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归计恐迟暮(第10/14页)

话语一顿,他叹了口气,尖细的声音慢慢放得轻柔:“郡主,说句实话,我此生陪伴太后六十余年,从未见过她对谁是这般放任的宠溺和宽宥。你在外逍遥了这么长的日子,如今要你回邺都陪伴她最后一程,可是强人所难的要求?”

夭绍苦笑道:“自然不是,这本就是我该做的。”

“郡主明白便好。”敬公公对着她深深躬腰,“方才老奴言有不敬之处,还请郡主勿怪。”言至此多说无益,他后退三步,转身正要离开时,恰对上沐奇病怏怏的一张面庞。

敬公公皱了皱眉,不发一言越过他,自去前面与侍卫首领说话。

“郡主,”沐奇犹疑了一下,才道,“方才敬公公的话我都听到了,沈太后怕是真的病重了。郡主如今是要回邺都,还是……”他放低声音道:“去江州?”

夭绍抿唇不言,沐奇斟酌片刻,又道:“可是太傅那边也有信过来,他并不想让郡主回邺都,想来此间事情还有些蹊跷。”

“我知道。”夭绍轻声道,望着水天之际日落金晖,双目渐黯。

不多时,诸人返身上马,将行前夭绍目光一瞥,正见菱册道上一列冗长的车队,每一辆车皆披薪积重,车轮留痕甚深,往西北慢慢行去。她勒住缰绳,问身旁的侍卫首领:“可是粮队?”

“正是,”那首领道,“今日朝上陛下当众问责了苻大人,令他即刻往陇右派遣粮草,如今看来,想必这些就是了。”

夭绍疑惑:“从洛都运去的军粮,何时才能到凉州?而且此去中原一路上都是烽火关卡,这样走下来,少说也得一个月吧。”

首领含含糊糊道:“此事怕是说不准。”

夭绍看他一眼,未再多说,扬鞭上路。沐奇紧随她身旁,低声道:“北朝北疆多为胡虏,常年战事不断,冀、雍二州的粮仓应该囤积甚多才是,且中原战场的军队自有潼关永丰仓的储备,断不会挪用冀、雍粮草太多,如今苻景略却为何要舍近取远,从洛都调粮草?”

夭绍听罢一笑:“三叔是不是想提醒我什么?”

沐奇道:“郡主一向机敏,北朝君臣角逐之局想已看明,自是不用我多嘴的。”话虽如此,他眼角却微微斜挑,偷瞟那张被帷帽轻纱罩得朦胧的面容。夭绍如何不知他的言下之意,环顾左右围得密不透风的侍卫,无奈叹息:“知晓局势又如何,只可惜你我无辜,如今却注定是人家局中的棋子了。”

入夜歇在庐池驿站,一宿无事。次日仍起早赶路,天将黑之前到达曹阳,进城时天际劈过一道闪电,白练森森,穿透阴云密布的天宇,张牙舞爪地直坠红尘。未过一会,雨珠便飘飘扬扬地洒下来。

起初的雨下得并不大,夭绍走入驿站时,衣衫微湿,无碍大雅,就此用了晚膳,又记起北行送亲时自己也在这间驿站歇过,便选了原先住的阁楼。

自里阁沐浴出来时,夭绍听闻窗外雨声如泼,推开窗扇,方见廊檐处水帘密密,雨势甚大。她想到去年来此时,大雪初降,虽满庭花木凋零,然月色下雪景如画,连心情也是一般剔透纯净的。而今庭间树木繁盛,纱灯飘摇的夜色下,雨雾笼罩绿荫,模模糊糊,看不清远方一点山色,也正如此刻她的心境,思绪茫然迷乱,想着江左的诸事诸人,又想起如今的困局,不辨是思念多一些,还是伤愁多一些。

这也才知道,南北轮回一趟,变了的不止是冬夏交替、树木枯盛,人心无常,世事变迁,却是过犹不及。

她躺在窗旁榻上沉思,想要阖眼休憩,心中却始终不宁,又起身坐去书案后,端详那朵藏于晶石里娇色鲜妍的雪魂花,一时默然出神。

“在想什么?”不知何时,窗外忽有人道。

池馆寂静,他的声音低沉轻缓,穿透雨声随风送至,如幽魅飘忽而来。

夭绍一惊起身,望着窗外廊下的那人。白袍临风,黑玉簪发,袖袂上金色苍鹰烈烈展翅,夜色中有着刺眼的璀璨。他淡淡一笑,慢步走至窗旁,室间烛光照上他的眉目,容色华美,神情温和。

夭绍结舌:“你……你,又是这样……”神出鬼没,来去无声,恰如魂魄一般。

商之自知她的腹诽,看着她,微笑不语。她心有余悸,又看看他浑身上下,衣裳干净,一丝不湿,更是惊讶:“难道你一直在驿站中?”

“嗯,”商之眸光飘过她湿漉漉的长发上,面色忽有异样,“我来接你去明泉山庄。”

夭绍这才想起那日在王府说的话,略起尴尬:“你当真来了?我只以为是……”

“以为是戏言?”商之轻轻扬唇,“我此生从不说戏言。”

夭绍心思却不在此处,想起前日看见的那支粮队,盯着他片刻,慢慢道:“山庄何时都能去,可如今北朝这般局势,你并不适宜离开洛都。”

“何时才是适宜?”商之看向室中,视线在雪魂花上停留一刻,又落在夭绍面庞上,“之前或有顾虑牵挂,至于今后……”他低声笑了笑:“也罢了。”

夭绍体会着他的言下之意,良久,才勉强弯了弯唇,也不再多问,自案上收起雪魂花,又拿了南海檀木、血苍玉等诸物,抱了满怀,走到窗前。

“可以走了。”

“给我吧。”商之将包裹取过。

夭绍飘身掠出窗外,将要行时,脚步又止:“我还要去告知一下三叔。”

“不必,”商之道,“三叔已在馆外等候。”

夭绍闻言侧首,注视他一瞬,移开目光:“好,那你带路吧。”

不知商之用了什么法子,一路沿着长廊走去驿站偏门,途中竟不曾遇到一个禁军侍卫,便连一直放心不下夭绍行踪的敬公公也不见如昨夜时时徘徊左右的影子。廊下两人静静而行,毫无一分惊险地走出驿站。

外间等候着十几骑士,人与马俱悄无声息。夭绍环顾一周,见一众披着玄色斗篷的武士之间独一人身穿灰色布袍,蓑衣斗笠,对着自己颔首微笑,正是沐奇。

商之撑开一柄油伞,罩住夭绍的身子,携着她往不远处梧桐树下的马车走去。驾车的人是离歌,扬起脸笑望着夭绍,风灯微弱的光线下,那张沾雨的面容十分清秀明亮。

“高兴什么?”夭绍见他笑容不住,不由奇怪。

“郡主可有眼福了,主公他……”离歌话才出嘴,不小心瞥见商之微寒的脸色,又生生将话吞下,喃喃道,“没高兴什么。”他低下头,专心致志检查手中马鞭,嘴角却仍是忍不住上扬。

“眼福?”夭绍不解地看着商之,却见他神色冷淡,看也不看她,打开车门先探身而入。夭绍撇唇,扶着车轼上车,关上车门的一瞬,却见驿站偏门处一道暗影闪闪缩缩,朝外张望片刻,忽隐入院墙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