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冥王星上我们坐下来观看①(第11/11页)
她更难想象,如今这个春风和煦的星球,这个碧海蓝天的世界,这个生活了好几万人的大花园,在过去的亿万年的时光里一直是零下两百多度的冰之地狱,是没有任何生命的星系边缘,以死神的名字被命名。而在那个以前的世界消失后两千五百年,这个新地球才得以出现。在十六岁的她看来,世界好像一直都是这样的。
“后来,我们的祖先翟南留在了这里,留在冥王星上。”翟卫继续说,“并将它重新命名为新地球。新地球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成分是由水冰组成的,利用‘方舟一号’上的设备很容易分解出氢和氧气来,加上本来的固态氮,加厚和改造它的大气并不困难。它围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本来是二百四十多年,太阳膨胀后变为一千三百年左右,它的轨道偏心率很高,近日点离太阳只有三十多个天文单位,当它逐渐向太阳靠拢时,由于太阳光度的激增,它变得和昔日的地球一样温暖,它表面的冰层会融化,变成液态的海洋,更容易播种生命,改变世界。我们目前正在第一次海洋时代初期,海洋时期将会维持四百年左右。因为新月亮和新地球之间相互潮汐锁定,表面海洋分布稳定,并不会引起很明显的潮汐……”
“好了好了!”雪奈有点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不就是从历史书上看到的东西吗,说到现在,闷死啦。”
“刚才你不是很喜欢听吗?”
“刚才是讲故事啊,我喜欢听故事,可不喜欢听这些什么科学数据……喂,我们去那边看古飞船的残骸吧!”
雪奈朝翟卫眨了眨眼睛,一笑转身走了。翟卫赶紧跟了上去。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他们欢笑着,打闹着,飞奔着,如轻盈的天使,如同矫健的小鹿,一步可以迈出十多米,如飞如翔,尽情地舞动着青春的翅膀。他们一先一后,向着这座岛屿的中心而去。那里,在森林和草地的中间,在美丽的爱之广场中央,在新月亮的正下方,屹立着一座古老的方尖碑。那座如今已爬满了常春藤的巨碑上,“地球文明之碑”几个大字正在玫瑰色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注释
①刘慈欣老师在《微纪元》的后记中说,他曾经计划写一篇“《在冥王星上我们坐下来哭泣》,题目取自拜伦的诗《在巴比伦河畔我们坐下来哭泣》,描写太阳灾变时人类逃生无望,在冥王星上建立人类文明纪念碑的事,更像一篇阴沉的散文”。这是我们磁铁期待已久的作品,惜乎多年来一直没有见到踪影,幸运的是,在《死神永生》中我们看到了这个构想的一点儿影子。这个故事的灵感部分来自于此,但情节上是完全独立的,而也走向一个大相径庭的结尾……——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