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陈氏(第2/3页)

贾母显然也是气得很:“他昨晚才被抓走,你就求了几处了,有你这么大半夜四处求人的吗?”

再急的事,你大半夜的敲门,谁能给你好脸色?

况且,明眼人都知道,这种事急也没用。

不过,到底是史家的晚辈,贾母也不可能完全坐视不理。

又骂了陈氏两句,才对贾宝玉道:“你瞧着可有什么好的法子没有?”

贾宝玉摊摊手:“以孙儿之见,只有等,等到这件事过去,人自然就放了。”

“那可不可以把人先接回来,有什么问题,让他们到家里询问也是一样的啊。”陈氏适时提议。

贾宝玉根本懒得理。

无知愚蠢的人,实在没什么好理论的。

贾母也看出贾宝玉不耐烦了,因沉声道:“你要有这本事,只管去接人,我们这里实在没人帮你接的回来人,你回去吧。”

贾母下了逐客令。

听她叨叨了一早上,她也厌烦了。

陈氏立马做出委屈万分的模样,看着四周的人,就像看一群白眼狼一样,嘴巴张了张,最后一咬牙,还是站了起来。

“等等。”

陈氏惊喜的转头。

贾宝玉道:“想来叔母近日来也很忙,无暇照顾湘云妹妹,不如把她留在这里,有老太太帮忙看着,也能免去叔母一些后顾之忧。”

陈氏大失所望,看了湘云一眼,随意道:“那你就留在这里吧。”

说完便带着一票人走了。

一个野丫头,当谁稀罕似的。

若不是看在贾母老太太喜欢湘云的份上,她怎么会把她带来?现在人已经没用了,她自然不会在意湘云留在哪儿。

陈氏一走,荣庆堂的氛围都暖和了好多。

贾母见王夫人送人出去,也就不再在意,反而看着贾宝玉道:“你别瞧不起人家,她要是有你那样的见识,你身上这个官儿,就该她来当了。”

贾宝玉笑了笑,自然明白贾母话中的意思,笑道:“孙儿没有瞧不起,只是嫌她太吵,影响到老祖宗。”

贾母这才点点头,言道:“亲戚之间,都是这样,有事相互帮忙,就算帮不上,也能讨个主意,这才是大家族的生存之道。

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她,她也是长辈,面子上的功夫,你也得做好,说不定哪天,你也有需要人家帮忙的时候。”

贾宝玉拱手道:“孙儿受教了。”

贾母便笑了,道:“也不是教训你,你史家表兄的事,你自己看着办,若是能看顾一点,就帮忙看着点,也算是一份人情。”

贾宝玉再次点点头,无意多言什么,遂看向湘云:“云妹妹,好久不见啊。”

湘云嘴角一抽,抓着贾母的胳膊埋了头。

她是不好意思了,她婶母那番模样,她觉得有些丢脸。

贾母拍拍她的手,让湘云去找黛玉等人玩,然后又问贾宝玉:“你今日不当值?”

贾宝玉摇摇头,“等会要去大皇子府,陛下命孙儿替大皇子操持后事。”

“怎么会让你做这样的事?”

贾母一个老妇人,初一听闻,也听出了不合理之处。

贾宝玉却只能笑笑,无法解释。

“算了,你外面的事我也管不着,只是外面这么乱,你在外面自己要小心,不要让我和你们太太担心。”

对于贾母的交代,贾宝玉自然躬身应承,然后顺势提出他和河间王府的事。

贾母自然惊奇。正好这时候王夫人也送客回来,听说此事,大为吃惊,连连追问前因后果。

然而贾宝玉也不是很明白,只能把当初河间王和今日太上皇给出的理由重诉了一遍。

待听闻河间王府只有河间王和云霓郡主二人,贾母等人终于稍安。

然后再三询问之后,觉得确实没什么不好的地方,才放过这一茬。

主要也是贾宝玉这些年和皇家实在走得近,她们才能这么快就接受。要是换做是贾琏,她们怕是就没有这么容易接受了。

……

大明宫,景泰帝一夜未睡。

早上起来,近身的侍从们便发现,一夜之间,陛下整个人看起来,似乎都苍老了很多。

于是,所有人更加小心翼翼,不敢出错分毫,以免遭受池鱼之殃。

勤政殿内,景泰帝收到了冯祥去靖远伯爵府传太上皇口谕的消息。

没办法,熙园的一举一动本来就受景泰帝关注,更何况还是冯祥亲自出马。

当他得知口谕的内容之后,久久无言。

忽然问身边的戴权:“你觉得,太上皇为何那么重视靖远伯?”

景泰帝觉得奇怪,太上皇荣养了十多年了,等闲都不理会朝中大臣。

但是似乎却对贾宝玉一个后生晚辈,颇为关照。

先是赐婚,后来封爵,如今又让他认河间王为义父……

每一件事单独看起来都没什么,因为都有理由。比如赐婚是太师所求,赐爵位是因为他宁国府逆伦之乱,河间王因为没有儿子等。

但是综合看起来,却怎么也令人觉得蹊跷。

怎么太上皇如此关注贾宝玉?戴权道:“这个奴才不知,兴许靖远伯行事有章法,又有才气,所以得太上皇看重吧。”

景泰帝却摇摇头,“你这老货有没有觉得,贾宝玉生的和谁有些相像,朕每次看见他,总是会心中觉得不快……”

“这,老奴实在没看出来靖远伯和谁相像,还请陛下给个提示。”戴权道。

景泰帝目光深幽,忽然招过戴权,对他低声叮嘱了数句。

戴权面上顿时露出些许奇怪之色,却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出去,招来一个太监,吩咐道:“你去找锦衣军赵大人,让他去查一下靖远伯小时候的事,越详细越好。”

“是。”

太监很快就领命去了。

……

河间王府,河间王看着面前的年轻人,笑道:“怎么忽然答应了?”

贾宝玉暗自翻了个白眼,也不管河间王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规规矩矩的往地上一跪:“承蒙王爷不弃,愿收宝玉为义子,从今以后,宝玉定当侍奉王爷如生父,疼爱云霓如胞妹。”

“哈哈哈。”河间王顿时笑了起来,扶起贾宝玉,道:“好好,能有你这样优秀的义子,也是我的福气,想来云霓知道了,也会很高兴的。

今日且罢,等我手中的事松缓一些,我再正式收你入我膝下。”

河间王笑意盈盈。

虽然收义子是太上皇的圣命,但是后来他想着,似乎这样也不错。

他总有老的一天,到时候膝下无子,难免有晚景凄凉之嫌。若是能有一个优秀的义子,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他隐约知道,太上皇对贾宝玉的关心,似乎异于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