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撞击(第6/7页)
“按我的猜想,道理也许很简单。你是知道的,我们的太阳仅是浩瀚银河系中荒凉一隅的一颗普通恒星,而在碟状银河系中央还密集地存在着无数相比太阳更为成熟的恒星,在那里理应存在比人类更为成熟的文明。或许与人类一样,那些年迈的种族也渴望宇宙间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当他们偶然发现地球产生了生命的萌芽时,兴许也感到万般欣喜,然而让他们感到懊恼的是,此时的地球文明还委实过于幼嫩,尚缺乏两个文明交流沟通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于是,他们在太阳系中放置了监视器,远远地默默观察地球生命缓慢的进化,期待着有一天我们能足够成熟。”
“可你的说法似乎不能自圆其说。”克梭怀疑地说,“根据我们的经验,彗星的轨道并非一成不变,就如这颗‘坦普尔1号’,它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周期彗星,是木星的引力使它渐渐沿着接近地球的轨道周期运行。”
“不,我倒认为将监视器伪装成彗星是一个处心积虑、令人拍案叫绝的选择。我估计对于地球文明的监探任务由散布于太阳系的多颗彗星状监视器共同完成,而‘坦普尔1号’只是其中之一。这些监视器表现出来的特性与天然彗星并无什么差别,它们能借助太阳系内天体的引力自动调整运行轨道,有的处于休眠状态,有的处于工作状态,工作状态的监视器如同一个个短周期的彗星,每隔数年或数十年,就会行至近地位置,对地球文明进行一次近距离观测。这样它们自然不会过早引起人类疑心,使得地球文明能够独自向前发展。”
“但是,约曼斯,你有没有想到,人类日趋深入的太空探索终有一天会使我们识破这些监视器的真面目?”
“是的,这是必然的。我在想,或许这样的事件本身就是监视系统判断地球文明的阈值指标之一,这意味着我们的文明已经达到了他们所期许的层次。就像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遭受损坏的监视器迅即向母星发出了报警信号。”约曼斯急切地说着,但与此同时,似乎又有什么地方让他隐隐地感觉到不合乎逻辑。
“‘坦普尔1号’辐射出的X射线究竟有多强?”约曼斯蓦地停顿了下来。
克梭耸了耸肩,“并不算强,它的辐射量甚至不及太阳一次普通电磁爆的千分之一。”
约曼斯能够理解克梭的言外之意,他的大脑飞速地运转起来。这种能级的X射线信号根本无力穿越星际间的距离,它将在传播中迅速衰减,变得异常微弱。
当然了,除非对方拥有在他智力层面上无法理解的天线接收技术。但还有更要命的,如果真如他所想的那样,X射线真是作为信号的载波,那么信号将必然是以光速在太空中传播。千万亿光年外的那个顶级文明会愿意等上千万亿年吗?
“难道说X射线携带的信息并非是要传回母星?”约曼斯无比困惑地喃喃自语道。在长久的思索后,他突然像被一束光亮击中,恍然一惊,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先前的推论遗漏掉了极为重要的一环,“快!快让我们的望远镜立即搜索太阳系,特别是小行星带!”约曼斯一边大声叫道,一边像着了魔似的飞奔出办公室。
H
从外观上看,这只是广袤的小行星带中数以万计的小行星中普普通通的一颗,然而就是这颗“小行星”在过往的数亿年中暗暗地承负着非凡的使命,作为监测系统的母舰,它统筹控制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每一艘飞近地球的监探子舰都会将探测到的信息送至这里进行数据处理,因此,这里存储下了有关地球文明庞大而详尽的信息。
而在此刻,这艘正悬浮于木星附近区域的母舰接收到了“坦普尔1号”发来的指令,它启动了内置的报警程序。
在墨黑太空背景的映衬下,以全功率运行起来的“小行星”逐渐通体明亮起来,就像是一颗漂浮在黑暗之海的炫目光球。在它的体内,一对质子与反质子在瞬间被加速至超高能级,接着在高度精密的操控下完成了对撞,巨大无匹的能量被精妙地压缩进了一个电子大小的微小尺度中,就这样,一个寿命仅为万分之一秒的微型黑洞产生了。
微型黑洞被立即释放,摇晃着滑向不远处的木星,在其还未完全蒸发消失的一瞬抵达了木星的表面。在黑洞可怖的吸引力下,巨量的金属氢从木星内部涌出,被吞噬进了微型黑洞。微型黑洞如同一粒获得了充足养分的种子,在多维空间沿着初始状态所预定的引力线迅猛地生长、蔓延,准确地连接上了多维空间数十万光年外的某一点。这期间,从“小行星”发射出一束密集的激光,注入了黑洞视界。
就这样,这束激光负载着五十六万个人类名字的编码,跨过了星际之门。
光电火石间,黑洞完成了它的使命。紧接着,它高速地远离了木星,急遽蒸发,飞快地结束了其短暂的生命。
……
I
这是五月后平常的一天,此前彗星撞击事件对于人类社会造成的冲击已逐渐退去。毕竟,对于地球上的芸芸众生来说,太阳并未因此而熄灭,他们所能感知的世界也未发生丝毫改变,善忘的他们仍旧按部就班地生活着。
易陨依然一个人生活在C大校园中。事实上,这一年来,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这里,考研失败的他大学毕业后仍选择留在C大,继续准备来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尽管此时,他的绝大部分朋友都早已离开了这座城市。
当神迹降临的那一刻,易陨正走在从食堂返回自习室的路上。他早已在日复一日的无聊生活中变得麻木,他只是漠然地走着。夜已深了,他头顶上方被光雾覆罩的夜空仍是一如既往地昏暗不清。忽然,他感到四周一下子亮了起来,他不由得抬起头,这一刻,他看到了一辈子都未看到过的满天繁星,如同无数粒闪烁的沙砾,密密麻麻地叠嵌在深黑的苍穹。由群星闪耀出的光芒倾泻在大地,整个世界恍若变得透明起来,天与地仿佛连为一体。
在易陨的身旁,所有人都惊恐地停下了脚步,就像是一尊尊沐浴在灿烂星光中的雕塑,充满敬畏地仰望着诡异的天空。更为奇异的是,这些燃烧的星辰似乎正呼啸着向他们汹涌而来。是的,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在变换着焦距,整片天幕的星辰疾速地分散开来,转瞬间,易陨头顶上的星辰数目愈来愈少,而形体却在急剧增大——他发现这些星辰已不再是一个个简单的闪亮的圆点,它们逐渐具有了某种细微的结构。最终,它们停止了变化,清晰地凝固在了空旷深邃的夜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