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前奏(第3/3页)

这也没办法,一个月约等于一暑假速成班,手上能弹就不错了,没法要求太多。

在这方面张信礼显得有点笨手笨脚的,明明做饭、做家务、点烟、揍人的时候利索得很,一到这事儿上他就像个手指不协调的小孩一样僵硬又笨拙。

毕竟弹钢琴对他来说是一件完全陌生的事情,尽管他小时候其实对此有过向往。

那种紧张、笨拙的样子居然让林瑾瑜觉得有几分可爱。

他尽自己所能教张信礼怎样去理解每一个音符,牵着他的手指告诉他每一个音的位置,告诉他什么是音程、什么是八度、什么是莫扎特与贝多芬。

他带着他弹琴,也带他走遍上海的大街小巷。

林瑾瑜用红笔在日历上画了一个圈,在那个日期来临前,有机会的每一天他都带张信礼去不同的地方。

他们从武康路的餐厅逛到徐汇区的教堂,从复兴路的租界走到外滩美术馆,林瑾瑜带着他一起去吃龙虾泡饭、蟹粉卷饼、鸡汁爆黄鱼、喝广东老火汤、下澳门菜馆子,尽情看过上海繁华的地方。

这些繁华是过去张信礼从来没有仔细去看过的,他总是在货架与老弄堂间忙碌,而无心去看上海璀璨的灯火。

但现在不了,上海连教材都和四川差异巨大,更别提题型以及考试制度,学多少都事倍功半。

张信礼变得不再那么执着于学习,也变得比以前更不爱说话,但他终于得以抬起头来好好看看林瑾瑜长大的这座城市。

林瑾瑜则截然相反,不再动不动发呆、沉默,反而总闹来闹去没个正形,而且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还变得特爱拿手机偷拍张信礼,拍他弹琴的样子、拍他打球的样子、拍他帮自己洗衣服的样子、拍他出神看风景的样子。

那些照片有些张信礼知道,有些不知道,林瑾瑜借助现代科技,想尽可能地记住这一切,记住这些不再回来的时间。

他们在古老的法式、意式建筑下驻足,也在教堂层叠的拱形顶下并肩看白金色的阳光从玫瑰玻璃窗里斜斜照射下来,仿佛沐浴一道圣光组成的瀑布。

他们去一切美好的地方,以此和这座城市做无声的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