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四年6月9日 晴 万水千山总是情(第2/2页)
这个回答幽默不失犀利,金国的使臣不约而同的看向那个提出蠢问题的使臣,眼神里都是嗔怪,但却没人会责怪宋北云的口气嚣张,因为在座的人基本上都读过那本经济概论了,里头的东西着实是让人耳目一新,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金国的尖子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金国太需要一个完整的经济市场了,他们来这里一个是为了能和宋达成合作,再一个就是能学习大宋先进的市场经验,将先进的东西学回去,振兴本国。
这基础的东西还没弄明白呢,就想着刁难老师?这不是脑子有问题又是什么。
“好了,诸位只是个玩笑,市场和经济不是只言片语能够说明的。”小宋笑着站起身来:“大家既然之前都已是在此驻留过,我们便不浪费时间了,请诸位使臣移步工坊。”
其实一开始,很多人也不是很理解宋北云的举动,为何要让这金国辽国的人来到长安经商办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的厉害之处。
首先大量的资金涌入到了长安境内,活钱带来的能量是源源不断的,许多人涌入城市中务工,闲置的田地则以租赁的方式交给了国家,国家再雇佣别的地方的人来进行工作,比如之前辽国的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
而投资带来的大量就业机会也吸引了大量别的地区和国家的人进行迁徙,比如西夏因为赔款的原因导致税收大涨,许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来到了长安定居。
整个长安在被宋北云接手时可是一派破败,可只是一年的时间,如今成为大工地的长安城已经可以预见的将要成为继金陵、辽新都之外的第三大城市,甚至可能在规模上还要更大一些。
百姓有了收入、有了资源,很多设想中的事业就能够开始得以发展,大量的生产力量聚拢在一起之后所带来的质变,其实现在还没人发现,不过只需要过两年,大家就会发现城镇化所带来的生产力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