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7页)
总之,研人走下楼梯,来到新宿的街上。只需这么一部通信机器,孤立的自己就能再次与世界相连,他不由得安下心来。
研人在大街上迈开步子,考虑现在就把前几天该打的电话给打了,于是从口袋里取出记着电话号码的笔记本。他听从帕皮的警告,先在大脑中想了想给哪些人打才安全。警察知不知道他同报纸记者有交往呢?尽管他认为应该没事,但因为刚好走过电话亭,所以以防万一,还是决定用公用电话打过去。
投入硬币,拨打号码,往常立刻就接起电话的菅井,这次却迟迟没有应答。回铃音响了大概十下,话筒里终于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喂?”
“我是古贺。”
“啊,研人啊。”
研人听出对方所处的环境十分嘈杂。
“菅井先生,你现在在哪儿?”
“我在出差,”父亲的老朋友答道,“但接电话没问题。你是想知道之前你问我的那个女研究者的事?”
“不错,关于坂井友理这个人,你查出来什么没有?”
“你说的人我不清楚,但我找到了一个年纪相符的嫌疑人。东京都医生联合会的名簿上,记载着一个同名同姓的医生。”
“医生?”研人搜寻记忆,想起了大学校园的阴暗角落中,主动找到自己谈话的坂井友理。不施粉黛的面庞,独特的清爽感觉——说她是医生,完全说得通。
“当时的电话簿上,刊登有这名医生执业的医院广告。是父女两代人经营的诊所。”
“诊所主攻什么方向?”
“妇产科。”
回答出人意料。如果是内科或心脏科,那就同肺泡上皮细胞硬化症有关了。
“去这家医院的话,就能见到本人吧?”
“我是在八年前的医生联合会名簿上找到她的名字的,后来这个名字就消失了。她脱离了医生联合会,关闭了经营的诊所。”
“发生了什么事?”
“不知道,我会继续调查。也许会查出她在什么地方同你父亲有联系。”
“不好意思。”有这名报纸记者做援军,研人心里踏实了许多,“菅井先生,真的非常感谢你。”
“怎么又在感谢我?”菅井笑道,然后双方简单地道别,挂断了电话。
研人走出电话亭,一边朝新宿站走一边思索。怎样才能调查出坂井友理更详细的情况?她在大学现身时,要是自己记下了那辆商务车的车牌号就好了。他正为此后悔时,手机响了。
研人停下脚步。来电显示是“不明号码”,研人不禁紧张起来。是海外打来的电话。会不会是给自己发警告的那个外国人?研人跑进小巷,按下接听键,将手机贴在耳边。
“Hello?”
对方张嘴竟是英语,研人不由得惊慌失措。说话的是个女人。不知为何,研人的脑海里冒出了金发美女的形象。
“哈……哈罗?”研人口齿不清地回复。
对方用极快的语速喋喋不休地说起来,但研人一个字也没听懂。他唯一明白的是,这个女人正处在混乱状态。
研人努力将大脑切换到英语会话模式,挤出了一句老套的英语句型:“你能说慢点吗?”
对方顿了一下,然后说:“你是谁?”
“我?我的名字是古贺研人。”
“研人?你现在在哪儿?不,我是问,我在给什么地方打电话呢?”
研人以为自己理解错了对方的话,于是又说:“请等等。我不明白你说的话。”
“我也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女人的口气缓和下来,尽量让自己恢复平静,“研人,你听好,我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他告诉了我这个电话号码,让我打电话过去,向你报告我儿子的病情。他说,这样你就能救我的儿子。”
“我能救你的儿子?”
“是的。难道不对吗?”
研人突然想起了一句话:
某一天,将有一个美国人来访。
“我能问问你叫什么吗?”
“莉迪亚。莉迪亚·耶格。”
“莉迪亚·耶古女士?”
对方放缓语速,纠正道:“是耶格。”
“耶格女士。”研人注意着发音,道,“你是美国人?”
“是,但我现在在里斯本。”
肺泡上皮细胞硬化症的世界权威就在里斯本。
“你打来,是为了治你孩子的病?”
“是的!是的!”莉迪亚·耶格大叫起来,仿佛终于找到了救孩子的方法。
“你认识叫古贺诚治的日本人吗?”
“不认识。”
“你丈夫认识吗?”
“你是说约翰?他去国外了,我没法同他取得联系,不知道他认不认识这个日本人。”
“约翰·耶格先生做什么工作?病毒学研究者吗?”
“不。”莉迪亚说,然后沉默片刻,告诉研人,耶格在私营军事公司当佣兵。
研人反复问过几遍,但仍然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多半是跟军事有关的工作吧。“你认识我们吗?”莉迪亚反问道,“约翰,也就是乔纳森·耶格,我,还有我们的孩子贾斯汀?”
研人记下了贾斯汀·耶格这个名字,这是继小林舞花之后第二个需要他拯救性命的孩子。
“我也不认识你们。你们多半是父亲的朋友介绍来的吧。是谁让你打这个电话的?”
“一个美国人。东部口音,上年纪了。”
这是不是就是给研人打来警告电话的人呢?
“这下你明白状况了吧?”
“是的。”研人答道。
“那你如何救我儿子?”
“开发新药。”研人答道,但双肩立刻就感到了重压。如果新药开发失败,那电话另一头的女人就会坠入绝望的深渊。
“这种药物能救贾斯汀吧?”莉迪亚说,声音阴郁,“我给你说说这边的情况。检查数值特别不好。按医生的话说,状况危急。也就是说,贾斯汀可能活不到下个月。”
研人无言以对,仿佛胸口遭受重击一般。贾斯汀·耶格的病况同小林舞花一样,离最后期限不到一个月。如果不能遵照父亲的遗言,在“2月28日之前完成”,两个孩子都会死掉。
“求你了,请你一定救救我的孩子。”莉迪亚的话语中听不出惹人怜悯的软弱,反而透露着与折磨她儿子的病魔对决的强烈意志。研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这种坚强,一定是超越了语言、宗教、人种,为所有人类所共有的“善”吧。我一定要让遥远国度的这位勇敢母亲实现愿望。
“耶格女士,”研人抬头望天,尽量不让对方听出自己的喘息声,然后下定决心,说出了堪称人生最大赌注的一句话,“我答应你,一定会救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