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5页)

“他是修真界的散修出身,在散修之中威望极高,而且因为其人重信又好爽,修为又高,在他的身边聚集了许多散修,并且成立了散修之中最大的势力三界盟。”

在姜小楼莫名的眼神之中,长老补充了一句,“当然,这个三界盟和现在的三界盟并不相同。这个三界盟是真正的三界盟,仙、魔、妖三界不计其数的修士们加入其中,共尊夏太子为盟主。在当时,三界盟要远比道门剑宗之流势力更大。现在这个三界盟,不过是胡乱取了一个名字罢了。”

说道这里,长老的语气之中难免有了一分嫌弃和惋惜。

姜小楼表情冷淡,并没有为长老描述的三界盟势力之大而震动。

“三界盟势大,就有人起了心思,欲以三界盟在九州为尊,而夏太子当然就是当仁不让的九州共主。这件事情并不是夏太子自己所愿,但是当时情势所迫,为了三界盟的将来,他也不得不接受此事。”

姜小楼点点头。

她又不是没有读过史书。姜小楼太懂了,不就是黄袍加身么——至于是否自愿,全凭一张嘴罢了。

“因为这件事情,在那个时候三界盟和道门剑宗之类的势力关系非常紧张,但三界盟本身就是九州最大的势力,夏太子又一力拉拢妖族,”半妖长老的脸上浮现出来一丝悲意,叹息道,“半妖一族,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而且越来越多。”

“在当时,半妖的修炼问题弊端还不曾完全体现出来,因为夏太子推行的妖类和人族的融合,越来越多的妖类和修士相恋,也有妖类进入了人间。”半妖长老道,“但就在这个时候,夏太子死了。”

听到这里,姜小楼终于有些惊讶了,“啊?”

这个夏太子难免也死得太快了一点,显得他的一生都有头没尾的,戛然而止。

“夏太子死后,三界盟无主,三界盟的修士们谁也不服谁,内战数年之后,三界盟彻底崩塌。半妖的资质问题也浮出水面,妖类和人族决裂,再也不涉足人族之地。此后三千年,散修又是一盘散沙。”

半妖长老平静地讲完了这个故事的结尾。

姜小楼问道:“夏太子修为几何,是怎么死的?”

“据传闻,夏太子可以一人战十位化神,离飞升只有一步之遥。但是,他被暗杀而死。”

以一敌十!

姜小楼能猜出来,倘若半妖长老的所有讲述都没有添油加醋的地方,那么这十位化神修士应当是当时的那些大宗门联合派出来的——但被夏太子一人打败,足以见其修为境界之高了。

可是他的死法,却和一个大修士一点也不相配。

姜小楼冷冷问道:“他这样的修士,会被暗杀?”

这里是修真界,修为境界决定一切,可不是凡间。就算是最顶尖的刺客,也不可能轻易杀死一位化神之上,少说也有大乘期修为的修士了。

长老道:“我并不知道内情,但事实即是如此。”

姜小楼并没有逼问他。

这个刺客的身份她心中清楚,当日宇文十背后那长老也说明白了,正是绣娘的影子。

姜小楼也深深知道影子的可怕之处,哪怕她已经避过了第一针,也机缘巧合进入了第二针之中。

正是因为她进入了第二针,体悟过第二针之中凝滞的时光,才更能明白黑针的可怕之处。

时光不可倒流,这个天地之间最为严苛的规则被绣娘借用之后,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无比可怕。

而且,事不过三,姜小楼也同样知道,影子的第三针是最为可怕的一针。

夏太子同样躲过了前两针,但是在第三针之时,强大如他,而且还是在最巅峰之时,气运无比昌盛,天下归心,他却也死于影子的黑针之下。

姜小楼忍不住去想,在夏太子之前,同样死于黑针的人该有多少?

她的面色有点难看,长老沉默着,直到许久后,才打断了姜小楼的思绪。

“看来,三千年的时光,足够让夏太子之名从修真界消失了。”

长老的语气之中,有着深沉的叹息。

姜小楼却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三千年了。”

修真界千年一代人已经很勉强,谁还会去可以记得一个三千年前的古人,尤其是这个人并非大宗门出身,还是散修。

散修各有目的,本来就是一盘散沙,三界盟散了之后,姜小楼不用想也知道,其中的修士们各奔东西,哪管什么夏太子。

而且,倘若三界盟当真曾经势大到能够和道门剑宗抗衡,夏太子又如此强悍,那么这些大势力的掌舵人更不会留下来夏太子的记载来丢自己的面子了,最多也只会口口相传。

种种原因之下,这个曾经汇聚了三界风云的夏太子,就已经完全湮灭在了无情的时光之中,除了这些寿命很长,又和他关系很深的妖类和半妖之外,并没有人会再怀念他。

“多谢。”

这位半妖长老讲的故事很有用,虽然他知道的似乎并没有宇文十背后那个半妖长老更多。

但那个半妖长老知道的也未免太多了,难怪跑得那么快。

姜小楼依然还有一些疑惑,可也知道自己暂时是找不到一个靠谱的知情人了。

她看向长老道:“你有什么要求,可以说了。”

那长老郑重地道:“楼主是知道的。”

“我不做慈善。”姜小楼道,“但如果得用,我不介意给你们一个机会,小金这样的就很好。”

说来说去,这个长老不过还是想要让族中的小辈出山罢了。

姜小楼不明白他的目的,而今修真界并不太平,天外楼更是一个小小的风云汇聚之地,出山还不如在族中安全。

但是长老有此意,她也不会拒绝,就当是报酬。

长老诚恳地拜谢,姜小楼没再和他多礼,而是径自离去,剩下的事情交给金缕衣。

……

金缕衣走进茶室,坐在姜小楼曾经坐着的位置上面。

他面前那盏灵茶已经凉透了,姜小楼没有动,金缕衣也没有动。

“现在您满意了吗?”

长老点点头,但又摇摇头。

他依然保持着青年模样,但从一个年轻人的脸上流露出这种苍老的神色来,只是配上那一弯湖泊一样的眼睛之后,却也没有那么违和。

金缕衣和长老对视,眼神同样沉静幽远,就像是深深的一曲水。

长老欲言又止,最后问道,“你呢,现在你满意了吗?”

“我觉得这样很好。”

“既然如此,那便如此。”

长老知道自己再说任何话都不会有用处了。

……

金缕衣将长老送出了仙魔战场,才又回到了天外楼。

他比姜小楼要忙一点,因为天外楼诸事除非需要姜小楼亲自来裁决的,全部都被压在了金缕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