应该。怕是等不到殿下出宗人府我就回了北秦,日后恐难有再见之日。殿下还请珍重!”

莫霜说完,一鼓作气拱拱手转身走了。她行了几步,瞧见帝梓元,笑了笑,摆摆手算是见礼。

过了一会儿,石阶尽头的牢房里,韩烨听见不急不缓的脚步声,回转头。

帝梓元一身浓墨晋衣,立在铁牢外。盯着韩烨瞧了半晌,她从身后掏出两个酒瓶,“陪我喝一壶?”

韩烨眼底露出些许笑意,走过来,接过她手里的酒瓶碰了一下,靠着铁栏直接坐在地上,扬眉,“这女儿红不错,至少藏了十年。”

帝梓元笑笑,一撩下摆也坐了下来。她喝了一口酒,朝四周打量一眼,“宗人府还挺安静的。”

“是啊,怕是全京城就属这最清静了,你也想进来住两天?”

“我的靖安侯府舒服得很。怎么?你真不想出去了?连北秦的婚事也一并拒了。”帝梓元挑眉。

韩烨靠在铁栏上,灌了一大口酒,“歇几日吧,这里自在。”

“你怎么知道陛下定会放你出去?”

韩烨朝她指了指,“不放我出去,待父皇百年之后,大靖的天下就要改姓了,他可舍不得。”

帝梓元失笑,沉默了一会儿,她突然开口:“那日在明王府,你知道那些话我是说给帝承恩听的。”

“梓元,你也是说给我听的,你确实想要大靖江山。”

“为什么不告诉陛下?”

韩烨沉默下来,又灌了一口酒。

“为什么当初故意将张坚送到长青手中,为帝家做证?”

“为什么在重阳门前斩了左相?”

“为什么要自囚于宗人府?”

帝梓元一声声地问,韩烨半句都不答,牢房里格外安静。

“你不是喜欢问人原因的性子。梓元,你猜猜,为什么?”

帝梓元被韩烨突然盯住,一时有些怔然。“罢了,已经发生的事,你不愿回答就算了。”

她站起身望向韩烨,“韩烨,你仍然会是大靖太子,但我不再是朝廷的靖安侯了。”

韩烨神色动了动,握住酒瓶的手一僵。

帝梓元沉眉,突然话锋一变,神色凛冽,“将来我必取大靖天下,拿回我帝家荣耀。从今以后,韩烨,我是晋南王帝梓元。”

不受于朝,自封为王,帝家这是要反了。他们之间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韩烨定定瞧着她,大灌了一口酒,“我知道。”

帝梓元移过眼,声音有些遥远,“那日你在靖安侯府告诉我你不愿意再护着我,我其实更高兴一些。韩烨,韩家欠我,你不欠,以后你不要再为我做任何事,我们这一辈子恐怕注定是死局了。”

她将喝空的酒瓶扔在地上,起身朝外走去。

韩烨也没拦她,只静静看着她的背影越走越远。

远走的脚步突然顿住,帝梓元的声音传来:“韩烨,我的决定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以前不会,将来也是。所以不要对我留情,你留情了,输的不只是你的命。将来江山易主,韩氏皇族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她说完朝外走去,不一会儿,墨色的身影消失在牢房尽头。

隔了很久,韩烨仍然保持着这个姿势,他望着帝梓元消失的方向,神情默然,最后只轻轻回了一声,“我知道,梓元。”

一直清醒得比谁都看得清,你早就不是当年无忧无虑的帝梓元,而是执掌晋南的王者。

我一直在等着这一日,下次相见,不知光景如何。

梓元,你要珍重。

帝梓元不善饮酒,满身酒气回了靖安侯府。

洛铭西还在书阁里等她,见她一入书阁便滚在榻上睡着了,无奈地摇摇头开始思索京里的现状。按他们的部署,帝梓元以任安乐的身份入京是第一步,立足朝堂揭露弊端是第二步,平反帝家冤案、让皇室失尽民心是第三步,这些全都按计划完成了。

这些年北秦、东骞和大靖多有交战,嘉宁帝的二十万铁骑驻扎在西北和东北牵制两国,京师附近不过驻守着十万禁卫军。反观晋南,休养生息十年,在安乐寨和南海秘密训练的兵士早有二十万之众,嘉宁帝就是因为摸不清晋南深浅,才会对帝家忌惮至此,否则也不会容忍帝梓元在京城放肆。

要夺帝位,根本没有不流血的方法。只有晋南大军长驱直入,在西北铁骑和各地勤王之师回援之前攻破京城,诛杀嘉宁帝和韩氏皇族,才是帝家重新崛起最稳妥的方法。

战火重燃是百姓之灾,梓元不愿走到最后这一步,可是从她十一年前立誓必破韩家那一日起,她就没了选择。

韩家掌控江山二十载,余威犹在,无法轻取之。

明日宴会嘉宁帝赐婚后,他和梓元必须尽快离京,回晋南主持大局,在三国正式缔结盟约前拿下京师。好在如今京城里外有半数朝臣已是帝家暗子,将来攻城之际里应外合也是上策。

正在这时,榻上的帝梓元醒了过来,她揉着额头问:“什么时候了?”

洛铭西看了一眼天色,道:“入夜了。梓元,现在朝堂格局已被打破,嘉宁帝提拔的多是我们安插入朝的暗子,留下的老臣也大多是中立派。父亲昨日送了密信来京,言祟南将营的大军已将晋南各城接掌。宫中暗卫已有异动,怕是嘉宁帝容不下靖安侯府了。梓元,你准备什么时候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