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地球之行 第一章 齐诺比娅女神庙(第6/16页)
“嗨,你到了。我就送你到这里了。前面那个村庄你可以找到车辆去镇上,应该不到半小时的路程,镇上有驻军。”高个子男子转身对他说。
“不,你不能一个人走。你一个人会有危险。”哈赛姆连忙上前拉住高个子男子的胳膊说。
“没关系,我不会去IS的控制区域。别担心我。”高个子男子感谢哈赛姆的关怀,“你就像我的教父一样慈祥。”
“我是说……好吧,我承认,是我担心自己的安全。你知道,我刚从IS手中死里逃生,我的人都死了。从这里去往镇上的路,我担心凶多吉少,请原谅我的自私和畏惧。”哈赛姆央求说,“我们一起去镇上吧。到了镇上,我弄一部车给你旅行岂不是更好吗?那里有美国人,有我的朋友,我们可以在那里饱餐一顿,就当我谢谢你的救命之恩。”
“好吧。”高个子男子怜悯地望着哈赛姆,答应了他的要求,“送你到镇上,我再离开吧。”
他们在村庄里找到一辆破旧的小卡车,高个子男子支付了一些钱,卡车的主人送他们去了镇上。
一个多小时后,哈赛姆为自己的好奇心付出了代价,他的专机在叙利亚境内失事。他还是死在了叙利亚,以另一种生命终结的方式被死神带走。
很难说,是好奇心害死了他,还是邪念害死了他。
IS极端组织没有放过虚张声势的机会,宣称对美国科学家哈赛姆死亡事件负责。
“女神庙复原”和“哈赛姆死亡事件”占据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
4/一个月后,美国联邦调查局,菲利普警官受命调查“哈赛姆死亡事件”。
菲利普警官跌跌撞撞地进了繁忙的办公室。昨晚,他又喝多了,头还有点晕乎。这个无酒不欢的警察,正义勇敢,但是不通世事,时常窘态百出,四十多岁还是小警官,他对做官一点兴趣都没有,喜欢独来独往。
他的领带耷拉在颈脖子上,流氓式地坐到一个新来的女同事露西的办公桌上,和露西打情骂俏。露西一头短发,看上去像男人,戴着一副笨重的黑框眼镜,毫无女人味,她被上司史密斯安排在开放式办公室里接电话。
在这个男性主导的大办公室里,只有菲利普警官对她热情,其他人似乎都很忙,以至于没空搭理她。
露西在跟菲利普抱怨办公室里被冷落的待遇。
“怪谁呢?我的甜心,不用悲天悯人,长吁短叹的,只要你会穿高跟鞋,我保证问题就能解决。”菲利普调侃她说。
“我已经接了一个月电话了,史密斯什么时候才能让我参与办案呢?”
“我比你更急,我已经两个月没有性生活了。”菲利普油嘴滑舌地说,他拿起露西办公桌上的苹果,啃了一口。
“只有两个月?我听同事说,你已经两年没有约会了。”露西翻了个白眼,偷笑着。
“耐心,多么可贵的品质,知道吗?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菲利普学着神父的模样嚷嚷起《圣经》来。
“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露西也挺起胸膛,昂起脖子嚷嚷了两句。
两人在办公室捧腹大笑起来。
“不过,说正经的,约会对我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应付女人比应付间谍还难。女人总是让人捉摸不透。见过海市蜃楼吗?漂亮的女人就像海市蜃楼一般,是生活的七彩光给我折射的虚像。”菲利普灰心丧气地说。
“那我呢?”
“你?嗯,你不是女人。你是……”
“菲利普,别泡妞了。你来得正好,有个大案交给你!”上司史密斯从办公室伸出头来冲他喊道。他视菲利普为眼中钉,这个“烂人”这次是在劫难逃了。史密斯私下称呼菲利普为“烂人”,因菲利普时常无视纪律,不把上司放在眼里,却总是交上好运,再难的案子也能破解,总统还为他颁过勋章。
“是的,长官。”菲利普左摇右晃地回答。他哪里知道,精明的上司会扔给他一个烫手山芋,派到叙利亚执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破解“哈赛姆死亡事件”之谜。
“搞不定这个案子,我们都要去见上帝。”上司威慑说,递给他一摞资料,“搞清楚哈赛姆有没有间谍嫌疑,现在白宫担心伊朗人和叙利亚人,还有俄罗斯人会不会私下和哈赛姆有接触。”
“哈赛姆死亡事件?间谍?这真是天大的案件啊。您放心交给我?”菲利普打了一个嗝,猛然清醒,文件上那赫然在目的几个大字是他的醒酒器,更是警员们眼里的瘟神,“对不起,刚才吃了一个苹果。苹果嗝!”
“是苹果在酒精里发酵的嗝。”史密斯说道,并嫌弃地摆摆手,用文件夹散开刺鼻的空气。
菲利普听同事们讲过,这个案子有多难,一个月过去了,一点头绪都没有,唯一的黑匣子也在运回美国的途中被盗。
在叙利亚仓促听过黑匣子声音的联邦探员们说,绝大部分的内容是信号干扰过的吱吱声,只有一小段机长、哈赛姆、女助理、男助理说笑的声音,最后的部分出现一个男人的声音,只有三个字“太迟了!”关于此案的线索非常少,疑点却很多,加上远赴叙利亚、伊朗收集线索,多有不便,负责此案的联邦调查局的警员们非常疲惫。
白宫给了联邦调查局很大压力,封锁了一切消息。政府担心媒体的诸多不利报道,将叙利亚战争、美伊关系的报道升级,影响中东局势。
几乎所有的美国主流媒体一致播报,非常低调:“我们尊敬的科学家哈赛姆先生,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对于飞机在叙利亚境内失事并未提及,更不用说公布此事件是“谋杀”。有几家主流媒体还特意为哈赛姆制作了纪录片,循环播放,纪念他对美国乃至世界生命科学的卓越贡献。
但是,千军万马也阻挡不了媒体人寻求真相的好奇心,关于“哈赛姆叙利亚境内飞机失事”的消息不胫而走。社交媒体上,人们对“哈赛姆死亡事件”议论纷纷,“亵渎女神的代价”、“叙利亚和伊朗蓄谋已久的计划”、“俄罗斯人参与了这件事”、“挑衅美国人”、“被西化的伊朗裔美国人成为圣战的对象”,这些言论致使美国政府和联邦调查局的官网一度瘫痪。
唯恐天下不乱的政治家们也出来发表高论,居心叵测。
在遥远的某个东欧国家的旅馆里,一个挺拔的背影从沙发上起身关掉了电视机,金黄色的头发在阳光下发出闪闪的光亮。
可笑的人类。他们把“凶手”想象成战争的导火索、刽子手。他有些焦虑,低估了事态的发展。他抚摸着形影不离的背包,对背包说,“我做错了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