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地球之双殇(第34/35页)
乐之友原留下的120人基本都划在这300人之内,包括君兰和青云。洛韦尔不在内,他说自己年纪大了,只能发挥一下余热,执意要做一名点火者。
正如靳强所说,这应是乐之友的第一要务。他们决定,随着这项工作的开展,如果300个名额不足,那就压缩外派人员的数量。
2、另外选择700人,仍组成七个外派的梯队。但这700人不再要求是知识精英,附近的普通百姓和乐之友的后勤人员即可,这样也将降低组织工作的难度。他们将被派往全球最大的100座城市,因为毫无疑问,越是大型城市饥馑会越严重。派驻人员的第一要务是寻找食物来源,如果这个问题解决,社会秩序的建立要相对容易一些。
目前先解决第一梯队的100人,然后,当他们到达世界各大城市之后,也可以在当地挑选合适的人员,带回乐之友来培训。
除了铁子和大壮外,靳强夫妇和青云爹妈都要求当点火者,最后磨得刘苏他们同意了,把这六人做特殊对待,两两分为一组,派到国内的北京上海和邻近的东京,这样离乐之友近一些,便于照顾。其实,洛韦尔在辞去基金会会长职务时,曾力劝靳强接任。洛韦尔说,单凭靳强的那次建议,就能看出他在危难关头把握大局的能力。虽然他没有多少文化,所具有的只是普通人的直觉,是所谓的“民间智慧”,但在这样的历史关头,也许这样的直觉和民间智慧更为可贵。对他的劝说,靳强使劲摆手,笑着说:
“别让我脸红啦,别让我脸红啦。我那天胡说八道一通,你们能采纳,那是我的荣幸。我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我干不了什么会长,你别赶着鸭子上架。”
洛韦尔苦劝不行,甚至痛心地责备他是“犯罪”,因为他拒绝了一个睿智大脑应尽的社会责任。但不管怎样,靳强不为所动,一直在进行着自己出发前的准备。
很快,出发的时间到了。
第一梯队出发的前一天,靳逸飞和青云、君兰来到爹妈住的房间,青云爹妈也跟着来了。这些天来,靳逸飞在独自从事另一件工作,一项最困难的研究。乐之友正努力成为智慧黑暗时代的唯一灯塔,但其前提是——这个神奇的泡泡能一直保持它的神力。偏偏这又是最拿不准的事。这个泡泡的保护功能究竟能延续多少时间?它会不会在某一天突然离散?即使不离散,它与靳逸飞个人的“固结”又能保持多长时间?如果靳逸飞去世(这是早晚的事,而且恐怕是在尖脉冲时代结束之前),这个泡泡还能留在地球吗?要知道,空间是静止的,而地球是运动的。所以,这个泡泡作为“空间泡”来说,它依附、固结在静止的空间内才是最自然的状态,而与地球(以及同靳逸飞本人)保持同步是很特别的状态,一定有某种外界干涉,而外界干涉难免有其时效性。
虽然这段时间内他一直处于泡泡的保护和滋养之下,觉得思维特别敏锐和有效,但他真的不敢保证自己能勘破这个秘密。他从未相信过这是神力,它只能是某种更高级的科技。但高度发达的科技就是魔术和神力,是前人解不开的黑箱,就像聪明的墨翟不会理解广义相对论,天才的阿基米德不会理解量子力学一样。但不管怎样他要做下去。好在他与这个泡泡已经融为一体,似乎与泡泡有某种心灵上的联系,也许这会帮他勘破这个秘密。依他的直觉,这个六维时空泡就是他研究的三阶真空,但究竟是与不是,需要确凿的证明。眼下他还没想出证明的办法。
五人一进来,君兰就宣布:“告诉你们,青云怀孕了,已经测了试纸。”她笑着说,“我很想忌妒的,只是没时间。”
两家人都很高兴,大壮笑嘻嘻地问:“云姐姐,你要是生下宝宝,是不是问我喊舅?”
青云爹笑着说:“你个傻瓜,应该喊伯伯的。”
“好啊,我要当伯伯了。云姐姐你要抓紧点,等我从东京回来,我想见到小外甥。”
“不是外甥,是侄儿。”青云妈说,“咱们出去的人是一月一轮换,一个月后你就回来了,哪能见到小侄儿?得十个月后才行。”
铁子说:“俺俩这次去东京,一定要给小侄儿带回一件最好的礼物,只要俺俩能平安回来。”
大家互相看看,佯作没有注意到最后一句话。外派的点火者虽然按计划是一月一轮换,但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一切都在未定之中。可能他们能顺利回来,也可能一去不回。如果回不来,那么失去了泡泡的保护,他们的心智会很快沉沦,也许连亲人们都记不住。所以今天的送行实际带着诀别的伤感。靳强如苹把儿子疼惜地搂到怀里。小飞在别人的心目中已经是神了,永远罩着神圣的光环。但在爹妈眼里觉得儿子既幸运又可怜,幸运的是他不会变傻(还保护一群人不变傻),可怜的是这个担子太重,一旦放到他肩上就永远别想卸下,就像《一千零一夜》中那个永远骑在落难者肩上的海老人。靳强说:
“小飞,还有君兰、青云,你们别挂念我们。就是失了联系也别费力去找,我们都会想办法活下去的。你们得首先顾着这儿的大事,只要保住这个火堆永远不灭,我们又没有死的话,早晚会顺着光亮找过来的。”
“好的,我想你们一定会平安回来。”
“小飞,还是那句话:能挑多重挑多重。不要压断了扁担。”
“爸,我记着你的话。”
“小飞,我把家传的那套火镰留给你,万一乐之友的火堆灭了,就用它再敲出火来。”靳强笑着说。
小飞理解了这句话的象征意义,庄重地说:“好的,我一定会。”
出发这天,据推算脑震应是在凌晨五点十分来,脑震一过小蜜蜂就要出发,这样可充分利用两次脑震之间的时间,也能充分利用白天。现在各地没有导航,夜间也没有灯光,小蜜蜂只能在白天飞行。五架小蜜蜂留总部一架,其余四架小蜜蜂载着100名第一批队员同时出发,但将去往不同的方向。留在总部的120人,包括靳逸飞、刘苏、成城、君兰、青云,全都赶到机场送行。送行气氛是轻松的,至少表面上是轻松的,毕竟这只是一次短暂的、为期仅一个月的分别。走的人与留的人互相招手,笑着喊再见,然后四架小蜜蜂同时上天,向各自的目标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