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希望的泡泡(第10/18页)
这就把矛头立马转到埃玛身上了,他知道老爹不会对埃玛发火。埃玛与恋人配合默契,甜言蜜语地说:“是啊,我觉得这样的称呼更亲切。不过我知道叔叔一定更喜欢另外的称呼,比如‘猫咪妈妈’,‘老鞭爸爸’,对不对?”
姬人锐对这俩活宝没办法生气,笑着说:“好的,你俩抓紧点,早点把称呼变过来,你妈就放心了。走吧,赶快干活去!”
4
泡利—姬继昌小组开始了疯狂的工作。他们很快完成了理论计算;又对原《诺亚号》飞船的图纸进行了整改,设计了适用于近太空旅游的简化版飞船,完成了定型图纸。这些图纸将免费向全世界公布,以后所有飞船,包括私人建造的飞船,都必须按这个图纸统一生产。然后他们就开始进行实验设计和相应的准备,其中份量最重的工作(32艘虫洞式飞船的监造)交由姬人锐负责。
姬继昌还同时开始另一项准备——如果成功分离出一个婴儿宇宙,那么等第二次实验时,他就会带着一艘飞船和1000名船员进入新宇宙,所以要提前进行培训。相比《诺亚号》甚至《褚氏号》,这次远行更为凶险。进入那个新宇宙中的会不会是一船尸体?或者干脆是被压缩成一个中子团?即使他们活着,能不能找到落脚之地?能不能找到食物?飞船在新宇宙中能否飞行?那儿的物理规律是不是同老宇宙一样?……一切都是未知数。
这样的探险与“送死”几乎是同义语,但他们一定要去尝试。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这么多不确定之前有一个已经确定的事实,那就是:老宇宙将在几百年间彻底塌陷!只有冒险才可能有生路!
他父亲姬人锐也用同一根鞭子把自己抽成疯狂的陀螺。他首先亲赴纽约,同SCAC本届首席执委曹将军协商。那位已经同他有“秘密协定”的曹将军非常为难,因为婴儿宇宙计划太“不靠谱”——地球永远不可能知道婴儿宇宙是否成功,连理论上也不可知。乐之友作为民间组织敢于做这种不计后果的事,但没有一个政治家敢这样做。不过姬人锐成竹在胸,充分施展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他摇摇食指,笑着说:
“No,No,我并非请SCAC参与婴儿宇宙这件事,那件事太不靠谱,怎么可能让谨慎的政治家们参与呢。我只是说,乐之友愿与SCAC携手开启一个灿烂的超光速时代。要用最优惠的政策鼓励各国和私人建造虫洞式飞船,全世界至少建32艘。乐之友将无偿提供技术支持,SCAC则补助20%的成本费,条件是飞船必须在两年内建成。想想吧,有了32艘超光速飞船,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可以实现太阳系旅游甚至星际旅游;可以轻易在月球建工厂,可以对火星大规模移民……”
曹将军截断他的话:“Yes,Yes,说到这儿就够了。这个前景颇具吸引力和可行性,相信会在SCAC和联合国大会顺利通过。至于你以后要用这32艘飞船干什么,我是一概不管、不问、不知。”
两人笑着互击手掌,谈成了这笔交易。
六个月以后,姬人锐、鱼乐水、葛其宏等人赶往美国伊利诺伊州韦斯顿镇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参观。楚天乐没有同来,大概正进行一项重要的思考。这儿已经改建成“费米飞船船体建造中心”,由于这个建议是康不名提出的,再加他的本业是机械制造高级工程师,乐之友便干脆任命他为这个中心的总经理兼总工。有人担心他年龄太大,但实践证明这次选择是对的,这位老黄忠用六个月时间刀劈了夏侯惇——建造中心顺利投产,即将开始第一艘船体的建造。
在机场迎接他们的仍是上次接待贺梓舟的阿伦·戴奇,他如今是中心的常务经理。直升机下出现了那个神奇的8字,戴奇让直升机先降落在8字的外围,在这儿耸立着一个气势雄伟的空心球体,上半部有参差不齐的缺口,通过缺口可以看到内部完美的球形镜面。路上戴奇已经告诉他们,这就是当年第一次实验所产生的空心球,因为新工厂只能建在那片地方,所以用整体搬移法,把球体之下的十米土层用钢梁加固,垫上滚杠,向外平移了一千米。“这是一个时代的纪念碑,我们肯定会让它永久保存。要知道,那里面嵌着我四位同事的遗体。”戴奇苍凉地说。
直升机通过缺口进入空心球,观赏了它鬼斧神工的构造,也吊唁了四位烈士。直升机飞出球体,外围的田野里有几十座帐篷,五颜六色,有数千人在帐篷外打座。其中又有一个地方最密集,那是人群在排着队领取食物,三名老太太在发放。康不名在球体附近的地面迎候他们,姬人锐同他是打惯嘴仗的,见面就说:
“咦,老康你怎么还是油光水滑的?我以为你在半年间筹建了这座工厂,应该累得惨不忍睹了呢。”
“那要感谢我的副手。”他指指戴奇,“我一向是个懒人,动嘴不动手。我只提想法和要求,其它事项全交给他了。而且等首件成品一出来我就彻底撒手,仍回泡利那儿当顾问去。”
戴奇笑着说:“这才是最高明的领导艺术呢,让部下累死都是高兴的。”
鱼乐水指指田野中的人群:“这些打座的人都是什么人?好像都在念诵经文?”
康不名无奈地摇摇头,“是世界各地等候拯救的人。现在他们改了说法,说,通向新宇宙的门户不是在亚拉腊山,而是在这儿。知道不?我的两个老邻居没敢爬那座6000米的雪山,如今也来这儿了。我老伴来这儿后无意中见到了她俩,她们已经在这儿等了六个月了。”
康不名上次探家时,原答应老伴七天后回家的,但他食言了,所以在老伴面前一直理亏。后来他来美国建厂,干脆带着老伴一块儿来了。“我老伴来这儿可忙坏了。那群人住在帐篷里,生活自然是比较苦,老伴碰到两个老邻居后,免不了去送些热汤热饭什么的,后来规模越来越大,变成了开粥棚赈济灾民。再这样下去,乐之友给我的工资不够老伴抛撒。”
姬人锐和鱼乐水相视一笑:“老康你不用哭穷,很快你就会发大财的。”
他的笑容有些鬼道,康不名疑惑地看看他,不过没往下问。葛其宏笑着问:
“那些人是在等新宇宙的门户开启?知道准确时刻了吗?”
“知道了,主已经告诉信众,下一次粒子激发时那个门户就将同时开启。看来主也很能与时俱进,善于借助科技的力量。”
鱼乐水轻叹道:“其实我赞赏他们,他们也是在努力找生路啊,总比彻底绝望好。”
一行人又绕球体的外沿走了一圈,观看了颜色斑驳的球体外壁,康不名说:“看了这个空心球,有了直观印象,现在参观我们的生产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