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荒岛上的人 第十六章(第2/3页)
“是的。”赛勒斯·史密斯若有所思地说。
“再者,”水手接下去说,“若纸条老早写下,还被瓶子封存了多年,它肯定会受潮。不可能还像现在这样保存完好。”
居民们在瓶子里发现的纸条是最近才写的,水手推论出的事实更是让人不可思议。况且能正确写下达抱岛经纬度的人必定有着丰富的水文学知识,不是一般的水手可比。
“还有很多问题无法解释,”工程师说,“可我们不必着急,他愿意时必定会来说给我们听。”
接下来几天陌生人都一言不发,也并未准备离开高地周围。他一刻不停地在偏僻的地方干活,一刻也不停歇。他从不去“花岗石宫”吃饭,一再拒绝居民们的邀请,只独自吃些生蔬菜果腹。他晚上总呆在丛生的树下,天气恶劣时就躲进岩石缝里,从不回指定给他的房间。他还是和在达抱岛时一样寄居丛林。居民们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但是毫无用处。直到时机成熟,他终于在内心的驱使下不由得作了一次可怕的自白。
11月10日晚上八点,夜幕即将降临,大家正聚集在平台上的时候,陌生人突然来到了居民们的面前,眼中发出异样的光芒,他已再度恢复到野人的样子了。
见此情形,赛勒斯·史密斯和他的伙伴们都大吃一惊。陌生人在可怕感情的支配下变得如同一个发高烧的病人,是在看到同类以后感到难受吗?还是他已不愿意再重回文明的生活方式里?曾经的野人生活让他满怀留恋吗?看样子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他断断续续地说:
“我为何会来到这里?……你们凭什么强行将我带离我的小岛?……你们觉得我和你们可有什么关系?……你们根本不知道我是谁,做过什么,为何困守在那里……你们如何确定我从前就没有偷盗、杀人,如何确定我不是一个恶棍,如何确定我不是只配远离人群,过着野兽般的生活的该死的东西呢?你们倒是说说,你们知道吗?”
静静听着的居民们并未打断这个可怜的人的话,这些断断续续的自白似乎是不由自主地自他嘴里出来。史密斯走过去打算安慰他几句,可他急忙向后退去。
“我只是想问你一句话,”他叫起来,“我是否拥有自由?”
“当然,自由一直都属于你,朋友。”工程师回答。
“谢谢,既然这样,我们就再见吧!”他发出一声大喊,然后像疯子般跑开了。
纳布、潘克洛夫和赫伯特跟着往森林里追去,最后还是两手空空地回来了。
“我们还是让他去吧!”赛勒斯·史密斯说。
“我想他大概是不会回来了。”潘克洛夫叫着说。
“不,伙计们,他会回来的。”工程师回答。
这样过了几天,可是史密斯依然认定这个不幸的人早晚还是会回来。这似乎是他的预感。
“悔恨的心情使他体内的野性最后一次发作,”他说,“然而重归孤独也会压制他的野性。”
在此期间岛上的各种工作仍在继续,畜栏和眺望岗都是一派忙碌景象,史密斯想到了要在畜栏开辟一个农场。赫伯特也把从达抱岛上带回的种籽播种下去。居民们让高地成了一片宽阔的果园,手上总是有忙不完的活儿。因为种植下的蔬菜愈发增多,很多草地将被改为园地。所幸海岛上其他地方还有很多野草,不至于让野驴饿到。他们将深水环抱的眺望岗改建为菜园,因牧场不怕猿猴和野兽来侵袭,所以迁到了山岗以外,也不需要什么保护。
11月15日,第三次收割来临。他们在十八个月前只种下了一粒麦,然而现在拥有了一块多么广阔的麦田啊!第二次种下的是60万粒麦,现在却收获了五亿粒麦,也就是四千蒲式耳!
他们现在有着充实的粮食,每年播种十蒲式耳所得的收成就足够人畜食用。他们在十一月份的后半个月完成收割之后,就开始把庄稼变成人可食用的食粮。他们手里的小麦还不是面粉,所以需要一个磨坊。第一个瀑布已经成为制毯厂的动力源,赛勒斯·史密斯只好把第二个瀑布作为磨坊动力的目标。经过商讨,他们决定在眺望岗上建一个简单的风磨。制造风磨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可以肯定经常会有来自海上的微风吹到面临大海的高地上。
“用不着多说,”潘克洛夫说,“还是风磨比较有趣,这样能让我们周围的风景愈加迷人!”
为了制造风磨的骨架和机械,他们开始去选择木料。湖北边的几块大石头正好可以拿来做磨石。气囊上那些未用完的布料则可以拿来做风翼。
赛勒斯·史密斯把模型做好之后,就把磨坊地址选在家禽场稍偏右一些的湖岸上。一个扇轴被几根结实的木料支持着,风磨的骨架安装在上面,这样全部机械就可以在风向带动下一起转动了。纳布和潘克洛夫按照工程师的模型进行着木匠的工作。
没过多久,一个圆柱形的亭子就在选定的地点树立起来,屋顶是尖的,看起来很像一个胡椒瓶。铁夹子牢牢地把四根风翼保持着一定角度固定在中央轴上。亭子中的各种机械都已造好:一块固定的磨石和一块活动的磨石;一只方形的大木槽,上大下小,可以让麦粒从底下漏到磨石上;一个用来把麦粒慢慢灌入磨眼的振荡槽;可以筛出面粉留下麸皮的筛粉机。他们有着趁手的工具,磨坊的机械也很简单,关键就看他们所需的时间了。
12月1日,全体成员都参加建设的磨坊终于竣工。潘克洛夫一如既往地非常满意自己的工作,磨坊的设备无疑非常完善。
“现在只需一场好风,”他说,“我们就可以顺利地磨麦子了。”
“没错,”工程师说,“潘克洛夫,可这场好风千万不能刮得太大。”

潘克洛夫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
“难道不是风刮得越大风车就转得越快吗?”
“其实不需要它转得过于快,”赛勒斯·史密斯说,“根据经验,风翼每分钟所转的次数是风在每秒钟走的尺数的六倍时,磨坊的工作量将达到最大。风以每秒钟24英尺的速度,可以让风翼在一分钟内转16次,转得再快其实也没有必要。”
“东北方正好吹来一阵微风,”赫伯特叫起来,“立刻就可以帮我们完成任务。”
居民们都急于品尝到林肯岛的第一块面包,所以没有理由再延迟开工。他们在这天早上磨了两三蒲式耳的小麦,第二天早饭时一块面包已经放在了“花岗石宫”的餐桌上,也许因为发得不好,它还不够松,但是人们还是快乐地把它吃了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