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2/2页)
谢瑾瑜面色僵了一瞬,片刻后便有恢复正常:
“家兄正巧也是此届春闱,此次也是中了的,只是日前不好透漏罢了。”
说到得中之时,谢瑾瑜眼中更是复杂难言。欣喜,解脱,怅惘种种情绪交织在一块,最终均化为一声叹息。
原来是谢家大爷,沈煊很快便明白了。
好友多年,谢家情况沈煊也或多或少听过几嘴。跟谢瑾瑜一次取中不同,谢家大爷谢瑾时却是正儿八经的考过许多次了的。科举不易,按理来说,三十余岁能够得中已经可以称上才俊二字了。数次不中更是人之常情。
然而对此幼弟次次顺遂,谢大爷却是落了下成,沈煊在翰林院中便曾听人偷偷议论过此事。
其中大多都是在惋惜,可惜谢郡马没能早生个几年。外人尚且如此,谢家留在京里的族人却是不少呢?心中难免会有些想法。
当初他一直疑惑,论起资源人脉,明明谢兄呆在京城中才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事实上对方却是早早便南下江南求学。
如今想来,左不过有心退让罢了。然而明明有更好的选择,最终却是一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远离家乡亲人,独自一人在外求学……
事实上即便如此,哪怕谢兄处处退让,依旧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若是没有来由,前些日子,谢兄与郡主何必这般突然便从谢家搬离。
本朝律法是有规定,无论是爵位还是家产均应以嫡长为先。
然而世家之中,尤其是如谢家这般簪缨世家,金银财务甚至那些个所谓家产均不过添头而已。唯有历代经营的人脉,还有那些数不清的“暗手”才是一个世家真正的精髓所在。
而这些,势必需要一位担的起的家主承继,这才能保住家族地位短时间内难以动摇。
沈煊在江南也不是没有听过这类事情,便是江南顶级世家之一的崔氏都不能免俗。当初本应承继的崔氏大爷却是对外宣称“体弱多病,不宜见人”。
然而时至今日,崔家前任家主也就是崔大爷的弟弟早已亡故,反而这位“体弱多病”到连人都见不得的崔大爷存活至今,甚至连侄子都快被对方熬过去。
可见这“体弱多病”也是掺着不少水分的。然而可悲的是,对方确确实实如同纸片人般过了一辈子。
所为不过是区区“礼法”二字。为的不过是向世人展示,这番家主替换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换了谢兄,哪怕对方极力退让,不愿沾染家中人脉,这般明晃晃的实力差距之下,那位谢家大爷,终归是心中难安吧!
沈煊心中种种思量,再见到谢瑾瑜那隐隐释然模样,终归没有多说些什么。
反而玩笑道:
“原是谢大爷高中,恭喜谢兄,可惜了,方才未能留意到另兄。说来倒是巧的很,你我二人相交多年,但于令兄,为兄我却是毫无印象。”
完美的避过了所有相遇,这“缘分”也是没谁了,沈煊暗暗吐槽道。
谁知话音刚落,方才陷在回忆中,心中怅惘的谢瑾瑜,面色却是突然间古怪了起来。
“沈兄方才当是见过兄长的。且该是印象深刻才是。”说话间,谢瑾瑜目光复又扫向大宝。
沈煊隐约有些不详的预感。
看着躺在谢兄怀里正玩的不亦乐乎的大宝。沈煊脆弱的小心肝不受控制的抖了一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