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龙阙大业(第14/16页)
汪尚书一上台,对于其他三位在职尚书以及耿御史,当真是一种羞辱。倘是景安帝时如此,大家真能辞职不干。但大皇子这样做,很奇异,大家竟没说什么,甚至谏都未谏一句,都沉默了。
至于大皇子非要往镇南王身上泼脏水,在镇南王给各地督抚发过那么一封信后还有什么效果,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现下,最想死的就是江浙总督了,他是今年没烧香还是怎么?朝廷是不是疯啦!
镇南王这刚说大行皇帝前脚说了传位给他的话,后脚御驾便出事。然后朝廷给的应对就是,镇南王不是大行皇帝的亲儿子……凤凰城正给大行皇帝出殡哪,你让我带兵去打凤凰城,先不说这打不打得过,打仗啊,粮草、军备啥都没有,叫我带着江浙兵就用库里那些个陈年兵甲去打凤凰城?内阁是不是疯啦!
江浙总督又不傻,不要说要啥啥没有,就是有,也断没有立刻就去送死的。江浙总督一面跟朝廷要粮草要甲械,一面与幕僚商量此事如何应对,这明摆着是大皇子与镇南王的帝位之争,他正二品总督,一个站不好队就得成炮灰。
幕僚道:“即便朝廷调来粮草兵械,咱们这里的兵久不经战事,西南却是精兵强将,哪年都得打上两场的。何况,一旦用兵,受苦的还是百姓啊。”
“谁说不是!”江浙总督道,“我真是愁死了!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江浙总督与幕僚商量许久,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先不提秦凤仪与大皇子之间的口水战,一个说大行皇帝要传位自己,转眼就被害;另一个说你出身有问题,你娘不清白。其实,这些话,到了江浙总督的位置,是不是真的,一点儿不重要。江浙总督自始至终所估量的完全是两者的实力,大皇子据京城地利之便,而且母族显赫,掌北疆兵马。镇南王则是权掌西南,势力一点儿不比大皇子小。江浙总督愁的是:陛下走前怎么就没立储呢。
江浙总督也没愁多久,很快,秦凤仪的使者就到了杭州。说来,秦凤仪当真是个能人,他在京的消息要比内阁令江浙出征南夷的诏书更快,这并不稀奇,内阁风云变幻,大皇子只以为提了汪尚书为内阁首辅,便能掌控内阁了?他简直是把内阁得罪完了,大家又不只是他一家可以投资,大皇子直接摒弃内阁诸人,内阁里哪个不是修炼成精的老狐狸?事实上,大皇子刚提携汪尚书,当天就有水、空两路信使带着急件赶往南夷了,水上这路是沿京杭运河而下,空路便是秦凤仪这些年生意铺到京城的信鸽了。
秦凤仪接到密件后,气得差点儿提兵杀去京城,到了这份儿上,秦凤仪与大皇子都放弃了和平得到皇位的方式。
秦凤仪大骂大皇子就骂了两个时辰,之后,秦凤仪把越王世子给策反了。他先是请在凤凰城的诸藩王、世子等参观了他的兵马,还有他新式的刀枪,道:“这是我们南夷新制出的兵刀,你们试一试。”
两位勇士下场,一个持新刀,一个持禁卫军所用旧制刀,不过十数招,那旧制刀便断了。
秦凤仪微微笑道:“我们南夷,地方上别的不多,就是山多矿多,这刀是新制出来的,比以往工部的刀还略强。”
这句话所包含的含义太多了,山多矿多的地方不少,但私炼兵甲,可是死罪!
不过现在无人提此,大家想的都是,难不成,南夷早有准备,还是说……秦凤仪轻声道:“大行皇帝过来南夷,见此刀,亦甚喜。”
不得不说,秦凤仪简直是深谙政治术语,他这一句,便引得人浮想联翩,觉着大约是大行皇帝默许。如果大行皇帝有立镇南王之意,或者,依大行皇帝先前对镇南王的偏爱,突然之间昏头,允南夷自炼兵甲,倒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没有哪一位藩王能如镇南王这般权掌西南数省,云贵、南夷、交趾,简直是西南半壁都给了他呀。
之后,秦凤仪私下与越王世子说了不少知心话,他向来不说什么虚头话,道:“总要站队的,不是吗?大皇子辱及我生母,我断不能罢休!而大皇子倘不能除我,他杀害大行皇帝之事,又怎能蒙蔽天下人眼呢?你父王的心啊,还是摇摆不定。不过现在的形势已不能容他两面讨好了。去与你父王说,不论他选大皇子,还是选我,总要选一个。如果一个不选,将来不论我们谁胜出,越王府都得不了好。选一个吧。”
越王世子低声道:“我父王让我过来,自然是……”“我要的不是自然是。”秦凤仪道,“我马上会一统江南,而后挥军北上,为大行皇帝报仇!”
“所以,我要的是明明白白的态度。”秦凤仪又道,“还有,我这里有给江浙总督的一封信,你帮我带去。”
不只越王世子,前来为大行皇帝奔丧的诸位藩王、世子,都被秦凤仪单独谈话了。其实,大家能来凤凰城,多少也有些政治倾向了。但秦凤仪让大家明确表态,大家还是有些犹豫的。不过秦凤仪很狡猾,一副高岭之花的姿态不说,他对顺王说:“闽王那里亲卫只有五千,分兵给我三千,虽则人不多,也是闽王的一番心意。”
顺王吓一跳,想着闽王不是与秦凤仪素不对付,老头儿站队倒是快啊。顺王道:“闽伯王在闽地多年,我在湖北,两湖总督巡抚都在,倘是有兵甲动静,怕是瞒不过他们。”
秦凤仪微微一笑:“顺王你只管说着人来我南夷,你看是总督敢拦,还是巡抚敢拦。”这话里透露出的事情就更多了,顺王不由得思量,难不成,秦凤仪早与江南的总督巡抚们都勾结一处了?
秦凤仪则是秘密派了亲信赵长史亲自去了两湖总督巡抚处,赵长史说:“顺王殿下、康王殿下已知京中大皇子谋害大行皇帝之事,决定出兵助我家殿下平逆。不知二位大人何意?”
而后,蜀王与蜀中总督、越王世子与江浙总督处仍如法炮制。
其实,秦凤仪这法子,不是没有破绽,只是大家还未能再问个详细,譬如,俺们投奔了你,待大事成功,可有什么好处啥的?秦凤仪那封《诛杀父逆子书》便已明发天下,让江南这一干子总督巡抚藩王险些憋死的是,那上面为什么有他们的签名、印章、手印是怎么回事啊?!
这里头,最气恼的就是闽王了,藩王们事后都说,是闽伯王你先分兵给镇南王的啊,闽王只想吐血:老子何时给过他兵啊!
秦凤仪直接把江南藩王、大员们坑了个人仰马翻,大家之所以会默默地咽下这口老血,还真不是说这些藩王大员就好欺负了。让大家哑忍的原因有二:一则秦凤仪的确实力出众;二则便是这些年,秦凤仪把南夷经营得风生水起,两湖的粮食,江浙的丝绸、茶叶,蜀中绣品,还有自南夷经云南、蜀地,直至北疆的马匹生意,秦凤仪都能在京城弄几个秘密据点,他与江南这些地方往来,更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