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冥婚(第5/8页)

 

我举起望远镜看向别墅。这么一会儿工夫,门口摆了一口棺材,竖着两个长舌头纸人,挑起四盏白灯笼。宾客们呆坐在麻将桌旁,麻将早已不见,摆满香烛、纸元宝、竖插筷子的白饭。

客厅正中央,新人的结婚照挂着黑纱,桌上端正放着祭品和牌位。

博文父亲抓着一只黑毛公鸡来到门口,一刀剁下鸡头,鸡血喷在棺材上。此时周一和已经领着尸群靠近别墅,高声吆喝着:“百鬼来贺,婚宴开始。”

“邦邦邦”,三声梆子响,哀乐起奏,周博文和苏佳妍身穿白色丧服,从楼梯走下。

博文父亲嗓音悲凄:“生不能同床,死亦要同穴。”

夫妻俩重重跪倒,“砰砰”磕着响头。起身时,额头已经磕烂,却没有鲜血流出,反倒是淌着淡黄色脓液。

博文父亲淌出两行泪:“生不能尽孝,死亦要安老。”

夫妻俩再次跪倒,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两家亲人低着头默不作声,有人开始微微啜泣。宾客们像是掉了魂,对眼前的诡异婚礼视而不见,咧嘴傻笑着轻轻拍掌。

哀乐声声,这个场景更是让人不忍再看。

“生不能相思,死亦要携手。”

当博文父亲说出第三句话的时候,苏佳妍的母亲微微张嘴,哀嚎一声,疯了般扑向苏佳妍:“妍儿,妈妈对不起你。”

这一声如同丢进平静湖面的石头,亲人们拉扯着佳妍母亲,再也忍不住痛哭,眼泪划过面颊,冲掉了脖颈处的青色斑痕。

“亲家母,咱们都有错。”博文父亲瞬间老了数岁,佝偻着脊梁,“阳婚很好,冥婚也没掉场面。万鬼朝贺,他们在那边也能安心了。”

佳妍母亲哪里听得进去,披散着头发厮打着佳妍父亲:“你这个天杀的,还我孩子!还我孩子!”

一时间,场面乱作一团。周博文和苏佳妍呆立着,灰色的眼睛里映着这个世界发生的悲欢离合。

“人死不能复生。”周一和走进别墅,嗓音中透着一种催眠式的魔力,“好好送他们一程吧。”

说也奇怪,周一和话音刚落,原本情绪激动的人们恢复了平静,坐回了座位。

“鬼起轿,入洞房!”周一和对门口喊着,“阴世欢,来生缘。”

四具行尸抬起棺材走进客厅,周一和推开棺盖,对着夫妻俩的后脑轻轻一拍:“走吧。”

忽然,周博文和苏佳妍互相看了一眼,浑浊的眼中闪烁着一丝喜悦,两只苍白的手摸索着,终于握在一起,并排跨入棺材,拥抱依偎着躺下。

那一刻,我看到,夫妻俩,笑了!

“礼成,入洞房。”

行尸抬着棺材上了楼,不多时,二楼最大的房间亮起忽忽闪闪的烛光。

“谢宾客,用膳。”

呆立的宾客们拔掉插在白饭里的筷子,往嘴里塞着米粒,一口口咀嚼,米浆从嘴角淌出。

我心口像是压着一块石头,却又有种异常空虚的感觉。

“月饼,博文死了?”

月饼擦了擦眼角:“他们活得很好,不管是在哪个世界。”

“他们……”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周一和走出别墅,对我们遥遥招手:“博文的同学,过来吧。”

 

“走吧。”月饼耸耸肩钻出草丛,“他用阴气控尸,自然能感应到咱们的阳气。要有问题早就出事了,应该没危险。”

我心里七上八下有些没底儿,硬着头皮往别墅走去,穿过门口尸群的时候,很有些僵尸片拍摄现场的即视感。

周氏兄弟,佳妍父亲早已等在门口。佳妍父亲手里不停把玩着一块造型奇异的骨头。我仔细看着,那块骨头油光水滑,白中泛青,既不像人骨也不是动物骸骨。

周一和还是那副笑模样,只不过配上这身装扮,很有些笑面鬼的感觉:“这是我的哥哥,博文父亲,周一平。”

周一平“哼”了一声,双手大拇指半蜷着摆出个拱形:“博文冥婚,想来你们都看到了。”

我隐隐觉得这个手势很熟悉,似乎在哪本书里见到过介绍。气氛有些微妙,我来不及多想,寻思着如果回错话,这两个爹很有可能立马动手,只好点点头静观其变。

“恭贺新禧,节哀顺变。”月饼摸摸鼻子。

我嗓子眼一口老血差点喷月饼满脸,心说月无华你丫是智商低还是情商低,有这么说话的么?“鞭炮铺子里抽旱烟,生怕不热闹”是不?

果然,周一平森森地盯着月饼足有十多秒钟,脸色阴晴变幻。我琢磨着要坏事儿,身体绷紧提前做好玩命准备。

没想到周一平长叹口气:“异徒行者?周苏两家躲了这么多年,还是让你们找到了。”

这句话信息量极大,周一和纹着“62188”这串数字,我们佩戴着异徒行者的首饰,他们识破我们的身份不奇怪。最蹊跷的还是后面一句话,周苏两家与异徒行者之间似乎存在着类似“猫鼠游戏”的关联。

苏佳妍父亲狠狠捏着那块骨头,指节用力过度泛着青白色:“周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孩子没了,咱们还有什么顾虑?拼了吧!”

周一平摇头说道:“秋材,咱们不是异徒行者的对手。”

苏秋材拳头攥得“咯咯”只响,目露凶光,却掩不住眼睛深处的恐惧。

月饼左手拇指弯曲点动,右手中指食指摆出采摘形状:“盐帮和药帮,自古势不两立,居然结为冥亲家,也是一桩奇事。”

盐帮自汉朝起就兴起于江淮流域,一般的贩运路线分南北和东西两线。南北线是运河北上至漠北;东西线沿长江直到西北青藏地区。历朝历代盐业官营,控制极严,概因私盐利润极高,盐帮又多是草莽之徒,常年受官府镇压,逢天下动荡时局必率先起义。

历史里南北线最有名的的盐帮头子是隋末程咬金;东西线则以元末盐枭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最为有名。

至于药帮,更是一个神秘的帮派。图书馆里有一本隋唐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孤本《药本经》,对药帮进行了详细描述。

“蜀南,产龙骨,研磨成粉,沸汤冲服,治百病,众皆称奇。采骨者自成一派,昼伏夜出,或曰此为阴人,是为阴帮。”

阴帮就是药帮。中国自古以来,民间就认为恐龙骨是龙的骨骸,服用可除百病。龙骨售价极高,发展至明朝中叶,有“一钱龙骨一两金”的说法,并逐渐形成了寻找龙骨的组织。这个组织行事神秘,据说多以摸金、搬山、望堪后人组成,有些见不得光的祖传手艺,世人称其为“阴帮”,后来估计是觉得这个名字晦气,改成了“药帮”。

盐帮和药帮势不两立的原因,说来好笑。白贡产井盐,又产恐龙骨,这两样东西都是地下刨出来的好玩意儿。而且盐帮始终认为药帮采龙骨有悖天理,断了当地龙气;药帮却认定井盐是龙腾之水的产物,盐帮理应给药帮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