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炮灰闺秀(02)(第2/4页)

说完,对着店铺内的丁大扫一眼。丁大马上明白,带着弟弟丁二亲自的搬来椅子,桌子,“姑娘,这群人是知府大人的爱妾红姨娘的亲哥哥手下的一群人,不是强抢就是收保护费还有见到什么生意赚钱,就想参几股……”

“哦,原来如此。难怪啊,敢如此嚣张。”算是明白了,是关系户,背后有人。

丁大又瞄一眼的那位订货府客户,然后小声的说,“姑娘,那位是知府大人府上主母太太的陪房管事。”

“明白。”知道了,难怪那位之前会那么副做派。

想来宠妾红姨娘在知府府上势大到已经能与知府太太相抗衡。

只是这些不管她的事,自己也不是她们博弈的筹码。

也不参与她们的针对中。

那被踹飞的人,已经被杨文柯给拖了过来,一脚又踹在那人的胸口,用力转圈的狠狠踩一下。

“混账东西,我姐姐的生意你们敢强抢,小爷我今儿打死你。看你主子敢不敢为你出头?”杨文柯少年热血,加上最近跟着习武,那精神头好着呢。

他现在自我感觉极好。

一身的精力正愁没有地方发泄,这下有了靶子给他发泄,心里正乐呵。

一群小混混看到小头头被打成那样,一个个的扔掉手中的木棍,跪在地上求饶,“姑奶奶,我们都是跟着……”

这些人可没有什么义气,瞬间把人卖了个彻底。杨清点点头,“行,明白了,说说你们今儿的来意,是想白拿海货还是有更大的目地,说的时候顺带的把身上的什么银钱都给我交出来,放在桌子上。”

扫一眼丁大。

丁大表示明白,拿出来一个竹篮子,一个个的搜。

打头的被踹的站不起身的二痞子,全身被丁大带着海腥味的一双手摸了个遍。

银票,银子,铜钱全被放进了竹篮子。杨清却与杨文昌耳语一番。杨文昌走到知府太太的陪房管事面前说了几句话,那管事马上谄媚的笑着直点头。

“杨大公子,小的明白。回府就与太太说,太太一定会找老爷说的,放心吧。小的一定办好这事。”

陪房管事心里那个美呀,这下太太有了“掐”死红姨娘的机会。全府城的大家族哪个府上不知道这家海货铺是京城左都御史府找回来的大姑娘的生意。

以前没有被赐婚的时候,各大府的都知晓,不会来这边惹事。更别说后来被赐婚以后,那就更不敢来。

当然那位红姨娘在后宅深院,肯定是不知道,那就更不要说她的那位同胞兄长,就更加的不知道。

这不踢到了铁板。

阎王婚,只要没有死,就是准王妃的身份,哪个敢上前找麻烦。

这下不长眼的家伙,招惹了准玖王妃,大人知道以后,肯定会狠狠收拾红姨娘。

想想就想高声大笑,大人宠红姨娘宠的快灭妻,这下宠妾给他招惹了一个天大的麻烦。

陪房管事恨不得此时仰天长笑,表达自己的兴奋与愉悦。

“记得麻烦管事的与你们太太说一声,是舍妹不懂事,没想到这群人是知府大人的手下。等过后回府,我会代替父母好好教育她 。唉 ,还请管事替我等向知府大人告罪。小妹自幼生长于乡间,很多事都不明白。才如此鲁莽……”

杨文昌说的诚惶诚恐,一副得罪了皇帝的模样,看的陪房管事嘴角直抽。

这世家出来都是人精,还有手段真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多怕知府。

陪房也只能表现的更加的惶恐不安,嘴角就一直没有停下过抽搐。

陪房管事订完海货,急匆匆的回府。

杨清坐在前面处理事情,让丁大从人群中找出来几位识数识字的吃瓜人,让他们相互监督数竹篮子中的银子,铜钱的数量。

等数完,让周边的吃瓜人栽看着,杨清吩咐,“丁大,你去隔壁的粮食铺子,全部买粮食,从明儿起,让人在城门口施粥,直到把这些银钱全花完。”

“是,姑娘。小的等下就去办这事。”丁大收好竹篮子中的银钱。

只是走之前,对被踹的半死不活的二痞子头头说,“告诉你背后的主子,下次再收任何铺子的保护费强行参股还有强抢,我就让他下地狱。”说完,脚尖一抬,二痞子再次被踢飞到马路上。

她自己丝毫不停留,离开了海货铺子。

她一直戴着帽子面纱,别人也看不清她的真面目。普通的吃瓜人一点也不知道眼前的女子是哪个权贵家的姑娘。

几人离开,回老宅。

陪房管事兴奋的回府,见到太太,兴奋的说着在海货点发生的事情。

知府太太捏着茶盏的手微微颤抖,她知道:机会来了,她等了机会来了。

前后听明白全部经过以后,唤来心腹丫鬟,一阵耳语,丫鬟领命而去。

当晚,红姨娘被打,被知府大人狠狠的扇了两耳光。当晚,红姨娘的兄长被人打的半死,全部的身家被搜刮一空。

被搜刮一空的钱财被知府派人送去了杨家村,杨清收了。

却没有把那些钱财收归己用。

“三弟,你去打听一下,咱们周边的那些小孤儿。去一些破庙找找。这事交给你做,能行不?”手中的银钱,要用在正处。

相处了快两个月,对杨文昌,杨文柯有了一些了解,人品不错。

“好,大姐你是想用手中的银钱安顿他们?”

“嗯,大哥,你与三弟操办这事怎么样?”都是以后要入仕的,先让他们锻炼起来。

“好,你放心吧,我一定办好这事。”杨文昌接下这事。

一个月以后,杨家村附近不远处多了一个小小的孤儿村。

百十来口人。不分男女一人一亩田地,一间套间的土坯房。

转眼农历冬月,杨清几人回京。小不点嗷嗷的哭了几天,得到父母祖父母的首肯,欢欢喜喜的跟着杨清也一起去了京城。

走的那天,他母亲因为舍不得哭的哟,可小不点没有太多的感受,只是抱着母亲用小胖手一直给母亲擦泪水,还给母亲出主意,“母亲,不哭 ,想儿子就搬去京城住,骁儿也能见到母亲。”

一席话,把他的母亲给哭笑了起来,臭小子一点良心也没有,小小年纪就主意大着呢,敢跟着人跑。

他的父母祖父母再不舍,也知道自己儿子抓住了机会,跟着杨清可比跟着他们好。

准亲王妃喜欢自家的孩子,以后只要不死,那就是自家孩子的造化。

路上,天气冷,车子上的炭炉就一直没有熄过。

十天后抵达京城。

杨清回府,杨家人忙里忙外了许久。

全京城的权贵都盯着杨府,从赐婚到现在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杨府的那位大姑娘身体怎么样,是大家统一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