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祈雨成功(第2/3页)
容铮就提醒他一个简单的物理知识,铁和水能导电,尤其是在高空时,那么高的铁旗更是可以变成引雷针,如果当时他们没有下来继续待在上面。
说不定会抱在一起被雷给劈死。
慕容祁就算再信天地信鬼神,他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谋杀!?
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如果雷能将他们劈死,那在外人看来就是他们得罪老天,他们被劈死是天灾而不是人祸。可实际上还是人为。
当下,慕容祁抹了把雨水,他盯着容铮在前面走着的身影,看着她的肩膀上有雨水不停地打在她那件龙袍上。而龙袍上那绣着的一对龙目似乎比平常更耀眼,再一次,他的心动摇起来,慢慢地慢慢地,他又一次觉得这个人是多么适合穿着这身龙袍。
他已经不止一次觉得技不如人了,只不过现在再一次让他看出来,比起自己,太子更适合监国。
而父皇的偏心,皇祖母的无视,让原本就龙章凤姿的她,被刻意的蒙了尘。
眼下父皇又昏迷了,他一个人挑着担子,低下又是一些倚老卖老,刻意轻视自己的大臣,就连皇政院,他都没办法让他们支持自己。
哪怕自己多么讨好皇政院,还不如太子一个发怒就将他们镇住了。
如今皇政院那帮人还在私底下多摆祭文做手脚,他居然都没看出来,更别说,这还是太子特地提醒他才发现了原来这祭台的水会那么深。
慕容祁心里失望着,也失落着,也惋惜着,但想清楚后,压在他心里的那口气却莫名消失了。
之前无论走到哪里,都觉得公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了,现在却因为看清楚自己没有能力大包大揽而感到轻松。
慕容祁忽然想通了。
他和太子下了祭台后,他跟着太子穿过跪在地上喊万岁的大臣们,走着溅起水的路,一路跟着太子来到了可以避雨,也可以避开闲杂人打扰的亭子里。
容铮抽空用手绢擦擦脸上的汗水,时不时故意选路避开慕容祁,因为她想找个地方换身干衣服,她还不想自己的身份那么早暴露。
可是慕容祁在下了祭台后,他就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自己。
直到,容铮都忍不住没了耐心停下来,问他:“九弟不如先回去换衣服,以免感染风寒。”
话音刚落,慕容祁突然跪下,他双膝都跪在淋湿的地面,将头俯地,并且带着请求的语气道:“臣弟恳请皇兄回朝监国,履行东宫监国义务。”
容铮顿时沉默了。
慕容祁说完他又再度反复喊道:“臣弟恳请皇兄回朝监国,履行东宫监国义务。”
“臣弟恳请皇兄回朝监国,履行东宫监国义务。”
容铮终于开口道:“九弟,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慕容祁现在很清醒,他还要感激那场雨将自己淋醒了,让他知道现实是多么的残酷。
如果今天祈雨的人只有他一个,保不准他能从祭台上安全下来。而有太子在,他在父皇倒下后在监国的时候总是会彻夜不眠,心里也时常感到惶恐,现在这样不安的情绪终于得到了安抚。
他很清楚这是一种认命的安全感,对他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慕容祁抬起头,他真诚地道:“皇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是我的东西,终究得来心难安。”
“我从前还是不甘心,想继续跟你斗下去,可如今我才发现有些事真的不是靠我去努力就能得到解决。”
“一切还是臣弟太天真了。”
容铮自己就没想过要监国,因为即便她没有监国,她也有办法阻止一场灾难发生。
否则,她也不会急着宰了一头大肥羊【景王】,来充作自己的计划资金。
眼下慕容祁请求她监国,并不是他能决定了,她觉得自己有必要要给点难题给他,以免他有现在这种的念头。
她便道:“监国事关重要,岂是你想推脱就推脱的,九弟,好好监国尽好本分。而孤该做的是事一定会做,该尽的义务也会去履行。”
“倒是你现在举动算的上是临阵脱逃,孤还是劝你先想想怎么游说各位王爷,甚至各位大臣,让他们上下一心来协助你监国。”
“而不是让你带头捣乱,说监国的是你,推脱监国的是你,你视监国大权为何物?”
说罢,她拂袖便离开了。
慕容祁倒是跪在地上,他沉默了,跪了好久都没有起来。还是赵思年发现他,他才被赵思年扶起来。
尤其是在赵思年看来,王爷祈完雨后就跟中了邪一样,张口闭口就是太子殿下,然后还说只有太子殿下才能让大臣们乖乖地配合。
或者调动大臣们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
让赵思年觉得王爷病了。
好像得了一种心病,一种叫崇兄的病。
手足祈雨完成后,直接下了一晚上的雨,直到凌晨才停下来。
据说旱地也跟着下了一场雨,农民军见有了雨,军心顿时浮动,偷偷离开农民军的人越来越多。
让原本在镇口城的农民军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农民怕自己因为参加过农民军被人穿小鞋,他们干脆直接连夜逃回了老家,一致对外自己没有出过家乡。
一瞬间原本三千人的农民军,瞬间变成六百多人,剩下的六百人似乎没有打算解散的意思。
开城候赵泸觉得自己不发威,当他是病猫,当天他就带着二千人将这帮剩下的叛军抓了起来,六百人看见正规军队顿时吓散了,只留下几十号人有反击能力。
这让赵泸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些敢反抗的农民似乎习惯用锄头劈人而不是砸人。他行军那么多年觉得举刀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尤其是在沙场上保命的东西,那是一刻都不能丢的。
当下,赵泸将这几十个农民单独扣押起来,其他的则是询问他们家乡在哪,然后检查一下他们的虎口,看是不是拿刀的,只要是拿刀的虎口间总是不一样的。
而那锄头干农活的农民,大多数是掌心有茧子,虎口哪怕也有类似的痕迹,都没有像舆国那样直接在虎口有个划痕。
那是没有刀柄的双刃刀才能制造出的痕迹。
赵泸这一趟可谓是有很大的收获,因为一场雨,直接让农民满意而归。
早前赵泸本来想直接回京,因为这里他没有必要再留下来了,现在解决了叛乱就更没有理由待在这里,只不过幕僚却在收拾的时候,将清点的粮食数目告诉了赵泸。
总共五百六十一石。
赵泸顿时诧异万分:“我们怎么有了那么多粮食?”
幕僚就告诉他:“近日谭西知府奉太子殿下之令,一天要给我们送一百石的大米,我们来之后总共六天,那一天一百多,自然就剩下那么多了。”