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万寿节礼(第9/10页)
“你可真会过日子。”秦凤仪道,“你看到那个工部小官儿没?他敢在我面前这样说,这分明就是没把我放在眼里!”
秦凤仪双眼微眯,重重地捶了扶手一下,寒声道:“我还非讨回这口气不可!”
秦凤仪回屋把这个该死的工部郎中骂了个狗血淋头,因为大阳睡了,怕吵醒儿子,压低声音与李镜道:“这个该死的工部,简直就是大皇子的走狗!先时三皇子在工部便屡被掣肘!那年老虔婆过寿,舅舅打出新刀,该死的工部竟然要用什么农车做献礼,狗东西!这分明就是过来恶心我了!”
李镜递给丈夫一盏温水,劝他:“这事自然得有个说法!但你也不要因这等小人而生气,气坏了自己,倒叫他们得意。”。
秦凤仪接过喝了大半盏,道:“你不晓得,要是咱们自己军中,怎么着都好说,偏生是给土兵时出了岔子。他们刚下山,凡事就爱跟冯将军麾下比。况我之前已经许诺他们必然一视同仁!这些该死的东西!老章也是,平日里看着挺机灵,怎么就跟个面团儿似的,还与我说是朝中旧例!”
“什么朝中旧例?”李镜虽聪明,毕竟年纪在这儿摆着,她又是闺阁中人,故此,对这些事不清楚。
秦凤仪与李镜说了,道:“便是有这个例,工部难道就不动动脑子,也不想一想这是什么时候,我现在正收拢人心,不知什么时候又得跟山蛮干一场,咱们在战场前线,居然给弄来这些破烂东西!”
李镜道:“你先给陛下写封奏章,说一说咱们这儿的事,免得倒叫小人反咬一口!”
“放心,我叫人把那个该死的郎中关起来了,他且走不了呢!要是叫他这么走了,以后工部更不把我放在眼里了!”秦凤仪冷哼,“我今儿还非较一较这个劲儿了!”
李镜给他顺顺气,温声道:“这事虽可气,但当真怪不得章巡抚,他并不是个软弱的人。先不说可能南夷这里自来这般,收到朝廷的兵器要自己修整,便是有所疏忽,你想想,他堂堂巡抚,难不成亲自看着检验兵器?何况,就是兵械库那里,大约也是见惯如此,才未声张。要是那个混账郎中好声好气地解释,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朝中也没那些崭新的兵械。咱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可他说那话,明摆着便是挑衅了,这不是明摆着要你动怒吗?不是我说,怕是工部做好圈套,等着喊冤哪。”
秦凤仪一时气个半死,没直接砍下那郎中的脑袋就是好脾气了,他当时还真没想这么多。李镜一说,秦凤仪亦不是个笨人,一琢磨就明白了,冷笑道:“书呆子能有什么好圈套!他再高明的圈套,我也叫他有来无回!”
历史上开天辟地头一遭,工部发往地方的兵械竟然被地方退回来了!
甭看六部中,吏户礼兵刑工,好似工部在六部里排最末,是冷衙门一般,实则可不冷,但凡六部搞建设、国家搞建设,都是工部的活儿。再者,诸如兵械坊,也是在工部的,军中、地方需要兵械,大家都是报到兵部,兵部再上报,内阁看过后,由陛下御览,然后工部的兵工坊开始生产筹备。可想而知,这是个什么样的部门了。
章颜先时上表朝廷调拨兵械,还是托了他有个尚书的爹,工部才拨下来的,结果拨来的还都是别的军中替换下来的。就这样,章颜也只是叫工房修修补补,给将士们用。有什么法子,工部就是这么牛!
如今,工部算是遇着对头了。
工部现在还不晓得秦凤仪直接把他家送兵器的郎中踹了个半死呢。现下,朝中刚接到秦凤仪大捷以及有更多土人愿意下山归顺的奏章。
战报自来是八百里加急。南夷的捷报送到朝廷后,兵部尚书亲自过去向景安帝道喜。自从收复陕甘,国内承平已久,今见南夷大捷,景安帝亦是喜上眉梢,接过秦凤仪的奏章来来回回看了三遍,击案大笑:“好啊!先时朕还说叫他提防着山蛮,怕是朕给他的批文还没到,他就先跟山蛮打了一仗。”
景安帝看完,方给郑老尚书看,郑老尚书亦是大喜,道:“山蛮象军之名,向有声名,殿下真是英武啊!”
景安帝笑:“他拳脚平平,朕也没料到,能给朕这么大个惊喜。”
郑老尚书道:“当年陕甘大捷,亦是陛下坐镇京师,指挥调度,方夺回我朝领土。今殿下虽则拳脚寻常,但殿下文采武功,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景安帝更是高兴,笑道:“想是这些土人也知道凤仪的厉害,这回呼啦啦都肯下山了。”
郑老尚书又奉承了皇帝陛下几句,郑老尚书实在是欢喜,尤其在他看来,秦凤仪就藩未久,便有山蛮来犯,秦凤仪还把仗打赢了,尤其斩首两千,不算小胜了。
郑老尚书还特意提了一句:“军功自然要赏,这些装备土人的兵甲,也得叫工部先预备出来。”
“很是。”景安帝笑,“土人能归顺朝廷,凤仪那里压力也还能轻些。这一支土兵倘收服妥了,待来日收拾山蛮便容易多了。”
郑老尚书才知陛下之志,不过陛下想得倒也没什么差,凤殿下这种才干,山蛮来犯都被打个落花流水,倘在南夷久了,凭他的才干,平山蛮自不在话下。
今朝有此大喜,景安帝赏赐军中半点不手软,便是秦凤仪要的刀甲,都让工部预备起来。工部尚书说一时没有这么多,毕竟也大几千具呢,现在工部正在赶配给北安军的新战刀。景安帝道:“现下南夷时有战事,腾出一半人手来赶制南夷所用兵械。”
工部尚书连忙应了。
景安帝先把军功赏了下去,然后就收到秦凤仪的奏章了。秦凤仪在奏章中大骂工部丢人现眼,直说了,纵是旧的兵甲,也要修好再发给南夷,他质问那位贾郎中,贾郎中说,他们不要就发江南西道。秦凤仪还说,他相中了贾郎中,就留下他在南夷做官儿了,便不放贾郎中回来了,让他在南夷享福吧!
然后秦凤仪把兵甲怎么送去的再怎么带回京城。他不要旧兵甲了,必要新的。如果没有新的,他就亲自到工部来问工部尚书,有本事就干,没本事就滚好了!
秦凤仪又说他们在南夷如何不容易。山蛮兵好对付的吗?山蛮兵的刀枪上都是淬毒的,将士们为朝廷浴血,工部却如此敷衍了事,轻视南夷,试问工部是什么意思?
景安帝看后,脸直接黑了。秦凤仪在南夷进展迅速,不管是人家建新城还是收拢土人,简直是没一样不合景安帝的心意,就是给闽王添堵这事儿,景安帝嘴上不说,心里也挺痛快。而且,秦凤仪又打胜了来犯的山蛮。景安帝正想就着秦凤仪在南夷,把山蛮直接灭了才好呢,因此才要给南夷配置好刀枪战甲。景安帝是准备让儿子为他打地盘儿呢,没想到工部却掉链子。只看秦凤仪这奏章就知道他多么恼怒了。也就是他去了南夷,这要在京城,估计早找工部去算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