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六章 清穿文世界36(第4/5页)

九阿哥一噎,狠狠的道,“我倒要看看十四弟怎么管住媳妇,最好呢你回复,十四弟妹在,府里的女人也在,老老实实等你回家!”

说着他还看了那禀报的下人一眼,只见他立刻低下头,一言不发。

十四有了不好的预感,“就我家那啥也不懂的,她还能出门做生意?别不是被人骗光了吧?”

下人使劲压着嘴角,不叫脸上的笑意泄露出来。

十四福晋比九福晋还疯,九福晋是一边管理女子商会,一边经营自家的产业。后院的女人都带出去了,但也都在她身边当着秘书或管事。

十四福晋就不一样了,她在报社工作,当着审稿编辑,后院的女人们被她要求一个月出五篇稿子,写不出来就被赶出去采风,或者做采访。

所以十四贝勒的府邸,女人们日日往外跑,甚至还会离开京城,去其他地方找新闻。

几年下来,这些女人被磨练得,语言之犀利,那是句句见血。

她们也是抨击朝臣的主力,火力全开之下,就连张廷玉大人都不是对手。

当然了,因为她们有狗头军师张嫣大人。

张嫣大人相当支持女报的事业,经常亲自上阵写文点评那些官员。

因为她文笔好,再加上本人就是主政一方的地方官,懂得更多,缺点一找一个准。

而且她举贤不避亲,骂人不避父,张廷玉大人常常被她指出错误。

而女报的记者编辑们,在张嫣大人的带领下,其语言之辛辣,一般人真的受不了。

所谓丈夫祭天,法力无边,买月一出的点评,必有说十四贝勒缺点的。

总结下来,所有皇子会有的毛病他都有,所有兄弟的黑锅他都背,而这一切,就是他后院女人们的功劳啊。

这些报纸,朝堂当然会收集一份,每两个月就往军船上运一次,所有直亲王等人对京城发生的大小事,多多少少知道一点。

但三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不去看女报。

原因也很简单,女报报道的一切,都是和女子相关的,甚至首饰搭配,服装设计都有,男人怎么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不看的结果就是,十四任由福晋以及后院的女人们拿他祭天,承包了皇室子孙所有的缺点。

他,十四贝勒,太上皇的亲子,现任皇帝的亲弟弟,下任皇帝的亲叔叔,成了缺点的集合体,可喜可贺!

在京城的这些十四的亲人们,知不知道呢?

当然知道,太上皇和太后就有收集女报上的针砭时弊,不为别的,就是想知道,从女子的角度,到底是怎么想的。

以往,康熙从来不会重视女子的想法,他不觉得女子就是没脑子,他是孝庄养大的,深深懂得女子的智慧。

然而但是,封建制度下的基本根基,要的就是女子要听话,要顺从,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康熙的一贯做法,禁止女子干政。

可从他退位才几年,他的想法也跟着改变了。

康熙是一个开明的皇帝,也是积极接受新思想的人,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他运用到了极致。

历史上之所以做出那么多守旧的行为,只是考虑大清的江山,考虑满人的统治。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么做是最合适的,比如闭关锁国。

可现在情况完全变了,他的思想也就跟着改变了,所以也让人注意女报,一些写得好的,他也会看看,然后思考。

因此,他也就知道了,自己的十四,成为了皇室缺点的集合体,其他人都是贤王,是王佐之才,唯有他,成了皇室的负面典型。

有点心疼,但这是人家福晋和后院女人写的,那……大概率是真的。

老十四啊,真是满身都是缺点,好在他是雍正的亲弟弟,不怕!

在康熙的带领下,皇家所有人都会关注女报,自然也知道了,十四成为了兄弟们的背锅侠,欣慰且幸灾乐祸。

在确定九阿哥不愿意走左边,看到那糟心的超市后,他们就选了右边。

你说巧不巧,女报正好开在那一条街上,并且,那里有好些专门接待女子的茶馆。

其中一间正好在读最新的女报,一位女先生字正腔圆的大声朗读。

而内容,恰好是说十四的!

十四呆住,十三也呆住。

直亲王,九阿哥:……

这说的,都是什么呀?!

下人在一边解释,“这片稿子是三月份登报的,据说就是十四福晋撰写的,说了十四爷的缺点,并警告天下的男人引以为戒。同时告诉天下女人,遇到这样的男人,要怎么帮助他改善缺点。”

十四脸涨得通红,咬牙道“爷没干过这事,爷没骂过福晋,更没有打过福晋,也没有在她怀孕的时候找新人!”

见鬼了,十四福晋怀孕的时候,他在上水战,军队里哪来的女人?

“她们是胡说,是骗人!”十四跳脚。

下人深深低着头,“知道,我们都知道,文章的开头说了,本文虽然是实例,但人物是虚构的,就像张三李四,十四爷您……也别太在意。”

“爷能不在意吗?爷的名声都被败光了。”十四怒吼。

周围人听到声音,齐刷刷看过来。

直亲王和十三,九阿哥直接驾马离开,远离十四,太丢脸了。

十四气得脸红脖子粗,可周围大部分都是女人,还都拿奇异的眼神看他。

十四不得不落荒而逃。

几人先各自回了府,洗漱一番,然后进宫给雍正禀告,一聊就是一整天。

晚上落锁后,他们也没回去,而是跟着雍正一起,出城去了畅春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雍正就喜欢晚上出发了,实在是白天城门口太挤,要是每次他出去,都要清场一次,实在太耽误事。

所以他就晚上离开,到了圆明园已经是后半夜了,休息几个时辰,第二天一大早,就可以去给康熙请安。

这次是五年以来,难得的一次机会聚在一起,除了十二要再晚几天回来,其他人都到了,也都住到了畅春园。

洛霜和卫其轩是昨天过去的,怀孕了嘛,得好好养着,在睿亲王府并不得清闲,每天都有很多人上门拜访,有的可以不见,但有的就必须见了。

宫里倒是安静,在阿哥所,除了偶尔要起给皇后和齐贵妃请安,不太需要应付其他人,因为宫里的规矩,进宫见人需要先递帖子,皇后同意了她们才能按上面的时间进宫。

而且一般午时前就要离开,能进宫的人也少,所以可以安静的养胎。

但现在天气这么热,宫里实在不是好的住所,院子小不说,还没什么绿植,又闷又澡。

所以最好的地方就是圆明园了,经过这几年的陆续修缮,园子里已经非常精致舒服了,而且雍正把一个很大的院子分给了他们,并且开了角门,他们想出去就可以出去,算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