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 清穿文世界33(第3/5页)
她想了想,先是丈夫,然后是儿子,她有三子一女,要说应该是长子,毕竟古人都信赖长子,但妇人耍了一个心眼,“就我大儿媳吧。”
妇人和大儿媳关系还可以,但婆媳之间不可能没有嫌隙,所以比起亲密,大儿媳是远远排不上边的,比不上儿子和女儿,也比不上丈夫,甚至比不上她身边的嬷嬷。
这个选择别说其他人想不到,就连宫女都惊讶了一瞬。
今天在这里登记,她有遇到写儿子,女儿的,也有写贴身下人的,有丈夫和父母的,甚至有公婆的,就是没有人会写儿媳的名字。
就是那种号称婆媳关系非常好的家主,也不会写儿媳的名字。
不过宫女很快就回过神来,示意太监把名字写上,然后又递给妇人一份契书。
不是别的,只是一份同意书,如果妇人去世,钱财没有取出,可以由指定继承人拿着契书来取,但在妇人没有死的情况下,这份契书是不奏效的。
“夫人您放心,我们很快就会派人看清您指定的人长什么样,记住她。当然,这个消息不会告诉她,如果有一天您出了意外,但钱财还在的话,我们会主动通知您指定的人来取,所以在这之前,您得把一份契书,悄悄地交给这位指定人。”宫女说道。
妇人点点头,同时也问了一句,“那这个指定人能修改吗?”
“可以,两年一次。”宫女肯定地道。
其实这套方法非常复杂,既要记清楚存钱的人长什么样子,又要记住指定人是谁。
这是不能大规模推行的法子,只能在京城上流圈流行。
而且还要银行的柜员们,长长久久都在,而不是经常换人。
这点倒是没问题,因为这些柜员,是宫里的宫女和太监,原本就是宫人,没主子发话,他们是走不了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虽然夫人们认识到了其中的好处,可大部分人依然心存疑虑。
钱财放在身边,找个隐蔽的地方藏着,才是最安全的。这样的想法根深蒂固,再加上这是在清朝,对丈夫顺从的思想,存在在大部分女人脑海中。
有人想要经济制裁丈夫,但也有一大部分是不乐意的。
所以为了达到最大效果,才出了这个一个法子,告诉她们,存在这里是非常安全的,比放在自己家的库房都安全。
因为在自己家,你还要防着被败家子偷光,可在银行就不一样了,她自己不主动取,谁也奈何不了。
而且还不怕意外,因为银行会主动提醒指定的人。
这让某些身体比较差的妇人,想到了一个主意。
其中一位柔弱妇人询问道,“那你们提醒的时间,是我死后,还是存期到的时候?”
“是存期到的时候,”宫女微笑回答,“如果您存一年,那一年后您没有来取,我们会主动上门提醒您,如果发生意外,我们会找您指定的人。”
柔弱妇人双眼泛出神采,“那是不是我存十年,你们会在十年后再来?可以悄悄的吗?不让任何人知道?”
“可以的。”宫女微笑,同时明白了她想要干什么。
这才培训的时候,福晋就已经和她们说过了,如果不出意外,肯定有体弱的夫人,想要存钱给自己的孩子。
这相当于帮她们保存留给子女的嫁妆。
这位夫人就是这样,“我,我身体不好,也不知道能活多久,但我有一女儿,我想要指定她,就存十年,十年后她也就及笄了,长大了不会再被人骗,无论嫁没嫁人,都有一份银钱保障。”
“没问题,夫人,我们来签契约吧,您只要悄悄地把契书给您的女儿,十年后我们会来通知您的,如果您不在,我们会通知贵千金。”宫女笑着道。
柔弱妇人热泪盈眶,激动地签下自己的名字,以及女儿的名字。
和她相似的妇人还有很多,有的是为了自己,有的是为了子女。
甚至有人觉得自己儿子是纨绔,要是这么花下去,不等她死,家产就耗光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钱存在这里,看她儿子还怎么花。
并且还规定了,一年可以取一次利息,这就保证了等家里的钱财花完之后,儿子不至于饿死,真真是大好事。
京城的富贵人很多,可在三十几组人工作的情况下,事情进展顺利。
已经存好,或者进去后不打算存的,出去后就被迎去了不同的地方。
这次是根据她们的身份划分,毕竟如果你让一个王爷福晋和商人妇待在一起,谁也不自在,于是干脆各玩各的。
相同身份的人聚在一起,才能找到合适的聊天,才可以悄悄打听对方的打算。
有些自己没想到的,听了其他人的话,说不定就恍然大悟了,然后转回去继续存钱了。
这样的人还不少,毕竟那种把女人存嫁妆给子女的业务,是隐形的,没有明说,有人想到了,当然就有人想不到。
于是经过一番聊天,真有人又回去了。
圆明园几乎热闹了一整天,等到傍晚终于把所有人送走。
洛霜这一天啥也没干,就陪着宗室福晋们说话,并且她还拉来了九福晋当助力,可依然累得够呛。
把人送走后,她就摊在炕上,好在只这么一回,之后银行就要在京城正式开起来了。
而她完全可以当甩手掌柜,因为九福晋上手了,并且她还拉了八福晋,十福晋,十二福晋帮忙。
有着四人在,不需要洛霜多操心什么。
莲香在旁边报账,“一组总数是三十四万两,二组是四十三万两,三组是十八万两……”
最后的总结果,有六千万之多。
洛霜都吓了一跳,去年的税收有没有这么多?估计没有。
怪不得说古代的财富都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瞧瞧,这仅仅是京城贵妇人们手里的嫁妆银子,再加上一部分家里的现银,就是这个数。
还没算他们的其他资产呢,什么田地店铺,古董字画,珍稀古玩之类的。
啧,自己这是薅对了羊毛啊!
这仅仅是京城的,大清这么大,哪个地方没有几个富贵大族,尤其是江南,有钱人更多。
然而这事可一不可二,可在京城不可在别的地方。
因为在京城,睿亲王的身份,众人是认可的,至于其他地方,不是说就不把睿亲王放在眼里,而是不那么信任。
算了,反正现在这些钱已经够用了,除了还国库的钱,以及自己未来的计划,还剩下很多。
其他地方的银钱,等九阿哥回来,把经济盘活,他们看到有利可图了,自然会把银子拿出来。
卫其轩回来的时候带了话,皇上在畅春园,让两人明日一早就去面圣。
这也正常,今天这出闹得这么大,雍正不可能不关心,能等到明天,而不是今晚就把他们叫过去,也是因为他女子的身份,避嫌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