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赵家(第3/4页)
出楚府时,费氏已收敛好情绪,在她看北伐军、南风军没差,但于杨家男人就不一样了,可楚陌说得又十分在理。只意外的是,她夫君听了,却露了惊喜。
南风军向朝廷要军饷的事,京里有点底蕴的人家都听到风了,眼睛全盯着汪香胡同。杨家是一点动静都没。
四月初十的早朝,如楚陌所想,没人告病。张仲枯败了一月余的脸色终于见好了,面目沉重地站在文官之首。
皇帝等了几息,见没人出声,便抬手示意庞大福。庞大福抱着拂尘,扬起下巴唱到:“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皇上,”兵部尚书吕峰骏出列:“臣有事要奏,日前南风军主帅,桂云总督赵子鹤以南徽边境有异动为由,向沣水、甘林提了三月军饷。可至今,兵部都没收到有关南徽边境异动的上报折子,臣以为这不合规。”
良王立时出列:“事急从宜,南徽边境确实有骚乱。西州的折子已经抵京了,儿臣以为还是尽快调集粮饷,以备战。”
“臣附议。”赵子鹤的胞弟赵子冉出列:“皇上,赵将军守卫南徽边境多年,对西疆、南夏知之甚深,多年来也从未提前向朝廷要过军饷。此回行为,必是因异动不寻常。”
杨凌南出列:“皇上,永宁侯府镇守辽边五十余年,历经鬼林山、逢旱口、狮子峰三次大战,从未提前向朝廷要军饷。臣以为赵将军当前该做的,是尽快探明南徽异动。待确定了,再谈军饷的事也不迟。”
“待确定就迟了。”赵子冉急说:“世子也知辽边五十余年起过三次大战,可南徽呢?除了三十年前西疆蛮夷引蝗虫入侵外,一直安宁得很。休养生息几十年,此回犯我大景必是倾巢而出,势要有所得。赵将军定是有所察觉,才立时着手备粮饷。”
良王接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理永宁侯世子该清楚。”
“赵将军已经提了三个月的粮饷了。”杨凌南背靠永宁侯府可不惧什么良王:“就算是现在开战,最多一月半,后继粮饷就会运抵南徽。没得这么着急的,除非他另有所图。”
“南方是有雨季的。”赵子冉双目一阴,咚一声跪到地上痛陈:“皇上,赵家自大景建国起,就一直为君为民镇守南徽,从不敢存一丝大意。开了海禁后,又扫近海倭寇。永宁侯世子一言实在令人寒心啊!”
“你不用在此寒心。”杨凌南眼眶都红了:“你赵家没历大战,没死过谁。我永宁侯府两任当家人死在关外,我叔祖连尸骨都凑不齐。为国为君为民,杨家男儿愿马革裹尸,肝脑涂地。”
兵部侍郎费晓遥,沉着一张与妹妹费晓晓一个模子脱出来的娃娃脸走出队列:“皇上,臣以为只有探明南徽异动,朝廷才可精准打算。”
“父皇,南徽离京几千里,即便是加急信件,天晴时来回都要八日。若真开战,前方战事紧急,后方粮饷再不继,无异于两头烧。”良王余光扫过杨凌南:“儿臣以为可以先调集粮饷,送往西州、沣水、甘林地仓。若无战事,那粮饷也可作明年的军饷。”
杨凌南嗤笑:“不知良王想调集多少军饷送往三省?”都战备了,肯定不会是每年的军饷数目。
“听你们吵了这么久了,朕头都疼。”
“臣等该死。”百官立时跪一地。
皇帝冷瞥了一眼良王,心里是失望透顶,就这还不死心。抬手让大臣们都起来,望向一脸淡漠的楚陌。见其又去提笔,嘴角一抽,他倒是记得认真。
“朕想听点不一样的,楚修撰,你来说说。”
闻言,张仲不由收紧两肩,他是真不想再与楚陌辩了。这人歪理邪说,百无禁忌。皇上也不忌讳,对楚陌像是亲缘后辈一般宽容。要不是清楚其出身,他都快以为楚陌是皇上遗落在外的龙子。
不止张仲,好几个大臣都紧了神。楚陌有些日子没在朝上出过声,皇上怎突然又点到他了?难道南徽边境异动真的有问题?
搁下才拿起的毛笔,楚陌拱手:“皇上,下臣去年进京抵达通州府码头时,因着太晚了,便携妻落脚在通州。京里宅子的管事就怕这一出,所以提前半月在一家客栈订了小院。”
他们在议南风军要军饷的事,这楚陌闲说什么?有大臣想打断,只偷瞄了一眼殿上,立时又打住。皇上听得正有味。
“下臣和内子到了客栈,才入小院,坐下还未喝上一杯茶,客栈的掌柜就急急寻来,说请下臣与内子移步客栈上房。小院要空出来,给南风军赵家女眷用。”
景易敛目,眼里滑过冷色。南风军…赵家?
楚陌露疑惑:“当时下臣就吃了一惊,南风军赵家?”淡而一笑,“本以为是客栈掌柜情急下的误言,还想着要纠正一下。只见掌柜九月的天,连连擦汗,下臣也就住了嘴。”
赵子冉、良王心颤颤,这楚陌到底凭什么?
“等入了京,一日两日,下臣发现‘口误’的不止客栈掌柜,全京城的百姓提织井胡同赵家,都叫南风军赵家。说西桦街海云阁,会讲那是南风军赵家开的。”
楚陌严肃道:“皇上,您该让户部算一算这些年运去西州、沣水、甘林的军饷有多少?也好问南风军赵家索要。”
“那都是百姓误言,我赵家从未承认,也无一人在外自称过南风军赵家。”赵子冉斥道:“楚陌,有些话可说但有些话说不得,还望你不要搬弄口舌,污忠臣良将。”
“忠臣…良将?”楚陌细细品味:“可下臣来京这么久,怎就没听谁提过北伐军永宁侯府?”转眼望向赵子冉,“你赵家是没承认过、自称过,但默认过。这种事情想否认太简单了,你赵家也在行。拉几个不值银钱的丫鬟推到街上,大斥一番,然后打死,保准京里再无百姓敢‘口误’。”
这是在讽刺赵家行事张狂吗?张仲悄悄松了一口气,终于不再针对他了。别说,楚陌刺起人来的那些话,听着还挺…痛快。
“那是丫鬟行事不端,污了主子名声,家嫂爱女心切才手狠了一回。”赵子冉背后已生汗,强扯出一丝笑意:“说来这事还要怪楚状元容颜太盛,勾得我家丫鬟都春心萌动了。”
楚陌蹙眉:“赵大人,这里是太和殿,皇上、太子都在呢,您刚那算是犯了欺君之罪。”
杨凌南决定了,回家再给儿子请个夫子,人就要多读点圣贤书。听听…这才多大会,楚陌已经把赵子冉绕得当朝犯下欺君之罪了。状元楼投花之事,满街的百姓可是亲眼见。
心一震,赵子冉硬着头皮道:“我说的句句属实。”
楚陌笑了:“赵大人别对着下臣,您向皇上、太子陈词。下臣也想知道刚‘句句属实’这四字,你再说一遍后,今日还能不能活着走出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