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7/7页)
[234]此篇头诗源于作者自己创作的诗歌《复仇女神》,该诗写于“(1917年)万圣节后黑暗而又凶险的凌晨”(《书信选集》第一卷,第51页),首次发表于1918年6月的《流浪者》上。
[235]位于普罗维登斯中心城区的一个社区,在普罗维登斯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意大利裔美国人聚居区。
[236]此处指普罗维登斯阿尔维尔大街上的圣约翰天主教教堂,建于1871年,毁于1992年。
[237]位于学院街和展望街,建于1910年,以约翰·海(1838—1905)的名字命名。约翰·海是布郎大学1858年级的毕业生,美国内战期间曾做过林肯的私人秘书,后做过麦金利总统和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国务卿。在当时,约翰·海图书馆是布郎大学的主图书馆,现馆藏着各种善本和手稿,其中也包括与洛夫克拉夫特有关的许多文献。
[238]这里提到的作品既是作者自己的作品,也是布洛克在作者的指导下创作的作品。《深幽掘魔》可能喻指布洛克早期创作的短篇《深幽亵渎》(现已遗失),洛夫克拉夫特1933年6月曾经读过该短篇的手稿。《纳斯谷游记》喻指洛夫克拉夫特的几个短篇:纳斯最初在《降临在萨尔纳斯的灾殃》出现过,纳斯谷在《秘境卡达斯梦寻记》出现多次。《星外食魔》则喻指布洛克创作的《外星怪物》,正是该短篇激发了洛夫克拉夫特创作《黑暗狂魔》的灵感。
[239]纪念堂位于贝内菲特街,是罗德岛设计学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乔治王时代风格的法院大楼钟楼”位于中心大街30号,建于1927年至1933年,是新乔治王时代风格的普罗维登斯地方法院大楼。
[240]产业托拉斯大厦建于1926年至1928年,是当时最高的大楼。
[241]美国著名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学会创始人兼第一任会长,以其设计的哥特复兴式教堂而闻名于世。
[242]德国及中欧国家的节日,在英语国家为“五月朔节前夜”,时间均为4月30日。
[243]多利安柱式是一种最基本、最古老的柱式建筑,由多利安人创造于公元前7世纪初叶,主要流行于希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多利安柱式不讲究装饰,给人以朴实,庄严之感。建于公元前7世纪的赫拉神庙和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阿波罗神庙都是多利安柱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244]此处可能指作者在《秘境卡达斯梦寻记》中杜撰的“上古手语”,是现实世界和梦幻世界的居民都使用的、旨在保护自己不受超自然力伤害的一种神秘手语。
[245]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其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至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
[246]古埃及人用来表达神圣生命和秘密智慧的十字架,外形像希腊第19个字母τ(象征“生命”),上方加一个圆圈(象征“永恒”)。
[247]参阅《时光魅影》中的相关注释。
[248]参阅《疯狂山脉》中的相关注释。
[249]据说是讲述藏族起源的古代善本。
[250]准确地说是创刊于1880年的《电讯晚报》,1906年更名为《论坛晚报》和《电讯报》,1906年至1908年间,每月都刊登洛夫克拉夫特的天文学栏目。
[251]作者写这篇小说时,圣约翰天主教堂的神父名叫弗朗西斯·J.菲尼。
[252]此处的奥林·B.埃迪暗指作者的老同事克利福德·M.埃迪(1896—1971),在1923年至1924年间,作者曾为他代笔在《诡丽幻谭》上发表过几个短篇小说。
[253]指下文中提到的《普罗维登斯日报》。
[254]托马斯·A.多伊尔分别于1864年至1869年、1870年至1881年、1884年至1886年间任普罗维登斯的市长。
[255]亚瑟·梅琴在1904年发表的《白人》中杜撰的一种语言,作者在《敦威治恐怖事件》第一次借用了该术语。
[256]参阅《疯狂山脉》中的相关注释。
[257]传说中印度洋上“失踪的”大陆。据博学家恩斯特·黑克尔推测,生活在南部非洲和马来半岛的狐猴和其他动植物也佐证了该大陆的“失踪”。
[258]对埃及的旧时叫法,语言上对应的是希伯来语中的“哈姆”。在《圣经·诗篇》(78:51)中,“哈姆”喻指埃及。
[259]创刊于1829年的《普罗维登斯日报》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普罗维登斯的大报。
[260]准确地说是《晚间公报》,创刊于1863年。1976年,与《日报》合并,组成《普罗维登斯日报公报》。作者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订阅这份报纸。
[261]作者杜撰的隐形神魔,是外太空上帝们的统治者。
[262]作者杜撰的教堂。
[263]作者杜撰的行星。
[264]参考《墙中之鼠》中的相关注释。
[265]位于仙女座星系,是双子绿色恒星的一个行星。
[266]爱伦·坡的名作《厄舍府的倒塌》中的角色,作者曾在《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中指出,罗德里克·厄舍、他的双胞胎妹妹和古老的厄舍府本身的灵魂是融为一体的,这里暗示此时此刻布莱克和“黑暗狂魔”的精神已融为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