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二章 异境(第10/15页)
“于是他们住了下来?”
“他们一点点地买来生活必需品,努力将镇子改造为可以住人的状态。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他们的生存许可期限也都届满了。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舍不得再次抛弃刚开始重建的镇子。于是,前往安乐死中心的日子被一天天往后推延。”
“不知不觉中,这里就成了抗拒者聚落。”
男人似乎点了点头。他忘了加藤还戴着眼罩。
“先生进入岛镇是那五人住下后的那年。虽然开始了重建,但他们的生活仍然十分惨淡。粮食还是在手持智能终端失效之前购买的存货,还必须从河里捕鱼,他们才能勉强果腹。就算不去安乐死中心,他们过不了多久也会饿死。得知这一状况之后,先生当即决定放弃世界旅行,全力以赴地重建镇子。”男人提高了声调,“先生的手持智能终端还能使用,为世界旅行准备的钱原封不动地留在里面。先生首先买回来充足的粮食,从恢复五人的健康入手。遗憾的是,其中一人不久后就因为劳累过度过世了。但另外四人还是恢复了健康,得以承受重体力劳动。先生立即购置了各种农具,带领大家生产谷物和蔬菜,以求粮食自给自足。他可是精通农学的专家啊。”
“他们进行得顺利吗?”
“一开始的时候碰上了许多困难。但后来被强行迁走的人渐渐回来了,劳动力增加了,粮食生产总算有了起色。
“然后,先生的生存许可期限也届满了,于是索性作为抗拒者留在了镇子里。
“镇子的居民人数得到了出乎意料的增长,尽管最终并没有实现真正的重建,但至少已经恢复到了社区的规模。但这个社区还很脆弱,一旦遇到什么打击就会土崩瓦解。毕竟,这里的居民几乎都是抗拒者,因为已经失去了法律上的存在依据,他们中有许多人的精神处于不安定状态。”
不错,加藤想,从政府的角度看,抗拒者不是人,而是被视作不能再活下去的个体,心情怎么能好呢?
“为了能团结刚形成的脆弱社区,必须有一位深孚众望的领导者。除了先生,没有人可以担当这一角色。先生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为了满足居民的期待,他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成为了一名抗拒者。”
“现在生活在那个镇子上的人都是以前岛镇的居民吗?”
“大部分是。但也有人不是。”
“那些原本不是镇上居民的人,是怎么知道镇子的存在的呢?”
“……我也不太清楚,但抗拒者的世界中也有类似于秘密情报网的东西。他们肯定是通过这一网络风闻到的。”
加藤觉得男人是在故意含混其词。在眼睛看不到的时候,反而能从声音中听出细微的变化。这应该是男人不愿意提及的话题吧。
“我还看见了孩子。”
“抗拒者只是法律上被剥夺了生存权,但肉体上都还保持着年轻。男女聚集在一处,互相爱慕乃是自然之理。住在一起之后,自然就会生孩子。对抗拒者来说,一旦被发现就很可能会死,抱着这样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态,他们愈发渴望男女之情、家庭之爱的慰藉。”
“镇上既没有医生,也没有医疗器具,竟然生了那么多孩子,真是了不起呢。”
“有些女人有生孩子的经验,多亏了她们协助,产妇才得以顺利分娩。不过……”男人的声音沉痛起来,“有的孩子好不容易生下来,结果很快就夭折了;有的孩子活下来了,但产妇却没能闯过鬼门关。”
镇上的生活十分艰辛,但镇上的人们仍努力地活着。加藤从中感受到了人类原本具有的生命力。
“在一片不毛之地生聚教训,缔造新国家——这听起来简直是神话啊。”
“不错,就像缔造国家一样。”
“你是怎么同这一‘建国’过程产生联系的呢?我知道你同先生有师生关系,但你既不是岛镇出身,也不是抗拒者,你没有不得不加入这个镇子的理由啊。”
“如果我用‘自然而然’来作答,您肯定不会接受吧。”
“你不想说?”
“我没有信心可以解释清楚。”
“不用解释得太清楚。”
男人终于不再犹豫,开口道:“我同那个镇子的缘分起源于农药。”
“农药?”加藤大感意外,“这是怎么回事?”
“就是一种洒在农作物上的预防病害和虫害的药物。”
“这个我知道……”
“那是先生入住镇子五年后。那一年,全国范围内,梅雨期反常地长。气温持续走低,雾一样的细雨下一阵、停一阵。”
“这同农药有什么关系?”
“因为稻瘟病。”
“稻瘟病……”
陌生的病名。加藤只是人类疾病方面的专家,对植物疾病几乎一无所知。
“从事稻米生产的人,对这种疾病无不闻之色变。听说今年也会大规模爆发稻瘟病。”
“稻瘟病真有这么厉害?”
“最糟的情况下将颗粒无收。到时候,整个日本都吃不到大米。”
“可是,日本应该也有能抵抗稻瘟病的稻种吧。”
“就算存在那样的稻种,它的抗病效力也无法持续十年之久,因为病原菌会自行变异,反过来战胜稻种。
“如果大规模爆发稻瘟病,农业劳动者将大量购入农药,以备不测。因为用了农药的话,多少可以保证有所收获。那一年,抗瘟剂很快就脱销了,很难买到。在这种情况下,先生主动联系到还在上班的我,询问能不能帮他搞到抗瘟剂。”
“上班?就是在大学里工作?”
“不是。先生离开大学的同时,我也离开了研究室,在一家农药生产商的研究所谋得了职位。当然,我这份工作也是托先生的福才找到的。”
“所以才托你搞农药啊……”
“那个时候,镇子的稻米生产行将步入正轨。镇子的粮食全靠自给自足,倘若稻米绝收,将严重威胁到镇上居民的生存,弄不好就可能有人饿死。先生似乎被逼得走投无路了。”
“你肯定很吃惊吧。”
“那是当然的。先生的生存许可期限早就过了,我还以为他已经死了。但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我对他能在这个时候信任我感到非常开心。这种事情,不可能托付给不信任的人去办。”
“你把农药交给了先生?”
“在研究所里,实验用农药可以自由使用。就算丢失了一两袋,也不用担心会被发现。我就带着抗瘟剂和也许会派上用场的农业用杀虫剂去见先生。”
“去那个镇子?”
“怎么可能?是一个隐蔽的地点。”男人叹了一口气,仿佛这样做就能帮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一样,“整整五年了。我见到了本以为早已过世的先生,欣喜万分,不禁流下了泪水。可是,先生向来厌恶哭哭啼啼,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似乎在怪我小题大做……先生的脾气一点儿都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