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3页)

而原本玛丽科维每天顶多只能喝上一碗面糊,因为华宁做的准备充足,她们两个每天都可以吃一包压缩饼干,这种饼干非常扛饿,自然也让人多了些体力。

华宁知道的关于玛丽科维的细节性事情不多,但因为本身就足够心细,也通过自己的聪慧躲开了不少的危险。

玛丽科维本身对华宁只是逐步地产生好感,却并未完全放松警惕,直到这天两人跟六七个丘臣士兵挤在一起休息时,华宁检查了一番身下的东西,仔细地摸了一遍。

车臣士兵说道:“快睡吧,否则又赶不上了,这底下应该没什么,都是安全的。”

都是他们临走之前准备的东西,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可华宁却摸到了两个硬的东西,眉头一皱,玛丽科维掀开垫子一看,一群人立即倒吸一口冷气,那是两颗手榴弹!

若非华宁及时发现,他们说不定全部都被炸死了!

这样危险的事情每天都可能会发生上千次,最终,玛丽科维跟华宁在患难中建立了旁人都无法想象的友情,两人也是第一次觉得遇到了生命中的知己。

他们利用手里的相机和笔,把丘臣反政府武装组织的残暴证据拿到手,吃了很多苦头再把这些公之于众,很快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丘臣每天好几千人死亡,如果世界人们不重视的话,也许哪天那些恶贼的刀枪就会对准自己的脑门啊!

联合国很快启动强硬的措施要求丘臣政府给出说明和态度,而其他各国迅速出动援助,丘臣总算在两个月后回归了平静。

而自此以后,玛丽科维跟华宁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两人一起参与了科所战争,柏丽尔动乱,阿奇利尔战争,在炮火中互相掩护,一起冲向真相,无数次联合起来为那些无辜的难民争取真相。

在原本的世界剧情里,玛丽科维是会受伤成为俘虏的,虽然勉强被她的祖国救了回去,但却失去了一只眼睛。

这一次,华宁组织了这场祸事。

因为玛丽科维对于战争真相的追逐,每当哪里有战争,当那些内心有鬼的战争发起者知道玛丽科维也到来之后,无不把她当成眼中钉,试图拿下她。

在华宁的帮助下,玛丽科维成功地逃过了那些人的追捕,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较量,让两人感情越发深厚。

总有人说,是华国的女记者华宁故意接近玛丽科维,讨好玛丽科维,但只有玛丽科维知道,自己的命是华宁救的。

如果不是华宁,她不会这么侥幸地逃脱了那多次。

而一次次战场上的表现来看,华宁更让她折服。

她有一腔勇气,华宁也有,她有许多的大爱,但却觉得逊色于华宁,华宁来自于一个曾经受过欺凌与践踏的地方,比她更了解战争的伤痛!也是更切身切心地在为那些无辜难民考虑!

因此,在一次采访中,玛丽科维直接说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比我更优秀,那就是华国的记者华宁。”

他们一路同行,互相成就,这种经历过生死的友谊自然是其他人看不懂的!

但因为玛丽科维成名在前,在这许多年之间,世界上很多人对华宁的评价都是她为了追逐名利才去结交玛丽科维。

直到这一年,原本是玛丽科维会中弹身亡的这一年,华宁为了救她跟另外一位日国的战地记者,肩膀中了一颗子弹。

那天她明明提醒过,玛丽科维已经被人盯上了,要他们尽快转移战地,可那位日国的记者依旧去邀请玛丽科维去帮助一些难民。

等到两人赶过去之后,才发现所谓的难民已经成为了一地的尸体。

华宁得知消息之后立即开车赶去救玛丽科维与那位日国的战地记者。

等她才让两人上了车掉头准备离去,不知道哪里来了一颗子弹,直接打中了她的左肩膀!

玛丽科维在后座尖叫起来:“华!你怎么样?我来开!”

华宁痛得钻心,她觉得自己根本就无法把控方向盘了,可如果车子停下来,三个人都会死。

她声音哆嗦:“我很好,没事。”

她咬着牙,用尽全身力气一踩油门汽车冲了出去!

玛丽科维内心震惊,她看着华宁瞬间被血浸湿透的肩膀,心中无比后悔,而又愤怒!

旁边的日国记者大叫:“你开快一点!华国人都是这样开车的吗?再不快一点,我们就都死了!”

玛丽科维冲他大吼:“蠢货!闭嘴!”

直到前面拐进一个稍微安全点,华宁踩了刹车,而后身子猛地一倒。

玛丽科维叫着她的名字眼泪夺眶而出,而那位日国的记者瞬间也说不出话来了。

华宁不计较前嫌,救了日国的记者,很快就传到了世界各国,玛丽科维一边为华宁的伤势奔跑,一边去难以克制地控诉。

“有些人就是他妈的畜生!”

那位日国记者最终才不情不愿地出来道谢,而华宁的肩膀中弹,所幸没有伤及要害,昏迷了半个月总算是苏醒了。

她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战地女记者甚至比玛丽科维更令人肃然起敬。

玛丽科维主动搜集整理了这些年华宁在战场上的身影,一张一张的照片,每一张都是令人震撼的。

这是一位让世界所有人都警察的华国女英雄记者啊!

更是她的救命恩人。

玛丽科维跟华宁成为了至死之交,两人互相交换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华宁只说是希望人类和平,玛丽科维大笑起来:“亲爱的,我知道,你的理想不只是这个,但是你放心,我会帮助你。”

一年之后,玛丽科维与华宁一起举办了一场记者摄影展览。

因为两人在世界记者届的身份,参加展览的人非常多。

而这一场展览是举行在美利国最繁华的都市里,来了很多世界各国的名人,普通人甚至都拿不到票进场。

各国记者都以参加这场展览为荣,当然,此时仍旧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比如几位日国记者。

因为这几年华国的发展已经赶超了日国,体育,科技,经济等等,都让日国这个小国望尘莫及。

但民族之间的仇恨让日国不肯去正视华国的强大,反倒总是会酸一把。

“华宁只是沾玛丽科维的光而已,这场展览只是玛丽科维的个人展览。”

“对,如果不是冲着玛丽科维,我才不会来的。”

一群日国记者笑得很是奇怪,不住地低声嘲讽。

这场展览的确非常高端,毕竟玛丽科维与华宁这些年的经历是他们付出一切都赶不上的。

所有来宾都看的非常过瘾,只是到了最后,却出现一幕让人群哗然的场景!

最后一个展览场馆内,进门就是一副非常残忍血腥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