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2页)

而这三条,哪怕是最容易的第一条,眼前看来要实现都是困难重重。更何况是三条都要做到。在荀攸看在,以皇帝如此年幼,而近臣又如此固执短视的状况来看,天下终究是免不了要大乱了。正因为荀攸看透了这一点,对大汉的未来持悲观态度,才会想要自请避入蜀汉为官。

刘协凝神细听,时不时看着荀攸点点头。

荀攸便觉得小皇帝都听懂了。

刘协听他说了这一席话,便知道这些话在他心中已放了许久,见他停下来,便抬头看着他,直直望入他的眼睛,笑道:“公达,你这是告诉朕身后有饿狼,眼前有深渊,却不告诉朕要如何度过险情活下去。你在旁边看得明白,朕身在其中,难道听不到背后饿狼咆哮,看不见眼前深渊巨浪么?”

荀攸愣住。

刘协起身,端端正正给荀攸长揖,道:“还请公达教朕。”

荀攸嘴皮发干,心中发烫,再度开口,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连他自己也没有料到,自己竟然能说这么多话,一开始从天下大势讲起,最后连十三岁时如何从官吏神色不对察觉其杀人的事情都说了。

时间随着谈话不知不觉逝去。

君臣二人从日悬正午,直谈到秉烛入夜。

刘协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问两句。其实他并不是真的要求教荀攸治理天下之道。他曾经亲手重整过破碎的大秦,眼前的局面虽然艰难,但仍有脉络可寻。他要的是,引导荀攸在他身上做足“投资”。要叫荀攸哪怕远在蜀汉之地,都仍要在深夜记起,曾与大汉天下有过这样一场酣畅淋漓又推心置腹的谈话。

他要的,乃是荀攸再无法成为旁人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